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lover wrote:
按表訂規格,M9和M9P只差了一塊LCD玻璃,而M9P和ME只有機身刻字不同。
而全新設計、剛發表的New M和M9的訂價一樣,並且幾乎完全一樣的ME的訂價比M9少了USD 1,500。
無論如何,M9都不值新品發表前的價格了,新品和二手都是。除非ME偷料做成廉價版機身才能拉開級距,問題是:論電子性能,已經很差的M9還有得偷嗎?重新設計downgrading划得來嗎?論機身構造,M9機和系列M比起來並沒有更好,那M-E還有更廉價的空間嗎?像M3 vs. M2那樣?除非破壞傳統出一台塑料機身了...
好奇Leica要如何維持M9與ME兩部機身的產線?話說只是做兩個不同刻字的頂蓋裝在同一部機身上似乎不難就是了,如果是給同一部機身頂蓋刻上不同的字,好像更容易...
您的比較有問題
M9P比M9 多了機頂刻字, LCD藍寶石玻璃, 但在正面少了紅色Leica標.
ME 比 M9P 則是少了機頂刻字, 少了框線切換板手, 少了USB接頭. 但在正面多了紅色Leica標.
M9 今天的定價都還是5500 歐元
M9P 則是 6000 歐元.
其實與2年前的價錢一樣...不同的是歐元匯率跟水貨商的炒作減少, 導致亞洲區的價格下降.
所以今天ME 訂價比M9少了200歐元. 的確是反應在簡化過的機構上.
重點是, 內裝的核心都是不折不扣的M9! 對用家來說, 可以用低一些些的代價就可以用上數位RF, 心理不知道有沒有好過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