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由LEICA TL入門,該選R鏡、M鏡還是L鏡

剛入手Leica TL,多作生活及家庭記錄,想過配LEICA R 35/2.8, TL 23/2 或M 35/2,哪個會較適合LEICA新手呢? 手動對焦我是沒問題的,但希望可感受Leica的影像特色,否則我還是主力用Pen-F配假LEICA鏡…
2023-06-14 19:38 發佈
爽度是M鏡>R鏡>T鏡>Leica 認證鏡頭
但是Leica的通透感、立體感、空間感, 表面看起來卻不一定哪一個比較好, 也受不同拍攝者表現的影響

就像要學道地美語的爽度, 美國白人>美國黑人>西班牙裔美國人>美語說得很道地的菲律賓人
美語說得流利標準, 表面看起來卻不一定哪一個群體比較好, 也受不同人的語言表現的影響

爽度指豐富的內涵體驗!
有閒錢沒差當然選M鏡, 缺點是接上樓主的T 系統機身(是較小片幅), 焦距會改變
只追求Leica的通透感、立體感、空間感, 加上預算比較緊, 加上T 系統機身是較小片幅, 如何選擇比較不好說

Leica 35mm M鏡, 還有f1.4, 散景的爽度, 比f2.0高喲!
bond_007 wrote:
就像要學道地美語的爽度, 美國白人>美國黑人>西班牙裔美國人>美語說得很道地的菲律賓人
美語說得流利標準, 表面看起來卻不一定哪一個群體比較好, 也受不同人的語言表現的影響


西班牙腔英語聽起來最爽!
因為最爆笑

阿湯哥2017電影"美國製造"
阿湯哥運毒成功後,毒梟樂翻了, 立刻要阿湯哥運加倍
阿湯哥不從

毒梟立刻變臉說"Get it Foking Dern"
俗擱有力!
該片最經典台詞
"November Rain"
銳利度優先:選M,鏡後距決定了這個優勢
散景空間感優先:選R,同樣是鏡後距決定了這個優勢
Allegheny wrote:
銳利度優先:選M,鏡...(恕刪)


R鏡的話,鎖定35/2.8,第一代跟後兩代有明顯分別嗎?其次是重量,有沒有較輕巧的接環推介呢?嘗試用L-M接M-R再接R鏡,重量已幾乎等於我的X-H2s配35/F1.4。
ray412mm wrote:
R鏡的話,鎖定35/2.8


要拍出散景, 建議要f2, f1.4更好
f2.8比較不容易拍出散景
ray412mm
ray412mm 樓主

當然我知道1.4大光圈會更好,但絕不便宜,裁初效果下F2光圈還好,只要保值的話就考慮

2023-06-16 15:05
R鏡,比較便宜可以多買幾顆
ray412mm
ray412mm 樓主

想再了解一下,加拿大製和德國製的分別在哪?

2023-06-16 18:07
Allegheny

加製和德製的分別要看是哪一顆,有些純粹是因為時期不同,而從加製轉德製,有些是因為鏡片內部的冷杉黏合劑,加拿大不再提供了,原本的複雜結構無法再生產,只好把結構簡化並且轉回德國生產,例如R35 F2一代。

2023-06-17 8:20
既然選自動對焦機身, 還是用L鏡自動對焦吧。 我用TL-18/2.8, 35/1.4, 55-135
如果很喜歡M/R鏡頭(或者手上已經有),可以考慮Nikon Z6 + M to Z自動對焦轉接環。
如果眼力正常錢也不是問題, M機+M鏡頭, 聯動對焦。
以上三種我都在用, 聯動對焦眼力退化很少用, APSC也很少用,改用松下S1R+L口鏡頭(Leica, 松下, Sigma都有)。
mark1008 wrote:
既然選自動對焦機身,...(恕刪)


最初是想買Leica R6的,較喜歡機械機身和它的質感,但考慮到適用性,以及個人對鈦金屬色的喜好才選TL。是否自動對焦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影像質感。以前有過M43 的LEICA DG 25/1.4,很喜歡它拍出來的顏色和質感,所以才想進一步,用真正的LEICA鏡。

TL鏡是代工生產還是LEICA自家出品?
ray412mm wrote:
最初是想買Leica...(恕刪)

徠卡的自動對焦鏡(M4/3,L口)頭應該都是日本代工的吧, 我有很多個(包含大部份徠卡L口), 覺得能夠AF就夠了, 至於和M鏡頭的差別沒有機身和後期差別那麼大,機身來說我用松下和奧林巴斯的M4/3,徠卡 TL,SL,松下S1R , 鏡頭則各家都有, 松下, 奧巴,徠卡, 適馬都用(徠卡最多), 我大部份照片都會做後期, 最後如果不看資料, 自己也大部份分不出是哪家的機身和鏡頭拍的。
我手上有非常多的M口鏡頭, 都是過去20年玩手動徠卡留下的,現在都是轉接到Nikon Z和Sony E機身自動對焦,和徠卡鏡頭的配合,個人覺得Nikon比Sony好,M口素質好體積重量小,轉接還是可以玩一下(如果沒有鏡頭專門買來轉接就不值得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