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

經手Leica快三個年頭,
還記得,從用了Canon好幾年要拍不拍的日子,
因為寶貝兒子的出生,跳槽到Sony+Zeiss 的懷抱!

用了快一年,鏡頭也陸陸續續買齊,都是定焦的Loxia+Batis,直到一次的偶遇,上網面交50mm焦段的鏡頭,一個退休老先生(大學教授),我胸前背著兒子,相約好在大潤發的餐廳試鏡,沒想到老師帶了7支鏡頭,(有三支是Leica),當時沒什麼感覺,專注在Zeiss Loxia 50mm的世界!(其實也是好鏡頭)

把玩一陣子,老師說了一句話:既然你都用手動對焦,為什麼不試試看Leica呢?

當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要命,Leica......
口袋要深啊.......沒有對這個品牌有特別的研究!

老師話夾子卻開了,要我試試看一個小皮套裡的小巧鏡頭,如果沒錯,記得應該是50mm Summilux,拍了幾張後,因為兒子在胸前手揮啊揮的,很怕把老師的鏡頭打到地上,趕緊買單,謝謝老師分享,快速離開!

幾天後,拍了拍新買的鏡頭,想到當時用了Leica,回頭看當時的照片比對,我說不出那種感覺,只覺得,那畫面好特別,立體,色調很不一樣!

直到幾個月後,忘不了那幾張大潤發餐廳角落照片的洗禮,入手了第一台二手M240,之後M6,M10-P,Monochrome CCD,鏡頭也來來去去的終於定下來,找到自己喜歡的色調!(後來發覺自己愛老鏡)

說實在話,繳了不少學費,尤其是鏡頭一來一往,損失的價格,直到現在自己拍M6,搞了個暗房,沖片,放相,都自己來!

上週假日,下午3點開始沖片,5捲,一轉眼到了凌晨3點,才搞出6張照片(其中15張沒達到自己想要的感覺),ILFORD的相紙又挺貴的,顯影停影定影藥水瀰漫了整個房間,才突然驚醒,覺得攝影這真的是一條不歸路........實在很膩,怒火未消,決定先休息一陣子!(大概是熬夜症候群外加浪費了好幾張相紙

隔天,出門時,還是莫名的習慣塞了一機兩鏡,備用電池,濾鏡......

看來,這輩子要脫離,難了!

不知道大家,喜歡Leica,使用Leica,真正心中的點,在哪裡呢?

我喜歡的是,Leica的精神,堅持,小巧,以及拿在手上的歷史脈絡油然而生,心情不好時,拿起相機會有一種踏實感,還有拍照最重要的不是設備,而是相機後面那個腦袋!(雖然這個腦袋還沒開竅...努力中)

不過當我決心換Leica的原因,是因為真的太討厭後製了.........太花時間,而且每次後製的照片自己都覺得假假的(技術很差),所以到現在幾乎都還是JPG!我好像深信拍照該處理的所有細節在按下快門前妥善運用

也希望大家能分享分享,為什麼,我們選Leica呢?

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

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
為什麼,我們會選Leica呢?
2019-07-23 0: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Leica
本人拙見

雖然還沒有領悟leica的真理,但至少手頭有一台二手收來的m9和35 f2.同時也有sony的a7系列。

感覺用leica更多的是在於“捨得”,捨棄其他的焦段,只專注於手頭一顆鏡頭能夠呈現出來的結果。
捨棄一些抓拍的場景(至少我的手動對焦速度完全比不上自動對焦的速度),更多的去等待一個時機的來臨,然後輕輕按下快門。可能這也是所謂的慢下來。

所以我一直把leica當練習機來用。 。 。 。在每天都會經過的場景裡試圖拍出一些新意。
可能是小弟我修行還是不到位,不像版內各位大大(比如烏大)能在任何場合下都用Leica。我出去旅行的時候還是會選擇sony的自動機+變焦鏡頭。 。 。 。
使用徠卡除了“結果“是享受,過程也是

小弟之前使用R8,到現在還是很難忘懷那種撥動過片桿那種手感,同期使用過Nikon FM2、F3與福倫達,那種過片的感覺完全不同層次,每按一張、過片,那就是種享受。可惜當時因為還是考量到費用問題,沒試過M系列,但就R系列已經如此,想必M應該更好吧
最近剛入手了Q,開始體會到Leica的迷人之處
目前世界上有名的攝影師
或多或少的都有拿過Leica
但我覺得 這樣的機身 造就的一個直接的美感
這個美感的名稱叫"距離"
RF相機先天上有個SLR所沒有的東西
就最近對焦距離在1M 這是SLR所沒有的限制
也是讓畫面可以達到一定的感受的距離

介紹你一本書,國外的人寫的
國內有人翻譯 有點硬
但可以歸類出你對作品的感覺

徠卡攝影美學 Leica Practicum
台灣翻譯作者也針對了自己對於攝影的概念
也出了一本書
可以找找~~~~
Titan PhotoStudio @ 視覺日記 http://titanliu.pixnet.net
請問你暗房的紅燈是專用燈嗎..
怎麼看起來這樣大顆又亮..不放遠一點嗎...
放大機放在小桌子上..感覺不是很穩...
其實一般的掃描機..掃上來細節就都沒了...
放像時過曝細節也都沒了..
放像時有時也是需要加減光的...
或是加慮鏡增加對比度..
相片看起來..白邊條有一點黃..
不知掃描問題或是翻拍問題..還是定影沒定夠時間..
相片的夾子有塑膠的..用木頭的有時會刮傷..
有無酸相簿可放..不然久了就退色變質..變黃..
請問你暗房的紅燈是專用燈嗎..(是的,專用燈)
怎麼看起來這樣大顆又亮..不放遠一點嗎...
放大機放在小桌子上..感覺不是很穩...(其實蠻穩的,因為空間的關係)
其實一般的掃描機..掃上來細節就都沒了...(沒有用掃描機)
放像時過曝細節也都沒了..
放像時有時也是需要加減光的...
或是加慮鏡增加對比度..
相片看起來..白邊條有一點黃..
不知掃描問題或是翻拍問題..還是定影沒定夠時間..(是翻拍的問題)
相片的夾子有塑膠的..用木頭的有時會刮傷..(好的)
有無酸相簿可放..不然久了就退色變質..變黃..(有用唷)

snailbluelife555 wrote:
經手Leica快三...(恕刪)


覺得逗趣吧




snailbluelife555 wrote:
上週假日,下午3點開始沖片,5捲,一轉眼到了凌晨3點,才搞出6張照片(其中15張沒達到自己想要的感覺),ILFORD的相紙又挺貴的orz,顯影停影定影藥水瀰漫了整個房間,才突然驚醒,覺得攝影這真的是一條不歸路........實在很膩,怒火未消,決定先休息一陣子!(大概是熬夜症候群外加浪費了好幾張相紙飛踢)...(恕刪)

底片之美在於親身體驗酸、甜、苦、辣
品嚐五味雜陳,才會有苦盡甘來的甜!

十年前才從學校的社團開始接觸暗房
事隔多年,現在很難得有時間自已沖卷了,
往往買一次藥水衝一卷就沒下一次了...
因為下一卷底片也不知道啥時才能拍完?
而藥水衝過一卷就報廢了...
說真的量不多的的話,玩自沖其實是蠻浪費!
生死只是件閒事
很棒的分享,我的M6在防潮箱躺很久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