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ahia wrote:不行啦A董都坐商務...(恕刪) 我買鐵鎚跟鐵釘先.....找幾塊木板釘一釘.....接著就等風向了牌子先寫好......頭等艙.......哈!又有在想.....CANON那顆17mm移軸會不會比較好玩???丟掉品牌迷思的話.....已經有了21mm還買18mm不太實用廣角要拍景的話......移軸可以展現不同說來說去還不是美國人說話不算話,自己找來說2000含運的,又來個看錯我是外國人,要2050含運.......害我火都熄了.......不然買好就簡單了......繼續看180mm
rivar wrote:以Leica現在CP...(恕刪) 是阿有點Sigma老版SD-1事件的味道...當初就不該定價那麼高事後賣不出去又要降價聽店家講S系列在沒新機的狀況下單店1年賣不到10台 (舊金山店8台...)新的007又定價2.5萬美金...我想定Canon/Nikon兩倍價也就夠了現在定價約是3-4倍希望新CEO把R系列拿來復活反正已經設計好update sensor + card reader一下就可拿來用或全幅T系列...
onlinefred wrote:是阿有點Sigma...(恕刪) 可我覺得走高價路線也可以走出一條路至少會吸引到一部分族群如果這些人能讓它維持小而美的規模那也就夠了Hermes定價也是貴得離譜還故意讓人買不到但也是有人一直在追求啊Sony用平價機海戰術想要搶全幅市場但似乎功效有限自己殺到見骨結果其他大廠牌根本不為所動我是覺得Leica這幾年的走向走出了自己一片天就繼續保持就好千萬不要做啥促銷動作未必會吸引到額外的客群
perahia wrote:可我覺得走高價路線...(恕刪) 當然如果是做個人興趣的公司我也同意不過黑石不是這麼想有傳言他們想賣出(用dump這字眼...)45%股份定價錯誤+沒考慮匯率變動對支持者或潛在用戶是很傷的
沒看到Leica現在的財報很難判斷現在定價策略的對錯畢竟一些新鏡和新機要排隊還是常態如果現有產能有限造成存貨不足那拉高售價的經營策略應該是對的反正林百里/鄭中基這種咖不會在乎如果存貨持續增加無法去化那可能要想一些其它辦法解決其他精品maybe是用outlet去化存貨但相機鏡頭沒有過季問題要怎麼做小弟也不知道我比較好奇的是T系列的狀況感覺似乎是雷聲大雨點小如果這部分的銷售不佳會不是CEO換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perahia wrote:可我覺得走高價路線...(恕刪) 走高價的就要不二價,有錢人不怕東西貴,只有不想比別人買的貴所以leica該推出VIP活動……以後銀鏡只限VIP能買,這樣銀鏡只會漲不會跌,還幫你刻字……你不會想賣……還開出專屬序號,再出書記載讓你永世流傳……
lml640707 wrote:沒看到Leica現...(恕刪) 商品要快速消化不同款式又不打亂價格的方法,就是組合搭售,你正常價進了我2顆summilux就能搭買一顆要排隊的noctilux,還能低價搭買一顆summicron,跟賤價買到我銷路不好的庫存不限量,所以本來只能賣出一顆鏡頭,就能變成最少一次交易五顆鏡頭,每次交易重新來過像LEICA這種公司,根本就該限定全球銷售通路商數量,由LEICA總公司訂出統一網路銷售價,所有通路商都可售統一售價,沒有跨國交易打爛行情問題,非授權商不得網路銷售,但經由上述的出貨交易方式,每個經銷商的價格是會有所不同,但那是店頭私議價時的空間,對於一般站在門外或直接網路買的人來說,是不二價沒有錯,店家當然也是便宜給老顧客就好,新客人就先照原價買過一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