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9與BENZ

Why not...??

喜歡就買吧~!

如果預算不是問題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關於吉他腳 https://www.facebook.com/GuitarFeet
趙嘉的Leica M9 評測 :
" 而就色彩表现来说,M9可以打败一切35mm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M9使用的CCD在低ISO的效果要远远比其他顶级35mm相机的CMOS效果好,而且好的多得多"
"影像的细腻程度,即便5D Mark II在使用高素质的蔡司ZE系列镜头时,M9也要远远胜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0d3430100nhvr.html

這樣有沒有誘人些?

chang17 wrote:
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恕刪)



只要有種,什麼都可以,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可是如果問題是美女適不適合感情新手用,這是另一回事。個人是覺得美女的個性和當代一般人對於一般女性的認識差太多,按這個標準來看可以說很不適合交往。

交女友目的若只是要彼此照顧,和宅女或鄉土化的村姑、鄰家小女孩比,美女的個性沒有優勢,沒有自動情緒控制;最近親近距離受限,耐性不足;眼光因價值觀放大而愈遠愈看得清楚,而且最遠到無窮遠;死硬的個性占多數,個性不能變化且容忍範圍都很窄;特別28天的周期,要外掛感應viewfinder,外表呈現和內心想法分開。而且最麻煩的是,不是所見即所得。

女生化妝後,大眾使用者都習於視覺慣性,訓練成「所見 = 所得」,換句話說變成「無所見 = 無所得」。美女不能個性探視、喜好也抓不到全準、更別提喜好裡,還有外物的吸引干擾讓人分心,這些狀況都要求追求者需要一點對內在的想像力,或預視的能力。比如想像內心的狀態,或就喜好的事物預先安排,等到才開始行動。

看到了才追,是一般追求者被動的接受外在世界的景物人,追下來;但美女需要更多主動性,主動的想像與安排場合,是追到之前就先看到了,我覺得自我要求這種主動性是很累的。因為累,所以對新手追求者講會有挫折,跨不過就愣在一邊了,不過追上手後是會有成就感。當然,美女的外在品質是很可以信賴的,雖然在電腦螢幕上講這個沒什麼說服力。

講到這個,如果要很貪心想要一個全方位的女友,還是找村姑吧,上山下海都可以。相比之下美女的侷限很大,如果認清了侷限是這樣,願意接受它而且發揮它,倒是滿愉快的。對某些類型的交友而言(比如以炫耀為目的),美女的侷限可以是優勢,雖然這種優勢對非以交女友維生的我們不見得體會得到,那是建立在社會關係的營造上,比如與陌生人互動。

以上是個人入門小美女有幾年來的心得分享,大美女還沒機會用但猜想道理差不多。床第與生活的部份有勞用過的版友分享了…

另大美女我覺得在大太陽下的表現實在很不怎麼樣…覺得化妝味很重~

美女價值(像林X玲、隋X、吳X馨…)與小紅褲露出快感,個人是覺得和交女友本質無關啦,大美女不會因為小紅褲就可以打鳥和防水,這裡就不表了~不過原po如果很重視這個,一樣有勞版友補充吧。
hydroallen wrote:



只要有種,什麼都可以,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可是如果問題是美女適不適合感情新手用,這是另一回事。個人是覺得美女的個性和當代一般人對於一般女性的認識差太多,按這個標準來看可以說很不適合交往。


呵,看來hydroallen兄覺得小弟在玷污他心中的美女呢…h兄知道M9除了能用LCD replay作品和框線改電子以外,操作機構和六十年前問世的一代機M3幾乎一樣嗎?準確的說應該是M7的數位版…

聽說胡亂類比不知所云的發文會被當成廢文,小弟寫廢文不在行,也來學達叔來推坑~

器材名人K. Rockwell這幾年也開始寫Leica測試文,在和Canon、Nikon的頂級機鏡比較後,他對M9的評價是:

影像品質最高、可攜性最高、易用性最高、操作速度最高,的數位相機。

他的網站還有很多測試圖。

滅火的是這些圖,請連去Leica blog看,是我說的大太陽下的表現像DC~

#1
http://blog.leica-camera.com/images/M9_Lobster__Maine-e1294207807556.jpg
#2
http://blog.leica-camera.com/images/M9_No_Parking__Maine-e1294207780942.jpg
#3
http://blog.leica-camera.com/images/M9_Stairway__Galveston-e1294207672758.jpg

這是最近Leica Blog訪問美籍攝影師A. Meyerson,拿他用M9拍的示範作品。和其他該網站上受訪,同樣用M9, M8的攝影作品比起來,這個攝影者小弟比較不欣賞。也和版友討論看看…

chanpei wrote:

小弟補充一下, 目前BSI對小sensor的好處比較明顯, 而且是在提升可用ISO上的好處. 大sensor像是FF or APS的photodie比較大, 配線所占用面積的比例就小的多. 所以在大sensor用BSI的技術並沒有很大的優勢. Digital RF的問題是鏡後距短, Sensor邊角的地方光線的入射角大, 這會造成色偏和暗角. 目前解決的方法是改善Micro lens的聚焦角度加上軟體補正. 這也是目前M9用的方法. 供您參考參考!


謝謝網兄補充,確實是實用資訊,這樣M9被趕過的時間似乎可以推遲一些,跌價的速度也慢些,似乎更可以買了~
真歡喜,本人不用再追逐唻腳的電子數位產品

一臺"唻腳M3",搭配一臺"唻腳MP阿喇卡",這世用這兩台就夠了


唻腳電子數位產品

再等等吧


那片LCD那些內部電子微晶體,線路,那個CCD感光元件,哩哩扣扣

唻腳M9沒辦法活太久的


LEICA-M 純機械底片相機,青菜一用最少十幾年不用C.L.A都沒問題

識貨的都嘛用這款

chang17 wrote:
呵,看來hydroa...(恕刪)



可能昨夜深夜太無聊,讀了Chang17大的文之後,發現有些事好像是放諸四海,標準皆然的感覺
所以突然文思泉湧,才用了Chang17大 的發文,做了小修改,希望幽默文可以搏君一笑。

您大人有大量,請不要見怪喔。
hydroallen wrote:

所以突然文思泉湧,才用了Chang17大 的發文,做了小修改,希望幽默文可以搏君一笑。


小弟只是普通的業餘攝影愛好者,大大之稱不敢當。h兄就小弟的原文改寫固然幽默,我一下是領會不來,再看三次才略懂,可能因為把Leica機比作美女,SLR比作村姑,個人不是很同意。我會覺得這是兩種對應不同攝影題材的系統,反映不同的操作與攝影思維,沒有也不應有高下美醜之分。

偏偏Leica要把自已的機器加上高不可攀的包裝,看到01的給旗鑑店開幕的報導更是令人反感。小弟是下流人,向來受不了也搆不到上流社會的儀式與作態…好不容易選了一部紅標落漆、便宜破爛的M6來用,偶被身邊人發現還是被揶揄「哦…有錢人哦」,真不是滋味。一般堪用、二手的,沒被炒高的底片M機與M鏡,與當紅的DSLR相比並不特別貴。小弟也是從他家的產品這樣走過來,一直是一筆小錢在攝影裡滾,幾年來被朋友酸成上流人這還是第一次。

都是拜Leica他X的精品行銷手法所賜~不以為然.....




chang17 wrote:
偏偏Leica要把自已的機器加上高不可攀的包裝,看到01的給旗鑑店開幕的報導更是令人反感。小弟是下流人,向來受不了也搆不到上流社會的儀式與作態…好不容易選了一部紅標落漆、便宜破爛的M6來用,偶被身邊人發現還是被揶揄「哦…有錢人哦」,真不是滋味。一般堪用、二手的,沒被炒高的底片M機與M鏡,與當紅的DSLR相比並不特別貴。


這一番言論,本人再認同不過了


旗鑑店開幕的報導讓人倒胃,嗤之以鼻

假精品推捧抬高自抬身價的戲碼,灑狗血之鋪陳壯麗匠器橋段

可歌可泣啊!


給本人的觀感就是:狀似一群土財主裝闊氣拍場面電影搞自HIGH罷了

純種不折不扣的商業包裝行銷方法,絲毫不見任何人文氣息涵養及藝術本質



唻腳 唻腳,這家公司讓本人覺得鄙視與唾棄


chang17 wrote:
小弟只是普通的業餘攝...(恕刪)



Chang17兄,看小弟的幽默文,真的不要太認真,有勞你看了多遍。真過意不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