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Leica R 100mm macro APO f2.8 或是 80mm f1.4


sota919 wrote:
光學結構一樣, 但...(恕刪)


ROM 版改 Nikon 接環可以選擇保留 ROM 電子接點, 所以會比較耗工

neozeon wrote:
To Fixchenn...(恕刪)



Zeiss Otus Apo 85mm F/1.4! 如果買得起, 我就沒有預算問題了.

flxchenn wrote:
Leica R 35...(恕刪)


Leica 的二手售價並不是因為這顆鏡頭表現如何而有差異,要是照這種方式來挑鏡頭,會讓你錯失很多好物。

Leica R 35-70 四個版本:

A. R 35-70 f3.5 E60:Sigma 設計製造

B. R 35-70 f3.5 E67:Minolta 設計,Leica 德國廠製造

C. R 35-70 f4 E60:Leica 德國設計, 日本 Kyocera 製造

D. R 35-70 f2.8:德國原廠設計製造

四支的二手價格為 A. < C. < B. <<<<<<<<<<<<< D.

撇開大三元的 f2.8 不談,Leica 的價格其實跟他的血統純不純正有很大的關係,而其中是否為德國廠製造更是決定價格的因素。以這四支鏡頭來說,表現最好的是 D. ,再來就是 C,要說變形的話 B. 還比 C. 更嚴重呢!但日本製造天生就是低價,否則 R 80-200 f4 這支跟 R 70-180 f2.8 評分差沒幾分的鏡頭怎麼會價格不高呢?

再看 M 鏡也有類似的狀況,同樣的七枚玉,德廠就硬是比加廠價格貴超過一萬,難道是德廠的畫質比較好嗎?不盡然吧?

我 B. 跟 C. 都有,但我平常還是以 C. 為主要工作工具,甚至都只用他的微距端而把 Nikon 微距鏡收起來。為何?原因無它,銳利+色彩過渡表現更好,如此而已。

附上最近寫的 OPPO 業配文,通篇文章都是用 R 35-70 f4 拍的,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cool3c.com/article/96137

過去我寫的其他文章中,2015 年以後的也幾乎都是 R 35-70 f4 拍的,除了那些明顯是超廣角、或是望遠端的照片之外,幾乎都是,大家可以看我相簿參考一下~

sota919 wrote:
光學結構一樣, 但...(恕刪)


這兩支不一樣喔!

ASPH 的原始設計沒有浮動鏡片組,因此在近距離對焦時的畫質會開始下降。後來生產沒多少之後推出新版 FLE,也就是增加了浮動鏡片組的版本,解決近距離對焦畫質下降的問題。

bike speed wrote:
所有鏡頭都是轉接Sony...(恕刪)


如果是要接 A7R,那麼建議用 Novoflex 轉接環!除了做得更精密用起來更爽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有出鏡頭腳架環可以讓你裝在轉接環上,就可以讓轉接環來受力,還不是依靠那脆弱的 A7R 接口來承受
再度感謝大家熱心回覆, 也利用此版討論其他相關議題.

我應該會選 Leica R 80mm f1.4, ROM 版的或是 non-ROM 序號越大的越好.

APO 的神奇只能留在想像了.
Qmmmmmmmmmmmmmmm wrote:
如果是要接 A7R...(恕刪)


這點有即早注意到了,基本上超過100mm以上鏡頭

都會找有腳架孔的鏡頭或接環

以A7系列的大小,接長鏡還是小心點好

長久壓力下來,難保焦平面不偏移。


另外rom版鏡頭我自換過nikon屁股,定焦鏡或老三叉刀卡口

網路都有分享文,構造差不多,照順序拆,鋼珠不要移失

都可改鏡成功,rom接點不需破壞也可拆下,


只有35-70mm f4 rom接點是連在內部需拆鏡

我就不敢亂搞,乖乖交給專業師傅改了。
從 Nikon 版看到的文章,

by Horology

「有Otus當然就不用考慮Milvus了,連體積重量的差距都很小
整理一下實驗室數據的比較和Lloyd Chamber目前發表的測試

85/1.4
1. 解像力和對比的表現非常好,幾乎只輸給Otus(f/2.8後差距明顯縮小)
跟Batis很接近
2. 色散修正很好(稍差於Otus)
3. 抗光能力好
4. 散景二線性傾向很低,但不知為何有些照片出現洋蔥圈(沒有非球面鏡)
5. 沒有明顯的Focus shift
6. 變形比Otus還低
7. 總結來說幾乎是僅次於Otus的高水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樣子這顆也蠻有趣的,
訂價約美金 $1800 台幣約:59000 左右,
應該也是跟R80mm Summilux 差不多的價位,
可以等上市後拍拍看考慮一下。

:)
flxchenn wrote:
APO 的神奇只能留在想像了.

剛好路過, 插嘴一下.

網路上的文章看看就好了, 除非是權威人士寫的.說表現不好, 也許是買二手貨本身就有問題; 說表現好, 也許只是拍得少還沒遇上而已.

比如說, Steve Huff 在 2014.05.21 說 M 50/2 AA 是 absolutely no CA, 然後 2015.03.16 在該站 Brad Husick 文中附加說到 (Steve’s Opinion: LOXIA wins this one – less CA and sharper), 也就是 M 50/2 AA 有 CA, 還比較嚴重.

說最新世代的 M 50/2 AA 沒紫邊我會信, 說有紫邊我也不意外; 但是, 說 R 80/1.4 沒紫邊我才不信.
flxchenn wrote:
APO 的神奇只能留在想像了.

LEICA最貴的最神奇的不是掛APO的吧,是掛NOCTILUS的
但NOCTILUS卻是紫邊滿天飛
NOCTILUS不好嗎.......我倒是覺得看使用者想怎麼使用吧
別為了器材糾結,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畫面就是好器材
當然只是想讓別人看可樂標或是說這是LEICA APO的鏡頭那就買吧
反正很多人玩LEICA也只是說他用得起貴森森的LEICA而已,其實LEICA並不貴啊,路上隨便一台車都比LEICA貴很多

我有遇過一個重度的LEICA玩家,反正只要是LEICA的鏡頭他都有.......人家的級數都已經是搭直升機在拍照了
他卻只是為了我說八妹一句壞話,就跳出來替八妹辯護,不為什麼.......因為愛啊
但他也從不認為新鏡就是比較好,反而說跟八妹相見恨晚
每年中秋好像我都會碎碎唸一堆,大家多多包涵

robertlala wrote:
16年前沒那麼多資訊, 前輩高人說了一堆版本只能一支支買回來試. 現在資訊發達互相分享少走冤枉路是對的. 版上熱心大大很多, 也指導很多.

我是蠻想聽聽七隻CONTAX 35F1.4的故事,畢竟我不可能花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在不同版本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