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山城

這一個主題,本人最欣賞的是最後一張,橋下火車過往的瞬間


如同《灰色的隱喻》這本書裡

作者提的:"旅人的凝視"是一種獨特的視覺探索


就像本人之前提到的:
既沒有炫技矯情、也不會有誇張匠器的俗套
要從平凡中, 表現出自有的角度與視野
是需要用心去慢慢看的作品


這種主題性的作品

即使不加註任何文字說明

同樣可以帶來某種意象表達以及隱喻明示的作用


在生命過程中,如有某些體驗與對方的作品重疊時

不須任何解釋,就能擁有強烈的共鳴



這就是為甚麼本人說,徐老的照片作品,是需要"慢慢用心"去看


這也是本人喜歡看作品,但不喜歡評論作品的原因

那就是要嘗試把自己放空,進入到對方作品的世界裡,去欣賞那獨特的視角與風味



很高興徐老也是LEICA-M底片機的愛好者

大家共勉之啦

mrkarate724 wrote:
如果看不慣我在"器材討論區"張貼"作品"的人們~
就把自己的電腦螢幕貼上吧~ 眼不見為淨,對吧!?
我收到系統通知信,好像是文章有被挪動,可是點進來看都沒有變動
樓主說話突然變得這麼嗆,是有人說了什麼奇怪的話嗎?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我收到系統通知信,好像是文章有被挪動,可是點進來看都沒有變動
樓主說話突然變得這麼嗆,是有人說了什麼奇怪的話嗎?


是有"最關鍵"的幾格被刪除不見了

但是那都不重要啦,欣賞作品最重要

dormcat wrote:
我收到系統通知信,好...(恕刪)


哦~~ 其實就是有人提議器材討論區不應該貼作品~ 希望訂定明確板規規定之~~

但是呢,懂一大堆拍照的理論,懂一大堆器材的知識,勤於按快門卻不懂得欣賞照片,那樣就無異於是只是照相機的奴隸而已~~

當然啦,當相機的奴隸有的時候也有一種樂趣。

雖然我的照片不是什麼曠世鉅作,但是至少也還不至於不堪入目呀~~~

真正要看不堪入目的照片,請找關鍵字.....什麼踢什麼踢的。

我想我應該寫篇文章來討論我從DSLR跳到底片RF的心境歷程。

假如有人肯看的話啦~~

dormcat wrote:
樓主說話突然變得這麼嗆,是有人說了什麼奇怪的話嗎?.(恕刪)

對啊!超冤的,
從第二篇回文就開始嗆了,
很少看到一開始就火藥味十足的樓,
而且一切都莫名其妙,
還有一篇直接嗆樓主要PO圖到貼圖區去PO,
樓主這反應完全不奇怪,
挪文後那幾篇文不見了。


Sunyata.C wrote:



是有"最關鍵"的幾格被刪除不見了



但是那都不重要啦,欣賞作品最重要.(恕刪)


說得真好,本來就該是這樣。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現在我才注意到整棟樓被挪到 Leica 板

mrkarate724 wrote:
哦~~ 其實就是有人提議器材討論區不應該貼作品~ 希望訂定明確板規規定之~~
這真的很怪
傳統器材板上面針對「OO廠牌機身」或是「XX底片」蓋的樓有好幾棟
由於跟時下數位機的市場屬性不同,各家的底片機幾乎都在那裡討論
單獨把這篇移動到 Leica 板反而很奇怪
有時候實在很難理解網管是根據什麼標準挪文或刪文

算了,還是欣賞照片比較重要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還是欣賞照片比較重要+1
mrkarate724 wrote:
不透明膠布怕有些人不...(恕刪)

mrkarate724 wrote:
不透明膠布

怕有些人不知道膠布上哪買,所以我代PO連結~

如果看不慣我在"器材討論區"張貼"作品"的人們~

就把自己的電腦螢幕貼上吧~ 眼不見為淨,對吧!?


非常有特色

糟糕 不小心點進來

我想樓主大人大量 不需要這樣回答啦!
這些地點~要是樓主在1990年前造訪~

那才真的是清幽寧靜有味道~~~

可惜~過去的都過去了!!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

所有的老街 小鎮~古蹟~

賣的~吃的~用的~東西~幾乎有九成相似~~可惜了!!
啊 看起來很有感覺呢 很像自己放了二十多年的黑白照(有一陣子很流行黑白底片洗出略帶顏色的照片)
不知道另一個小站[牡丹]現在的味道如何 偶爾喜歡搭火車到牡丹晃晃來個半日遊
那個印象中的鐵橋下的巷子更有味道喔 (古早味雜貨店不知是否還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