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c58 wrote:本人使用徠卡相機從R...(恕刪) 銀色的看起來好亮喔!!!我也是喜歡銀色的.....殘念第一顆35就被應塞黑色的....現在連四黑我該想想是不是趁早回頭.....免的越走越遠......以後花更多
我也是M的愛好者,曾經最高的時候快要20顆M鏡及4台M機(MP,M7,M8,Hexar RF limited),但後來隨著時間轉換,有小孩出生,出門多使用DSLR多,加上其他的嗜好,所以就出清掉機身跟鏡頭。目前剛好就剩一台Hammertone MP跟12顆鏡頭。數位的部份就交給Sony α7R來轉接,懷念RF疊影的時候就拿MP出來拍拍也不錯。以後應該也沒考慮買M的數位機身,或許M的發色比較好,Sony可以轉接各家系統(手邊有Canon EF鏡6隻,contax N鏡改EOS 6隻,CY鏡三隻都可以轉到上面用)。C/P值比較高,但爽度應該還是用M typ240一定好太多了。跟樓主比起來應該算小火力而已機身:Hammertone MP with Leicavit鏡頭:VC15mm/f4.5, Hologn G16mm/f8 改M mountM21mm/f f2.8ASP, M28mm/f2ASP,M35mm/f2(八枚玉),M35mm/f1.4ASPM50mm/f1.0(第三代),M50mm/f1.4ASP,ZM50mm/f1.5Konica Hexanon 60/f1.2M75mm/f1.4(第一代)M90mm/f2.8(胖九)數位的部份就改由Sony α7R接棒來轉接
經過兩年又四個月的漫長等待, 總算盼到最後一個成員的到來. 如果不是小弟耐心夠而且命又夠長, 實在是承受不起Leica的飢餓行銷手法, 也幸好最近歐元大貶, 稍微抵銷了價格的調漲, 否則還真的是虧大了!鏡頭雖小, 包裝盒還是挺大的全員到齊的團體照
Hero Figaro wrote:經過兩年又四個月的漫...(恕刪) 我跟Hero大大一樣,最終的等待就是50/2AA。50/2AA的訂購單,到現在還掛在Adorama上(當時的訂購價是7,350USD)。每隔一個月左右,就會收到Adorama的e-Mail通知說商品已向原廠訂購,請我稍待並見諒。轉眼間也快半年了,但還是看得到吃不到呀:)我玩M才剛滿一年,所以中間的等待歲月沒Hero大大那麼漫長。原本5機15鏡也是要等到50/2AA的到來再一起在01做個總結。特別要感謝的是:Hero大大的火力示範文章,一直是我添購機身及鏡頭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另外感到慶幸的是,我目前對Leica不斷發佈的新產品已經完全免疫;只想好好的使用現有器材,讓它們可以適得其所!最重要的是:『暫時』不再讓荷包失血:)---------------------------------------------------------------------------M240,MM,M9P,MP,MP Anthracite。16-18-21/4,24/1.4,24/3.8,28/2,35/1.4(銀),35/2(8枚德鏡),35/2(7枚德鏡), 50/0.95,50/1(第一代),50/1.4(銀),50/2(70年紀念),75/1.4(德鏡),90/2,90/4 Macro,135/3.4。
francos wrote:我跟Hero大大一樣...(恕刪) 我想這顆鏡頭的 backorder 應該消化的差不多了吧! 除非材料的供應有瓶頸, 否則再沒多久應該就會像 Noctilux 0.95, 到處都有現貨了!不過也難說, 當越來越多的實拍出來時, 可能會勾出萊卡粉敗家的慾念. 小弟的那張 "RF夢幻團隊"合照, 上載到Flickr 不到兩天, 檢視次數就破 6000, 遠超過Nikon團隊的紀錄. 看來, 對Leica有興趣的同好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