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1000 wrote:Leica M9的C...(恕刪) ]樓主:是非對錯,大家都有一把尺!其實,在大部分相機內的各個零件或感光元件,非自家生產實在不少,但既然身為最後貼上產品製造名字,就應對於旗下產品負責。因為M9並不像一般日系相機那樣講求生產效率,而且數目也相對少許多,這樣問題個人覺得似乎不單純。而SONY A7/A7R用戶群組應該是打不到,LEICA M用戶,只是影響一些潛藏用戶群。
如果以跟外國公司打交道的經驗來講就是必須....等零件回原廠一定有但是寄送~檢測~維修~測試~寄送全都需要時間但是~千篇一律的理由是備料我們公司跟德國艾克發買的機器雷射曝光的雷射頭-1顆四十萬備料3個星期拿到時已經1個多月了整個月公司幾乎空轉光營業損失就不只40W了外國人做事的節奏跟台灣人很不同配送可以早上台北送下午高雄收到但是國外幾乎不可能備料也許只是一個藉口所以跟外國人交手還是要有耐心
test1000 wrote:Leica M9的C...(恕刪) 當年也曾發生過SONY CCD事件...整件事情牽扯到很多使用SONY CCD的其他相機廠牌....當然...買LEICA M9....發生問題,消費者是找LEICA...LEICA再找KODAK....問題是KODAK-申請破產保護,又完成破產重組的公司....如果LEICA當初CCD模組備料不足,現KODAK又做不出來...LEICA M9的下場-----{孤兒機}?不過,有PHOTOSHOP這東東.....如果不嫌麻煩.....就PS一下吧!!!!歡迎光臨MY縫~~~!!!!
uelx wrote :我的m9也是回廠更換ccd 目前也是待料中更換原因是縮光圈會出現很多像是壞點的黑點(非塵點)感覺m9的感光元件品質沒有很好 料也沒有備足唯一可以稱讚的是更換感光元件免費 過保自付運費而以以高品質著稱的leica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不知道台灣有多少人的m9回老家換過ccd?有回去大概都回多久娘家? 回報!一、狀況一樣。疑似出現塵點送回清理就回德國了。二、目前待料中。三、第一次是過保前,完全免費。來回二個月。四、這次已經二個多月,還在德國。
chungcho wrote:回報!一、狀況一樣。...(恕刪) 想請問一下 第一次送修更換ccd是什麼原因一樣是出現類似塵點的壞點嗎?如果一樣的話 都已經更換過一次新的ccd元件結果使用後又再出現? 那問題不就沒有解決這樣實在讓人很憂心,雖說更換ccd不用錢但是這樣寄送回德國 維修兩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實在是很討厭 這ccd的品質真的有爛網路上查了一下 我的機身是39開頭的 聽說比較常出問題想問c大您的機身序號是多少開頭的? 小小統計一下讓大家比較有底
小环子 wrote:如果LEICA當初CCD模組備料不足,現KODAK又做不出來...LEICA M9的下場-----{孤兒機}? 有Leica ME,CCD還能再戰個十年test1000 wrote:Sony A7/A7R 即將上市,Leica 若用這種維修態度處理,相信會被Sony打得很慘!!!! 會買M機的主要是為RF,客群跟Sony實在扯不上太大關係數位RF就Leica一家在造,說句輕佻的真是躺著都能賺
回報U大:一、沒錯,二次都一樣。小弟用相機很小心,這台M9入手後,只有二次發現拍照有塵點,二次都是送興華清CCD,二次都送回德國換新的CCD。如果以後每次清CCD都是用換新的CCD方式處理,這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級的原廠清理CCD服務!Cost /Price Index 最好!二、機身序號:上班中,稍後補上。三、和機身序號關係:第一次也許有,第二次應該沒有了吧!四、我先前說應該買二台M9,一台當備機,此說法錯誤,鄭重收回。看起來出事和使用頻率,這種問題不能用再買一台解決,因為有可能備機放著沒用也壞,沒有足夠的redundancy 。應該去買 Sony A7或A7/R,想辦法調設定到和M9一樣的發色......
難怪Leica New M 要換Sensor.....數位的時代 CCD or CMOS sensor 是贏的關鍵. 鏡頭跟機身做的再好 沒有好的sensor,只能靠邊站.Pentax 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