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平移之後再估近/遠一點點呢?跳進RF才會覺得不少小技巧比起用DSRL / EVIL更有練習的實質需要啊!以前也覺得Leica好像什麼都很棒,用了才體會到限制不少,不過New M倒是讓一些問題變簡單了。不考慮更便利需求的工具,也不想用附加的輔助功能的話,可能就要靠自已(練習)了吧。
bert512235 wrote:RF對焦可換鏡相機據...(恕刪) bert512235 兄:這段歷史,就小弟認知倒不是這樣!攝影器材從對於貴族 帝王 自然寫生開始,從大型相機可以直接輸出大張照片,後來鏡頭光學越來越進步,可以容許影像放大,使得漸漸會較小成像系統。後面也才開始有報紙與記者這種職業產生,而過去相機器材也相當高價,往往只有少數人擁有與使用。當時leica創立時間點就是在世界大戰時期,主要概念就是能夠真正深入與隨手紀錄真實人文畫面,產生後面LEICA RF這種輕小易用產品,這裡也是因為在這近代光學與後面電子顯微鏡起源,大多自德國發展出來。因此,才可以做到這樣小畫面而具有相當解析紀錄能力。而LEICA推出這樣概念與產品,正好符合當時戰地記者需求,也使得後面記者群開始採用。NIKON後面崛起也是在於韓戰期間,這些日本廠商在二戰以前早就開始模仿德國器材與聘請德國工程師教導,使得後來記者在日本停留而發覺日本可以做便宜與素質不錯產品,再報導宣揚之後,記者發現可以有便宜而素質不錯方案。後面會開始走向SLR時代,基本上和<RF精密度/材質/操作感上>無關。RF測距精準度是來自有效基線與其他機械誤差,但是當時背景大部分使用RF並不是要求精準,而是可以舉手就可以拍到畫面,估焦與泛焦居多。很多LEICA迷對於LEICA印象是晚期,其實蠻多是偏離當初原本LEICA概念。會換到SLR,其實問題還是是先天RF缺失,視差 長焦等,記者群也越變越多樣,否則以當時NIKON RF銷路並沒有出現下降趨勢。當然後面LEICA也是不得不作SLR,只是時間點也晚上許多。這些也都是順應記者與攝影師需求,逼迫這些廠商得推動,甚至後面CANON也是在自動對焦發展時候,順應這樣而使得一大票記者群紛紛拋開當時作法保守的NIK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