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畫質細節為前提的拍攝方式和大光圈淺景深的感覺式拍攝手法上差異頗大,甚至大到想控制或選擇光線的分佈狀況,也需有人會說何不用HDR,但就是有很多一張流的堅持。你要說龜毛也是可以。
可以參考ZIESS的巨怪Otus55/1.4,龐然大物的設計如果插在M機上會變成很難操控,M機的初衷仍舊是緊湊快速方便對焦拍攝為主要使用方式。在取得這些平衡點下,就變成了M50/2AA這個設計。
也可以說是Leitz這30多年以來對M50/2這個焦段光圈的歷史堅持與傳承。
不過沒有一個超穩定的拍攝狀況,恐怕也難展現出此類鏡頭的高分辨率畫質吧!
onlinefred wrote:
心得是用F0.95拍...(恕刪)
也有道理
不過20幾萬鏡頭拿來當練習好像貴了些XD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這筆錢花下去 一定能得到你所想要最高的解像力,
但不代表有所謂的…leica味!
也許一隻鏡頭修正到最完美
也等於最沒個性 或是最沒有特色的,
所以很多老玩家才回過頭去找球面老鏡
畢竟leica鏡頭群全面走向Asph已經是趨勢…
50 0.95就是50 1.0相差修正更完美的新版本
談到這類鏡頭的人 不是極愛 就是極無感…通常中毒到一定程度的發燒友才會入手
什麼奶油散景 leica味虛無縹緲的形容詞講得很多 但也要你愛這味錢才花得值得
而且裝上M機 比重是怪了一點 少了RF鏡頭小巧的特性....
最後冰在防潮箱裡的人也是有..
所以要全面均衡優秀表現 還要(稍微)便宜一點的話 應該選50AA比較理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