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个mobile01的帖子大概已经是7-8年前了,相片一直在拍,但是喜欢的越来越少,更不要说拿出来给别人看。
2018年底,我买了第一部徕卡(其实是第二部,第一部是2015年买的M3)M10-P和35mm summicorn。 刚刚入手徕卡的时候有些沮丧,因为使用习惯大大不同。我用了将近10年的DSLR,习惯了自动对焦。我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 “为了徕卡而徕卡”, 总想象自己是大师们照相的样子,可我能照出那些照片吗,对焦都是问题。整个2019年,工作不顺心,整个人看不透生活里不应该只有工作,我基本没有拍什么。 直到2020,这么特殊的年份,我开始拿起相机,试着继续拍照。
然而这一次我确实感觉到了不一样,徕卡不是那种让你按一下就是大片的相机,很简单,不可能。因为你一定要去思考要拍什么,在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提前准备好对焦,再去按下快门。起初我拼命练习zone focus,基本可以做到根据景深尺盲拍,可是还是看不到喜欢的照片。于是慢慢发觉,我的照片里没有故事和情绪,我只是拍到了某个瞬间而已,如果恰好那个瞬间有趣,那么照片就有趣,简单说,我没动脑子
于是再一次,我开始琢磨到底想要什么,现在出去拍,我只是想让照片里充满情绪。起初我单纯的认为要离的近,拍到人物的脸部表情,这就是有情绪,可慢慢我觉得自己又一次太肤浅了。人物的表情只是环境的一部分,很多摄影师也并没有去拍大头照。
2020年我拍了“很多”照片(其实可能也就几百张而已),相比2019的几十张,真的很多了。算一算手里的M10-P也用了两年了,现在的感受是越来越喜欢,有些爱不释手。对焦不再成为技术问题,而是用起来很顺手,虽然还是觉得拍的不好,但我现在开始享受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我开始重新喜欢拍照。
分享一些我的照片,好坏尽管评论,我自己心里有喜欢这些照片的理由,当然允许别人有不喜欢的理由,来这里是分享的,请大家多多指教
所有的照片都是在温哥华拍的,我在这里生活了10年,越来越喜欢这里,如果有人来玩,我可以做向导
2018年我刚刚拿到相机,主要想拍一些温哥华华人的生活,这是一个华人的public market

修表的人

去往China Town的路上,这个女士的气质很有特点,我用zone focus给她拍了一张

温哥华China Town,这个楼是世界上最窄的楼,其实很少有人会驻足看橱窗里的东西,这张也是zone focus

Richmond,文化周边的一个城,这座白建筑物是一百年前华工的宿舍,算是个博物馆,里面很多当时的文物,很有意思的看到两个人一起透过窗去看里面,明明边上有门可以进去的

Granville Island,温哥华的一个旅游景点,很多艺术品店和小商店,也算是一个景点。我拍了这三个兄弟,一样是zone focus

这个女士抱着狗很骄傲的样子很有意思,我抢拍到了

玩手机玩手机玩手机

温哥华downtown,滑板少年

温哥华downtown,滑板少年

温哥华downtown,滑板少年

温哥华downtown,滑板少年

2018年的圣诞节,商店的门上很old school的营业时间表

以上是2018年的我喜欢的照片,你可以看到,大部分用的zone focus。
2020年的第一次街拍,几个人在古董店门口

海边的人,他的衣服头发很吸引我

海边的女孩,虽然没有对准焦,但我喜欢最右边那个女孩的状态,年轻人身上永远有一种能量很吸引人

这张我其实在橱窗边等了很久,后来正好过来一个大叔,拍到了。比较不满意的就是总是感觉画面有点乱,也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偶遇了温哥华的摄影师Wendell Phillips,他允许我给他拍一张

剩下几张是我试着用照片表达情绪的,如果你没看到情绪,那就说明我照的不够好




就这么多吧,2020还有两个月,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总之希望大家健康,多拍好的照片,不要为工作压力所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