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請問 Leica M9 數位化M型機的價值在哪?(以長期習慣拍攝底片M的角度來看)


Sunyata.C wrote:
好吧,以下是本人的心...(恕刪)


其實也不是誒..我只是覺得2種設計性向的東西不能混為比較,本來就是無解的

我也是有用canon 1D系列的.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用處

就像買老跑車那樣,感覺上是Zonda or GTR給不上的

也像我本身試拉小提琴的,我也沒有Del Gesu or Strad情節
我都有拉過,有的沒有甚麼樣,琴可以混為1談,因為他應付的需求是1樣的

Leica 也是有進步空間,如高ISO,更多畫素,連動框線的準度,等等
但是絕非是其他DSLR上的“標準“功能..Live View,連拍 等等等


Guarnerius wrote:

其實也不是誒..我只是覺得2種設計性向的東西不能混為比較,本來就是無解的

...

Leica 也是有進步空間,如高ISO,更多畫素,連動框線的準度,等等
但是絕非是其他DSLR上的“標準“功能..Live View,連拍 等等等


本人在第九頁,這些不是也都有說了,"理性的"說出M9目前最大的缺點噎

看樣子,"理性的缺點"看在"徠卡迷"眼裡,怎麼樣都不可能理性吧! 所以通常都是100%被無視的。所以應該很多人根本沒看見那一格落落長的M9批評文 沒關係,沒看到正好,不然又有得吵了。徠卡我愛你,本人是徠卡迷,徠卡永遠是對的。萬歲!

唉!! 只要說 Leica 一點點優點就被戴帽子
多點分享, 少些口水
這種文章讓它沉下去吧
我先說我不是捍衛隊的
也不是反對派的
單純想提問而已

S前輩前文所提到的M9缺點有三點
1.高ISO不佳
2.白平衡詭異
3.若無6Bit..很慘

後續似乎也沒人可以提出更有利的說法來反駁
代表S前輩所陳述的內容應該也頗具真實性

小弟比較有興趣的是

1.若用底片..哪款高ISO比較優的
我了解底片的顆粒感及數位的雜訊是不同的
我想問的是哪款底片比較優..小弟想嘗試看看
Ex:400TX...OK?

2.6Bit若影響甚大
不知是否有前輩可提供對照比較給我們這些後輩參考

以上..感謝

Sunyata.C wrote:
本人在第九頁,這些不...(恕刪)


這不算理性吧~
(理性)來說.....就是太貴了....
應該少個十萬的~

本人承認自己是徠卡迷M型數位反對派。這樣立場就很明確了。其實說穿了,說反對倒也不至於。就是M9還不很符合本人的期待啦。再加上對於LEICA後精品時代轉型很度爛這樣而已。本人真的也很希望M型數位機可以有一臺像樣的出來,真的很期待啦。

Geter wrote:
S前輩前文所提到的M9缺點有三點
1.高ISO不佳
2.白平衡詭異
3.若無6Bit..很慘


講一下本人心目中期待的M9數位機應該要改善上述三個重大缺點,其他的都沒改也沒差

1.期待M9的那塊感光元件,高ISO應該要有D3X的水準。
2.M9白平衡很爛似乎是沒救了。不過能改善一下是很不錯啦。以價位考量,期待M9白平衡應該要有D3X的水準。
3.現在M9對於邊角失光以及邊緣畫質問題,基本上會先透過6bit資訊後(或是從Menu中設定安裝的鏡頭為何之後),再用軟體補強的方式對產生的畫面改善及調整。因此沒6bit之下,然而又不去Menu設定安裝鏡頭時,邊角失光以及畫質問題色偏等等就會很嚴重。

Geter wrote:
小弟比較有興趣的是

1.若用底片..哪款高ISO比較優的
我了解底片的顆粒感及數位的雜訊是不同的
我想問的是哪款底片比較優..小弟想嘗試看看
Ex:400TX...OK?

2.6Bit若影響甚大
不知是否有前輩可提供對照比較給我們這些後輩參考


1. 400度的顆粒還不會太粗。但1600以上、3200以上的顆粒就會比較粗糙。能不能接受也是看個人。因為有人喜歡粗獷一點的味道。然而底片的粗獷顆粒跟數位高ISO的雜訊不一樣,這很難仔細說清楚。但也是個人喜好問題啦。數位的話高ISO一定要搭配降噪的功能,不然高ISO沒有意義。底片的話則不須降噪,因為粒子顆粒本身也是成像的環節一部份。至於接不接受得看個人喜好。

2. 因為M9現在不在本人身邊。找了一下網路上有關6bit顯像的例子。以下是接上副廠鏡頭有設定跟沒設定6bit的差別。剛才朋友傳給我的範例圖,為了公正起見,是從STEVE-PHOTOGRAPHY網站抓的。據說他測M9搭配副廠鏡頭或是沒有6bit鏡頭時,會把前後差距貼出來。有興趣可查一下STEVEHUFF網站。








orioccidental wrote:
這不算理性吧~
(理性)來說.....就是太貴了....
應該少個十萬的~


給您說聲:讚!

最理性的就是這個,若M9少個十來萬。那麼本人就可接受現在M9的那些缺點

如果各位有第三方軟體
可以到以下網站找找DNG照片
不過都是風景和低感度居多
http://kenrockwell.com/trips/2009-10/index.htm
畫質是很高(我相信是鏡頭較優異)
目前看到的高ISO檔只有NIKON D3s較為理想
1D4低光源也還是很勉強
Leica digital M的價格是集合各種高價因素於一身的結果
1.產量小 =>他的那塊kodak FF sensor跟canon 1Ds4或nikon d3x拿到的單價就差很多了。其他電子零件也差不多
2.人工貴 =>一些重要零組件,例如聯動測距器,調整需要大量人工裝配,調整,leica那些德國工人的薪水可能比你我都還高。如果外移到大陸 組裝成本應該可以便宜10倍,但又有誰會買大陸製的Leica呢?
3.品牌 =>大概有一些錢都花在旗艦店精美的裝潢上了

因此Leica M永遠都會比日系相機貴上許多,而且電子功能永遠比不上日系品牌(電子產品需要大量RD研發能力,Leica的規模遠小於日本廠商)
除非有一天leica破產,被郭董買下來,M10由台灣人設計 大陸代工製造
那這樣就可以看到一台3萬的digital M了 但這樣又有誰會買呢?

devilnd wrote:
Leica digi...(恕刪)



樓上的中肯!!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