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全新蛻變「Leica M」導入FHD錄影及LV即時預覽

cok45 wrote:
想請問一下!!
文章中說的26萬, 是含鏡頭的標準售價!!!
請問所含的鏡頭是哪一顆啊???
目前來說, 單機身的公司貨是多少錢啊???
謝謝!!!

Leica M沒有Kit鏡的組合啦,所以是單機身NT$ 260,000
Leica Summarit-M 1:2.5/35 mm的售價是NT$64,800

tagahu_1 wrote:
Leica Summ...(恕刪)

感謝補充。

OASYS wrote:
版大測試辛苦了
只是有一件事小弟無法理解...
Leica對於色彩的調整,總是幾乎把暗部細節clip掉大半...而且行之有年了,對於一台數位相機的影像處理來說,真的是蠻極端的方式...

底片模擬選擇「關」,對比會比較小、細節也會比較多
不然還有DNG格式可儲存,其實可保留的細節還是不少,畢竟也是14bit的影像

apistogramma wrote:
Leica目前還是只買的起小型望遠鏡

Leica X2可以考慮看看....

唐小見 wrote:
看哪! 這剽悍的銳利...(恕刪)

謝謝賞文,能體驗徠卡的魅力真的很難得~拿它在街頭速寫有高級文青的FU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Leica M沒有K...(恕刪)

有沒有可能來個M-E 和 NEW M的直出比較
如果用NEW M就可以轉手邊的R鏡,可是價差就可以買顆35/2.5的鏡頭@@!
看來好一陣子Type 240,畫質真比M9好,帶點現代味
也沒辦法明確的說出不同,M9感覺上比較厚實,M240相較清亮點
有一點點像手邊富士機那種透透明亮的感覺
sota919 wrote:
這是機身設定的問題, 反差及飽和度設定為標準就不會, 且Raw 簡單後製就可把暗部呈現. 有人的照片就是普通口味.多看看, 以偏概全就不好了.
但現在有太多人愛重口味, 所以會造成這種看法. 且拿 Leica M 的人大部份不會去拍所謂的 "日系風格".


我不是排斥重口味~ 而是這樣價位的相機~ 我會比較好奇成像的特別之處

而吉姆林大可能剛好使用的直出模式 ,讓有玩修圖的人對其對比曲線表現情況產生敏感

也因較強的對比表現,避開了本質的檢視,我沒辦法看到發色與成像的特異之處~

我不care Leica M 的人大部份不會去拍所謂的 "日系風格" ,也清楚raw暗部可以拉回一些細節~

只是想更清楚這樣價位的相機的表現~ 在成像上怎樣可以讓人更印象深刻其價格的不同~


不過還是很謝謝吉姆林大的詳細說明~

感覺我好像有點來亂的感覺了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只是看到你被 暗部細節不足的說法誤導了才提出來的. 更沒有覺得你是來亂的. 請不要在意. 若有冒犯請見諒.
Leica M 特別的地方就是方便罷了, 說照片什麼特別的地方, 大部份是鏡頭的關係. 至於那片 CMOS 只是如其它家135片幅頂級機身的水準表現. 電子性能當然弱很多.
這個價位是因為廠商市場定位(或策略). 如真要追求更好的畫質應向走向機背.
這只是一個方便拍照工具, 有經濟能力且喜歡就可以入手.
這只是我的看法.
happyspirit wrote:
這掛在leica就是獨特的表現了~
他牌可能叫做後製過頭

我同意
像SONY有 標準、鮮明、人像、風景 四種調控選擇
各個模式又有銳利、對比、飽和又可0+/-3的微調
其實彈性很大(4*7*2=56檔),要調一個"比較喜歡的色調"應該是可以的
NEX6也支援14bit RAW,但十個有九個都會說SONY色調超爛卻沒得平反
吉姆林 wrote:
底片模擬選擇「關」,對比會比較小、細節也會比較多

原來有這個調控
sota919 wrote:
只是看到你被 暗部細...(恕刪)



高對比產生的視覺表現味重,但暗部階調細節如果本質欠佳,在直出下對比可能過頭,雖兼使色彩飽和提升,但亦使暗部原本的細節較無層次,這不是說leica只有重口味,而是比較偏向對廠商軟體制定直出表現的一些直接印象~ 也抓住部分的族群

很高興網路跟你討論做朋友~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sota919 wrote:
那片 CMOS 只是如其它家135片幅頂級機身的水準表現


沒仔細看全部照片,但是光就ISO測試照來說...
這台真的是2013年的機子嗎?

那片CMOS除了片幅優勢外,連別人家入門APS-C都打不贏
色彩?反正一堆人拍RAW又修圖後製
金屬快門簾,不知道靜音優勢會不會也飛了

萊卡以前是good tools,曾經是legend,現在似乎只剩myth
相機走精品等級
值不值得,如果看LOGO認同這LOGO的價值就會下手
雖然LR很方便可以調
呵...澄清一下

暗部細節不足跟暗部細節被clip掉大半是兩件不同的事,前者可能跟sensor/sampling有關,後者則比較是人為的,所以才說這是Leica影像處理較特別的地方。

舉個例子:


這樣會clip掉一些暗部細節



這樣會clip掉更多暗部細節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film的響應曲線



呃..抱歉離題了...請其他大大繼續..
M43親子與生活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M43Happiness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