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2528 wrote:買 M9 的錢,我寧可拿去買 M6 一機一鏡,外加可以拍到手指抽筋的一倉庫底片.................(恕刪) 我想說, 有了M6, 我還是會想要M9 拍了馬上就能看到成果, 也只有數位才做的到.
看到標題, 我也是被標題吸引進來...我的感覺, 是 "要買 M9 的決定性的瞬間", 還是 "用 M9 拍照決定性的瞬間"?OK, 其實都還好啦, 我看了正反兩造的說法, 都有道哩,一方面, 引用型錄的句子也沒什麼大不了, 另一方面, 引用了卻與內容不相干...個人是覺得, 沒有那個句子會好一點...無所謂啦, 感謝分享, 雖然我也看不出萊卡味, 不過拍得挺不錯的, 有幾張拍起來甚至覺得到了日本似的, 很乾淨...(嗯...徠卡還是挺貴的, 希望有一天我有資格可以批一下, 或是被批一下, 哈!)
dgg wrote:只問兄台一個問題...(恕刪) 文章的標題可以是一個文章的大意或者是吸引人用的標語而萊卡本身型錄上面也是使用這段話作為吸引人的標題如果非得有所體悟才能使用的話在下突然想到....那用在型錄上的公司是否也該有所體悟才能使用?公司....要如何體悟呢?不過上面那是說笑的拉^^||恣意攫取決定性的瞬間能否有所體悟 或者自己的決定性的瞬間是否能跟他人有所共鳴都是很難說的如此執著在這段話與樓主拍的照片是否跟自己有所共鳴這樣未免把一個分享文章看的太過制式了
進來看到一些人的言論著實令人反省網路言論的生態,如果學習攝影的歷程沒有學習謙沖,那麼「攝影者」和「被攝體」的交會瞬間會是什麼?許多人談論到「決定性瞬間」,回文討論什麼是決定性瞬間的人並不多。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提升了攝影的境界,他的理論談的是「攝影是什麼?」,而不是一張照片有沒有決定性瞬間,分享他說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沒有決定性瞬間的」。the decisive moment思考了在「時間」「空間」無止盡流逝下攝影如何成為獨特表現形式的嚴肅課題,當有人對著一張照片談論著它有沒有所謂的「生命力」、「構圖」、「敘事性」等等...時,都僅是就該張相片表現的評價討論,絕無法憾動攝影師決定那瞬間的攝影特質。也就是你可以盡情的說它有沒有徠卡味、色溫色調對不對,但它絕對是一張「恣意攫取決定性的瞬間」相片,這就是原po文者下的標題。時空是流動的,攝影師從中捕捉瞬間,萬事萬物皆是如此,這無關動態或靜態事物,當我拍一扇靜止不動的窗時,難道也是「決定性瞬間」,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更何況即使是所謂的靜物也有著光影無窮的變化,前一秒的窗等於這一秒的窗嗎?照片裡的窗又是什麼?由此觀之,布列松似乎有那麼一點東方哲學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