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花十幾萬買一個 連原廠都承認有暇疵 跟故障風險的相機是何苦?那種只有3%故障機率的說詞更是令人不解?Leica可以真的拿出跟它價格匹配的數位產品來嗎?一般日本相機都是等下一代新型號比較不會有災情,照這樣看來,leica可能要先等改良兩代以上比較安全.
等兩代?那可能得等個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除了CCD,M9或是ME最大的問題是寬容度與功能性不足的問題,但只要掌握好,拍出來的相片真的沒得比,個人認為以畫質而言甚至超過M240,但M240在功能性與寬容度又好上許多青菜蘿蔔看個人。
我想M9到M-P 應該也沒有到十年的光景吧!中間還經歷了M9 M9P M240 M-P如果算小改款都不只兩代了。一個是能力許可就及時行樂的概念,回到本質還是價格是否對等電子性能這件事?當然如果一切回歸到感性行銷跟品牌說故事這個層面,今天把M9 CCD再翻出來 出一台機身包覆愛馬仕皮革全機仿機械MP3 再上個黑色鋼琴烤漆BP機身一樣還是有賣點。
跟樓上一樣M9因爲有CCD,成品給人的感覺會特化在某個地方不過整體來講M 240的性能比較全面換個方式講就是M9看起來像是正片,不得不說它有自己的特色但用過的人多半都知道它的侷限在哪裏老實說在環境適應性上(無論天候、時間、光源等因素),性能確實沒有那麼全面M240除了性能全面,DNG的寬容度相當不錯自己在M 240推出前後的那段時間也很掙扎,畢竟很怕放掉CCD的特殊表現不過後來改用M 240後卻也愛上那可靠的寬容度
是否有網兄、有機會可以同一場景用M9與 M240比對一下?常常聽到"寬容度"、"寬容度".....但沒看過實例,真不知道在什麼場景下、M9的寬容度不足而一定要M240?相反地說CCD的特色,一對一的話差異又在哪裡?
M9是2009年4月發表,M240是2012年9月發表,前後間距4年半,要等兩代大改的話,等於共等9年,人生有幾個9年?那我們改等一代改款就好,那人生又有幾個4年半?M9與M240的畫質差異,可以自行Google,好壞自行判斷,有的說M9較好,有的說M240較好,但就我個人與一些同好的意見,M的畫質真的很像日本機,就是粉粉的,而M9的畫質就是很有自己的特色,我只能這麼說。
剛剛去看 Steve Huff 對於 M9 與 M240 的評論大部份還是比較喜歡 CCD 拍出來的底片味 (雖然 M240 也不錯 但是就比較有現代感)他最後也提到他賣出 M240 而回到 M9而且很喜歡 M-E 的簡潔感 沒有日系相機的繁雜電子功能 回到單純的拍照樂趣因此決定就是它了Iloveleica wrote:M9是2009年4月...(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