• 9

Summilux-M 聖光問題

herchong wrote:
這裡大濕這麼多哪輪得...(恕刪)


大濕太多 地上太滑 音浪太強 鏡頭不拍 會掉在地上

恭喜可樂馬大 又可以開始收鏡頭了~~~~

herchong wrote:
你再不用要變LOMO...(恕刪)

感謝啦,這顆對我而言,意義大於其他。
在別人帖子閒聊不太好意思,所以對於徠卡聖光,也還是發表一點個人看法好了。
觀看徠卡鏡頭一路歷程,大光圈發展是他的一大罩門,最早期有超過f2的鏡頭真是屈指可數(73/1.9. 85/1.5)這兩顆是50年代之前就出現的,當然還有一顆xenon 50/1.5,這算掛牌就省略不計。50年代之後才出現一顆自家的50/1.5,結果表現並不如人意,畏光,鬆軟是他的代名詞,曾幾何時成為最佳的屁股首選(改鏡用)
35的鏡頭從最早期的35/3.5之後,直到50~60年代,才開始八枚玉的出現,廣角的發展對徠卡來說一直就有難度的,21焦斷還要他廠技術支持。
60年代起,總算出來35/1.4鏡頭,當時還是以銀鏡問世,沒想到美麗的鋼嘴成為眩光主兇,隨後生產全變為黑鏡來改善這問題,當然物以稀為貴,這當年的暇疵品竟成為相爭之貨。
剛開始的鏡頭在許多用戶品嘗後,發現最大光圈下的影像存在溢光問題,同時代的鏡頭也有類似的效果,這純粹是光學上的暇疵,所以才會有序號到多少號後會較良好,因為徠卡技師同樣在克服這個問題,但終究改善有限,銷售竟也長達20〜30年之久。
改朝換代的契機還是因為非球面鏡片研製成果,在早期採用手工研磨,徠卡發展出世界第一枚雙非標頭後,90年代起,就對這顆35/1.4進行改版,也是採用手工研磨的鏡片,這算是一大突破,然而也許在50/1.2生產過程得到的經驗,依然不適應在這顆鏡頭上,當年兩顆35/1.4鏡頭是在經銷商中一同販售,徠卡並未因此而將第一代的鏡頭停產,當然第二代也並沒有多大產量。手工研製的雙非紛紛拜陣下場。
後來機械研製的非球面鏡片才登上高檔鏡片的舞台,一系列asph鏡頭登場,算是告別舊時期舞台, 而迎接新的開端。
那麼,這顆風行30年的鏡頭,有明顯缺陷,又為何受到追捧,同時期的鏡頭,有類似效果,為何有不同的見解,其中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個人感觀不同,這是亂波逐流的說詞,就且撇開不談,青菜蘿蔔有人愛,這沒啥好比較的,情人眼裡出西施,聖光也好,溢光也罷,都是鏡頭的特色,善用他的特色,缺陷也是美的。
好了,打太多字,真不好意思,來酸去。
旅遊,攝影,搖滾樂
conooma wrote:
感謝啦,這顆對我而言...(恕刪)


龬嘴也很想來一粒,台中有一顆。^^。星期三才看到,你應知道是誰。
這顆非常貴,遮光罩就要1000鎂。@@

sota919 wrote:
龬嘴也很想來一粒,台...(恕刪)

那個操場跑道形式的遮光罩量少,沒見過實品,感覺是不用像後代的遮光罩那樣,要用s系列的濾鏡,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對於使用上極為便利了。
旅遊,攝影,搖滾樂
沒想到幾天不見,小弟的文章突然變成了戰文!!!
其實當初po這篇文章時,純粹想知道『聖光』狀況,
但看了第一頁幾張照片後,有一點感覺是柔光鏡拍的。真懷疑F1.4是可用光圈嗎?
雖然說F2後,照片銳利許多,感覺也脫胎換骨,
但如果要到F2才ok,我已經有七八枚了,似乎沒有入手的必要性。

不知道是不是我這篇文章意外打低了35/1.4 pre-a的售價,但真非我本意。
雖然我入leica門不算久,但我也知道leica鏡頭數字的意義,因此,一開始才問序號前後跟聖光的出現的狀況。
看了sota兄的說明後,看來似乎應該把重心放在德製31x後的pre-a了,不過相對來說就是貴......
至於35/1.4AA,我真的覺得好大好大,怕買了後,就如同sota兄的經驗,帶出門的慾望都沒了。
我記得早期剛入M42門時,東蔡135/3.5MC衝著三寶之名就買了,
品相超好,無奈他對我來說很大,所以五年過去了,沒出過防潮箱一次。所以要買大鏡頭時,總會被打槍...
因此,看了sota兄的比較圖後,暫時打消35/1.4AA,我懶到甚至連nokton 50/1.5對我來說都有一點大.....
不過,換個角度想.....50/0.95我就免疫了,也是一個福氣。

最後,還是跟某位網友say sorry一下,如果是這篇文掃到你,真是不好意思。
我觀察了一下,這幾年有通貨緊縮的現象,很多好物都跌到谷底,依舊沒有買氣,
不然,此時真的是入手leica的好時機。四年前mint的M6開價6萬都出的掉,現在大概4.5萬吧!!!
最後,我只能說我開始後悔太早出了VM 35/1.4,現在連止一下癮頭的替代物都沒了.......
期待ZM可以出這個焦段阿.....

至於俄頭,我就另外發文,不佔版面了


謝謝各位,可以的話.........還蠻想看看後期35/1.4 pre-a的圖,希望有人能分享一下!!!!!
conooma wrote:
那個操場跑道形式的遮...(恕刪)


這星期三有摸到幾下。是用41mm的濾鏡,不過好像是薄框的。

kenneth_ku2002 wrote:
沒想到幾天不見,小弟...(恕刪)


若不是有針對個人攻擊,我都不想回他的文。
價格是市場決定,不會是小小的台灣可決定。所以不會影響行情的,又不是大師發文。
台灣現在景氣泠,是不是好時機,自行判斷。去年普通的7萬都很好出,現在好的65K以上,看品項決定,但可能要賣一陣子。

M9 + 36x 德版 F1.4, 這張是 F1.4, 但M9 卻記錄 F2(M9 是用測光+快門去算出光圈, 很容易不準),


這是 M8 拍的, 24x 加版. F2.
kenneth_ku2002 wrote:
我觀察了一下,這幾年有通貨緊縮的現象,很多好物都跌到谷底,依舊沒有買氣,
不然,此時真的是入手leica的好時機。四年前mint的M6開價6萬都出的掉,現在大概4.5萬吧!!!
最後,我只能說我開始後悔太早出了VM 35/1.4,現在連止一下癮頭的替代物都沒了.......
期待ZM可以出這個焦段阿.....



本來不想回應了~~~不過基於某些原因...
小弟覺得可以在分享一下 延續樓主的回應 給想買LEICA M35/1.4的人參考一下

EBAY這兩天結標了一隻LEICA 35/1.4 ASPH 品項啥的看來都很棒 結標價8萬6台幣..
另一隻 LEICA M35/2 ASPH 銀鏡 應該是很棒的 結標價6萬台幣~~~
(這裡不能貼連結)不過我還是覺得貴啦~~~

這是自由競標後的價錢! 我想是可以加減參考的!
小弟是希望鏡頭可以便宜一點的人....所以趨勢向下我是開心的!!


給有在考慮的人參考
(不過建議有興趣買的朋友可以自己多逛逛EBAY 也許會有更意外的驚喜..但別忘了考量一下風險就是了)
用嘴拍照的看過不少
但用嘴價格都他說了算倒是頭一次見到

不好意思離題了,回到主題
私以為35/1.4prea是取用它各光圈的特點及味道拍適合的題材
鏡頭是看人在用的,拍不好只能再加油
raykile wrote:
用嘴拍照的看過不少但...(恕刪)


您如果找不到我說的資料 小弟已經PM網址給您
是EBAY的拍賣網頁

有想看的朋友也請PM給小弟 小弟得遵守板規 可以私下回給您看 謝謝

小弟推一下您的話:鏡頭是看人在用的,拍不好只能再加油


說個小故事好了....小弟幾年前大概4-5年前覺得拍照用的鏡頭怎麼用就那幾顆...後來也愛買腳踏車....
就各個焦段留一顆自己喜歡的鏡頭後 其他的都賣光光了....

大概1-2年多前吧 注意到NEX的發展 覺得如果要輕便...NEX這系列是很好的選擇!!
所以我又開始注意起小鏡頭!! 發現許多以前我熟悉的鏡頭貴好多
不過是市場趨勢...買不起貴的 就轉個念頭開始找小弟覺得便宜又大碗又輕便的鏡頭...
在找的過程中 發現LEICA的鏡頭價錢似乎到了一個高點 隨著時間越來越久....
他降價的趨勢與幅度是越來越顯著的!!

所以我就有在一些常去的論壇提到這個趨勢.....

猜怎麼著??

有一位小弟認識很久 對我而言是鏡頭大戶 且在網站上算有名氣的朋友, 丟了個訊息給我!!

跟我說:不要到版上來說LEICA的價錢會往下的消息! 因為板上很多人,手上都很多萊卡,看了會不開心!!!

我心中:..........................................

之後我注意了一下常在賣鏡頭的人....我只能說:網路上的分享 有時可能是有目的的!

依我的目的:我樂見於鏡頭降價!! 期待鏡頭變貴的人:......??

很多朋友跟我說何必去擋人財路....我很好奇我究竟有擋到甚麼財?甚麼路?

不過就是訊息分享.......

我也只不過是眾多愛拍照的華人中的其中一個....講幾句話有必要緊張成這樣? 還是情勢真的那麼讓人緊張了???

(幾年後,如果鏡頭變貴很多,那只不過是趨勢....就像我這一年來覺得鏡頭有越來越便宜的趨勢一樣 )

建議樓主,如果 VM 35MM F1.4 能夠止癮的話就不用中毒下去啦,
或者找一個最讓您中毒的影像需求, 花上自己可以接受的價錢比較好啦

就行銷學上來說 價值VALUE= Benefit + Cost + Risk


Benefit 就是買了這項產品所獲得的所有附加價值

買LEICA 就是有一種品味的Symbolic,這是日系廠完全無法取代的,如同ROLEX 不會被SEIKO取代

Cost 包含了金錢成本以及時間成本,

上網查資料買東西這些都是時間成本,如果您是股市高手每分鐘XX在賺那就不適合花帶多時間上網查詢,
金錢成本也就是看口袋有多深了

Risk 包含著 不確定性,以及產品的品質,保固等等
購買二手商品比新品更大的風險,這點也是要考量的,後續維修的殘值等等


當然買SEIKO 夠用的話,我個人是不建議買ROLEX啦

以上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