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 Leica M 機


daway_lai wrote:
從M8至今,我只希望...(恕刪)


機身要薄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我認為如果內部電子是給日本人設計應該已經可以到以前那樣的厚度了
德國人嘛, 稍微慢一點也不令人吃驚

timosky wrote:
CCD的位置其實跟底...(恕刪)


今日要像早期m6要求應該不算高
看看sony的元件後有多薄~~
唉,最慘的是雖然抱怨,還是會買


-HY- wrote:
機身要薄只是時間的問...(恕刪)


你說的沒錯,數位真的是日本的天下
機身要像Sony薄,鏡頭要重新設計。
RX1 是鏡頭配合機身,當然可再縮小,還比NEX 更薄,這兩者不能相比。就像用輕便底片機與M底片機在比較一樣。
NEX E mount 的鏡後距較短,且短不少。18mm。
Leica M 27.8mm。先天限制,加上可換鏡頭,可努力的只有LCD 及CCD/CMOS 感光元件模組。但空間不大。
sota919 wrote:
機身要像Sony薄,...(恕刪)

喔...
我當然不是說最清晰的距離「鏡後」,
而是「感光元件後」
其實也不重要,總之沒做出來
就只是不喜歡它很厚,甚至比八年前手上那台可以翻轉LCD的R-D1還要厚~
這是對要求極致的leica在視覺上最難接受的一些抱怨
我之前不知道哪裡看到的Leica M 240報導
裡面有一張照片有顯示出Leica M 240的拍攝模式中有“底片模式”
我現在最關注的就是“底片模式”的效果到底是如何?

當然M9的成像就很有底片的感覺
希望Leica M 240的調校可以更上一層樓 ^^ y
唉...數位時代就乖乖跟日本廠合作吧。如果名正言順用SONY的FF CMOS,配個CL當年的短基線機身,來個LEICA CL2,一台來個八萬應該會被搶到翻掉吧?然後再請日本廠出F2.8以上的鏡頭,低廉又走傳統味,不要ASPH,應該就可以吃掉一大半的市場吧??當然要有LV啦~而且論轉接SLR都被M吃假的,當然跟E MOUNT沒得比,不過有觀景窗有差啦,觀景窗卡好用。

以上純屬嘴砲...

在下只用得起GXR跟M8...討論全新的M真的高攀不起。價格還是重點啦。
很擔心CCD那種獨特的通透感會不見。
還是先觀望一下,等劃質的比較測試文出來再決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