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ahia wrote:真美小池兄中正紀念堂那張有點周邊失光是後製營造的還是鏡頭屬性? 謝謝P大。中正紀念堂那張是用Leica M240的vivid底片模式,周邊失光很明顯,我還把它調亮以減緩周邊失光。但若從原始無修改的DNG轉JPG來看,好像還是有些許的周邊失光:
小池 wrote:最近也入手Leica 21mm Super-Elmar-M f/ 3.4 ASPH....(恕刪) 恭喜入手新鏡21/3.4A 這顆鏡頭有很多癖性, 多拍就能慢慢體會以照片的邊角失光來說全開光圈最明顯, 縮光圈拍照在拍某些場景也是會遇到如果風景照片邊角有明顯失光現象(天空部份最明顯)我的習慣是拍 dng 然後使用 LR 補光補光方式是使用 LR 的漸層功能, 曝光度+1EV, 各自從邊角斜拉往中下 (曝光度根據失光多少可再微調)如此處理的方式最自然至於為什麼使用 M240 內建的 vivid底片模式會讓邊角失光更明顯?請小池兄使用 dng 在LR 將對比度及清晰度及鮮艷度分別拉高到+50以上, 看看邊角失光有沒有差異? 您就會了解所以然了
JFLI0325 wrote:恭喜入手新鏡 21/...(恕刪) 謝謝Jeff兄的回覆,學習甚多!您提到的LR補光真神奇,我從來都沒用過,下次來嘗試看看。還有就是邊角失光那張,我確實是用最大光圈拍的。正如Jeff兄所言,因為21/3.4最大光圈可能導致邊角失光,又因為M240的vivid film mode在處理時,就會把照片中比較暗 (或顏色比較深) 的部分更為強化 (顏色與對比),所以邊角就會有更明顯的失光了。不過有時候邊角失光我還蠻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