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es...snake wrote:
大大說的都有道理
可是小弟認為即使有M10,M11也好,也不會改變M9就是一台好的FF相機這個事實吧
M8推出時大家都會期望有FF的機種,現在終於實現了,
那,還不去買一台嗎
我一定要大大的推H兄的這個講法
因為這正是許多人對於數位產品的迷思
好像只要新的產品推出,舊的產品就會變成廢物
但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就算出到M15,只要你的M9還能正常拍照
他的價值就沒有改變,跟你入手的第一天完全一樣(當然二手價格會變,但今天我講的是"價值")
數位相機只有在壞了沒零件修,或是相容規格電池/記憶卡絕版的情況下
才算是真正的"淘汰"
因此實際使用週期遠比想像的要長
因此在考慮是否要購買M9,應該只要根據其當下的規格/價格 來考量即可
今天M9的片幅/體積/操作 基本上和底片機相同
如果出得起這個錢,那就只要想想您到底喜不喜歡數位影像,需不需要數位的方便性 即可
至於M9和其他日系數位相機的比較
除非今天有別廠推出相同具有連動測距拍攝功能的DRF
不然這個討論沒有意義
就像拿重型機車來跟一般汽車比較一樣
devilnd wrote:
他的價值就沒有改變,跟你入手的第一天完全一樣(當然二手價格會變,但今天我講的是"價值")
數位相機只有在壞了沒零件修,或是相容規格電池/記憶卡絕版的情況下
才算是真正的"淘汰"
因此實際使用週期遠比想像的要長
因此在考慮是否要購買M9,應該只要根據其當下的規格/價格 來考量即可
今天M9的片幅/體積/操作 基本上和底片機相同
如果出得起這個錢,那就只要想想您到底喜不喜歡數位影像,需不需要數位的方便性 即可
謝謝前輩
提出一個很不錯的思考切入點
也就是許多人對於數位產品的迷思
好像只要新的產品推出,舊的產品就會變成廢物
但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包括小弟自己也是一直在這樣的錯誤觀念中
至今還沒可以跳脫出來.....
因此對於數位的M9卻依然遲遲無法下手
反倒是純底片M機卻一直買
嗯,這值得反向思考,省思一下前輩提的:
『只要想想您到底喜不喜歡數位影像,需不需要數位的方便性 即可』
這樣的切入點思考點不錯
也可以讓有同樣困擾的新進網友做個參考
hungyuwang wrote:
小弟要講的可能會刺到很多朋友
Leica 的數位化並沒有比其他大廠好
如果真的要買數位相機,真的沒必要把自己鎖死在Leica上
說得沒錯
以同等價位的數位全幅機種來講
周遭同樣有玩攝影的同好,一直推崇D3x或1Ds之流
論機身防塵防水、電子性能、規格等
都優秀於M9....
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若需要到全幅的數位Rangefinder
那現階段,就只有M9可選
小弟是很期待 Cosina 或 EPSON 可以出一台尬 M9 的數位 RF
幾年前國外 RFF 一直有傳言 ZI 會有數位電子版的傳聞
但眼看下來,似乎近幾年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當然,同樣預算下,想要選擇數位相機時
如何考量 M9 或 D3x或1Ds之流
這也是會是一個唇槍熱戰的討論....
很感謝提供想法的網友們
不管正反任何意見,都很歡迎!
shaozhuohong wrote:
M9 肯定會推出后續機種,這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除非Leica關門了。
看到前輩提的這段
讓我想到....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小弟一樣
從 M8 一直等,等到 M8.2
後來 M9 出了後....
本來想買 M8 系列的想法完全刪除
而現在正在等幾年後 M9 可以降價到 15萬以下
或是新的 M9.2 or M10 出來......
其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蠻期待未來的數位 M 可以發展的越來越好
憂的是:數位徠卡M越來越是上流社會的數位相機
因為小弟一直有一個想法是:
以近年觀察M9(數位全幅RF)的現象來看
其精品包裝之行銷策略手法下,
很多的價值,似乎都是被徠卡這家公司所哄抬炒作起來的
而它老大哥也抓準了人的心態
越精品越貴的就是最好,所以一台全球第一台數位化全幅Leica M
就是有其 20-30萬的價值
說不定五年後,後續的機種會不會漲價到 50萬
也沒有人敢保證
不過就像 shaozhuohong前輩所說
一切都是資金的問題
如果買M9就如買泡麵一樣的輕鬆不痛不癢時
不管徠卡怎麼貴,包裝及行銷做的好時
沒有預算問題的客戶,一樣也會通通照單全收
甚至生產到供不應求也是有可能的
市場上一定要有另一個數位RF(全幅)產品研發出來
不能讓Leica在全幅數位RF上壟斷市場獨大
這樣子,整體的販售市場才能平衡
就像 Cosina 這家公司,一直扮演著不錯的好角色
期待它手下的 Zeiss 或是 Bessa 可以快來一台平價合理的全幅數位 Leica M!!
(ex: Epson rd1s 未來出現全幅機種,而且售價在合理可接受範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