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C家機身 5D2前陣子入手M8....(雖然不是樓主想要入手的全幅M機)後來出國兩台都帶結果M8大都放旅館保險箱近拍不是M機的強項時間有限的拍攝也不是M機的強項昏暗環境手動快速對焦也不是M機的強項不過扣掉這些狀況以外我其實很愛拿M8出門拍照沒時間壓力的拍照過程著實是讓人愉悅享受的
顯然Leica的企業形象經營的相當成功Leica不跟現在的單眼競爭速度~功能~畫質專注於鏡頭跟形象的經營反而跳脫一般消費競爭一舉躍升精品等級為數位相機開創出一片新境界讓相機消費者能從理性購物變成感性消費也唯獨Leica才辦得到
看了最後這幾篇回覆,真的有感覺各位還沒有用心去了解M機M鏡拍攝的思維,又或是M機M鏡不太適合這幾位攝影愛好者..."時間有限的拍攝也不是M機的強項"(時間有限跟相機也有關係? 是每小時要拍400張跟每小時要拍4張的差別嗎? 法國巴黎學生運動進入最高潮的時候,布列松仍然每小時只拍攝四張照片, 機能來說的話, 的確不是強項, 但照片好壞的話, 我不覺的時間有限是他的弱項, 甚至跟什麼相機沒有關係)"昏暗環境手動快速對焦也不是M機的強項"(M鏡為什麼幾乎都有設計f1.4的光圈值呢? fast lens就是為了要讓攝影者在昏暗微光的環境下仍能以有限的自然光源達成拍攝的任務, 在這麼微光的狀態下, 攝影者必須了解距離跟景深的關係, 以減少對焦的失誤, 或是泛焦拍攝, 在不能或不適合使用flash的狀態下, 這才是他的強項)"Leica的東西就是for fun,真要拍好照片買一台性能夠的DSLR機會高很多。"(我很想回去布列松時代問問他們這群magnum攝影師對這句話的意見, 他們應該會有更好的答案...)我不對人, 但對這些字句所呈現出的觀念不是很贊同, 想要進來的人, 只有自己用心用了才知道適不適合!
neomax wrote:看了最後這幾篇回覆,...(恕刪) neomax大的見解說中了我的體會很多東西, 要使用一段時間才能有体悟的用了Leica才了解了為什麼M機要點測光, 為何要手動光圈環當你習慣時, (我的狀況) 比自動對焦快F1.4都可以看景深表對焦, 不用看觀景窗只要專心拿相機即可日本機像精美的瑞士刀無所不能德國的機子像是專用的廚刀選喜歡的就是了不管用哪個機子記得要花段時間練練還沒熟悉就不停換機很難再進入下個階段
neomax wrote:看了最後這幾篇回覆,...(恕刪) 不想引戰"時間有限的拍攝也不是M機的強項"(時間有限跟相機也有關係? 是每小時要拍400張跟每小時要拍4張的差別嗎? 法國巴黎學生運動進入最高潮的時候,布列松仍然每小時只拍攝四張照片, 機能來說的話, 的確不是強項, 但照片好壞的話, 我不覺的時間有限是他的弱項, 甚至跟什麼相機沒有關係)而您所提的"好照片"純屬個人修為還是您覺得~布列松拿CANON就拍不出好照片~布列松非要拿Leica才能拍出好照片這種導因為果的說法還須斟酌"昏暗環境手動快速對焦也不是M機的強項"(M鏡為什麼幾乎都有設計f1.4的光圈值呢? fast lens就是為了要讓攝影者在昏暗微光的環境下仍能以有限的自然光源達成拍攝的任務, 在這麼微光的狀態下, 攝影者必須了解距離跟景深的關係, 以減少對焦的失誤, 或是泛焦拍攝, 在不能或不適合使用flash的狀態下, 這才是他的強項)弱光環境的對焦跟RF對焦關連性小但是大光圈鏡頭的確可以提供較快速的快門速度大光圈鏡頭跟RF對焦無關跟成功率有關"Leica的東西就是for fun,真要拍好照片買一台性能夠的DSLR機會高很多。"(我很想回去布列松時代問問他們這群magnum攝影師對這句話的意見, 他們應該會有更好的答案...)沒錯!!!Leica相機的確好玩~有意思如果布列松大師的攝影主題不是我們熟知的人文紀實而是更需要準確性機身性能的主題我也很想問問布列松大師會選擇哪一台Leica是好相機或許更確實的說Leica的好是鏡頭工藝讓人驚艷RF對焦逐漸退出主流對焦系統Leica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RF對焦更讓人容易上手如今的新M系列可以LV就可以知道for fun是雙面刃Leica保守派所堅守的傳統一點一滴的慢慢朝主流市場靠攏for fun還能繼續for fun嗎Leica說穿了~還是想要繼續生存下去要生存就要有所改進如果不能把M系列打進主流消費市場只靠高消費族群來撐是很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