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向防疫第一線的英雄們,致上最高的敬意,謝謝你們無畏的付出
-

TTARTISAN 前兩週突然的發表了這個大塊頭
還記得那天,我們也開始陷入危機,確診人數突破百位數
沒想到兩週後的日子,會是如此的翻天覆地
原先想多體驗個一陣子再來發發心得感想
但照目前的情勢,估計短時間內也不會改善
還是好好宅在家,發發開箱文吧

TTARTISAN這兩年憑藉著超高的C/P逐漸嶄露頭角
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了這個品牌
先前也曾在版上發了35mm跟75mm的一點小小心得,得到了還不錯的迴響
至於其他顆的心得嘛~等有時間再來寫吧
『開箱』銘匠光學 TTARTISAN 75mm f/1.25
『開箱』匠心獨具,銘匠光學 TTARTISAN 35mm f/1.4 Prototype
『開箱』放慢腳步再上市,銘匠光學 TTARTISAN 35MM F/1.4 正式版
如今 90mm f/1.25作為TTARTISAN名下的第7隻鏡頭,又帶來了什麼樣的驚喜呢?
90mm f/1.25乍看或許是前所未見規格
但其實在遙遠的歷史上,Leica曾做出了一顆90mm F/1.0這喪心病狂的規格
據說只造了10顆,該鏡為美軍客訂的軍用鏡
小弟也有幸曾目睹該鏡尊容

由於該鏡已屬歷史文物等級,無緣一見該鏡的實拍成像
相近焦段的,小弟倒是曾有過一隻也是相當罕見的鏡頭-Summarex 85mm F/1.5

雖然幾年前因故割愛給了友人
那如水墨畫般的散景,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看到TTARTISAN這個規格勾起了我的興趣,才有了這次的開箱

外盒一改了先前白色珠寶盒的樣子,相對較為簡樸洗練,不知道之後會不會都改採這樣的包裝

盒底印有公司相關資訊

熟悉的調焦工具

不過我手上的幾棵連動都算精準,還沒有使用到調焦工具的機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50mm f/0.95銀版之後,鏡頭上的字體有略微變更,較為方正了一點
我個人是滿喜歡這小細節的改變

相較其他兩顆的設計,鏡身設計也略有不同,更加具有侵略性
在使用上來說,阻尼感也相對重了些
不過這對這類超大光圈的鏡頭來說是件好事
阻尼感太輕的話很容易因呼吸或是身體的擺動,而影響了最終成像的精準度

鏡頭口徑來到了77mm,重量也足足來到了1公斤有餘

也因為如此,這次鏡頭底部配了一個腳架孔,減輕上腳架時接環的負擔以及增加穩定性

拿在手上,跟XCD 80mm F/1.9的手感極為相似

這次在鏡頭蓋方面,也有個驚喜的設計

將鏡頭蓋前方的螺紋旋開,就可以變成遮光罩了

然後再將螺紋旋入鏡頭前端即可
遮光罩內部有植絨,消光效果應該還不錯
雖然是個滿有趣的設計,但每次都還要轉來轉去,所以基本上我都沒有在使用遮光罩的XD

與SL2搭配起來,手感配重極佳

雖然是m接環的鏡頭
但考量到配重手感,以及大光圈精確對焦的需求
除了插上M10拍拍合體照之外,我平常是完全不會想在M機上使用這棵鏡頭就是了

這搭配手感,我...不太行

嘗試了一下能否涵蓋X1D的成像圈,嗯~黑邊滿重的

在A1上也達到不錯的平衡
身邊的機身都上機試了一輪後
考量到成像及防守震表現
還是在SL2最為平衡
所以這幾天的實拍都是用SL2拍的
由於剛入手不到幾天,且因為疫情的關係
也頂多是在上下班途中,或是生活周遭覓食、倒垃圾順邊拍一下的影像而已
其實也說不上什麼使用心得
就稍微看看參考參考看看囉
期待疫情控制後可以自由自在拍照的那一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同島一命,團結保持信心。」
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宅在家,
靜待黑夜的過去,
期待黎明的到來
Flickr
一些小小的分享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們,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