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關於m9值不值得這件事
除了價錢之外還得要考慮的就是作品
有網兄提到底片拍完以後管理存檔是個問題
還有如果用攤提的角度來看的話,估計不到千捲底片就可以打平價差
不過我覺得底片和數位兩種媒介還是有本質差異的
要看你喜歡哪一種拍出來的感覺
我喜歡底片,不喜歡底片的不方便
所以如果m9可以拍出底片的感受那我是會乖乖存錢買的
不過數位相機的發展一點都不想要試圖去呈現底片的色調
如果喜歡的是底片照出來的感覺
那很貴的機器加上很麻煩的沖洗過程也只好享受他了
底片leica像是一種嗜好,嗜好是不用管價值和實用的
數位leica忍不住就想拿來和D700或是其他FF數位機比較
比的是拍攝能力 光線不良的環境,氣候惡劣的環境... 相比之下除了輕便不容易有什麼優勢
我們都希望數位相機不要當耗材
但事實是數位相機終究是種耗材,因為電子性能就是不能阻止進步
現在有錢也可以留者日後買感光元件更好還配著防刮高畫素顯示器的m9.x
最近小弟會推薦網友前輩們
若有空可以翻閱這一本
ライカワークショップ

這是ESQ網兄在另一篇開版討論串
分享的一本書
小弟近日把它看完了
也分享一些內文敘說來給有興趣的網兄
這是一本作者對於Leica M攝影的看法與心路經驗談
對徠卡M底片時代的使用經驗會產生共鳴的網兄
看這本,可能更能體會作者的一些事情(前提是:要看得懂日文)
對Rangefinder、Leica M系統有興趣
的初學攝影愛好者,可以參考看看
以下是小弟對各章節的
簡單介紹
一開始是作者對於RF的攝影哲學,RF的優點強項,徠卡M的魅力
徠卡M底片歷史、從M3以至於MP的進展歷史及作者的經驗
其中包括軍用版KE7A以及特殊版本的LeicaM底片機
之後講徠卡數位M系統,M8 M9以及EPSON RD-1
其中也提及作者對數位徠卡的看法(討論議題與本討論串類似)
裡面也有介紹LeicaM的使用方法,以及LeicaM機器的特長
作者也介紹自己對徠卡鏡頭的使用看法
從超廣角、小廣角、標準鏡頭以至於長焦望遠鏡頭的論點
其中包括了常見的一些議題
ex: "Bokeh味道" 以及對像是著名的老鏡的味道 ex: "八枚玉" ... 等看法
最後是作者對於徠卡M,的一些配件的使用看法
以及作者對於徠卡M的其他心得雜記分享
PS:
如果網兄大大是想看圖片居多的話
建議不要購買這本
因為圖片很少,而且針對徠卡M相機圖片寫真不超過8面
很且很多是從另一本 "M型ライカとレンズの図鑑" 取圖而來
M型ライカとレンズの図鑑

以及在EVIL機器上(NEX)轉接M鏡頭
一點小弟的個人感想是:
在幾乎完全習慣底片成像之後
回頭對數位的成像會感到有點"不習慣"
尤其是熟悉的鏡頭所表現出來的感覺
似乎會被數位機器的"影像處理器"? 做預設的機身後製過?
跟在底片上自沖顯影之後再掃描
在全無後製的前提之下
味道跟成像、立體感及細節等..都不一樣
若需要想得到本來在底片上獲得的"感覺"時
得再用後製軟體調整一番
重點是小弟功力不足,後製不出來那個原本在底片上想要的感覺....

讓小弟想到devilnd大大在13樓提到的一個重點:
『只要想想您到底喜不喜歡數位影像,需不需要數位的方便性 即可』
雖然數位直接拍完可以獲得立即的照片,非常便利
但小弟覺得CCD/CMOS的顯像跟底片顯影後的數位化處理
最終產生的結果(成品)
可能需要問問看:究竟自己比較喜歡"哪一個"?
這可能會是最後選擇 "繼續傳統M或是數位M" 的影響因素之一
譬如:若有前輩網兄有在看SteveHuff的文章
同一支M鏡頭
他在M9上的成像跟他使用MP拍攝出來
同樣在他進行SilverEfexPro軟體後製之後
感覺仍差異很大.....
以上一點心得分享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