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一台Leica膠片机,我對Leica不是很懂~我想問問,Leica M2、M3、M4 和M6有是麼功能上的不同?區別在哪裡?有沒有什麼比較詳細的資料和對比數據的參考網站呢?
kouunkai wrote:
我想買一台Leica...(恕刪)
可以參考LEICA WIKI


選購LEICA RF機種,其實要注意幾個觀念!
首先,他不是像SLR是直接從鏡頭取景與對焦,他本身等於是一個光學觀景窗做取景,再搭配一個窗口做三角測距。

這個窗口距離就是所謂基線長度,而乘於取景窗倍率就是有效基線長度,他是決定對焦精確度。
而長度越長,當然精確度越高,但是也相對會影響倍率較長,就不利於廣角使用,需要額外取景窗或眼鏡。
再來就是近距對焦與視差問題,也是因為不是直接用鏡頭看,所以近距會有偏差,對焦距離大多是較遠,一般廣角頂多到0.7m,ZM其他可以到0.5m。
TTL是近代使用,其實就只是在鏡後有個測光元件,可以配合使用A光圈先決模式,大概是M6 TTL後面機種。
只是按照LEICA設計概念與姿勢

您永遠應該是眼睛不斷觀察融入環境,相機只是幫把這個畫面紀錄下來,這也是RF機鏡整個設計概念。
測光只是一種輔助,只是身為一個使用者,其實本身應該習慣根據環境自己能估算曝光值。
或許應該先考量自己是否適合用RF。
zaurus wrote:
1 框線上的分別
m3 : 50 / 90 / 135 , 內廣角要用眼鏡版的鏡頭
m4/m4-2 : 35 / 50 / 90 / 135
m4-p : 28 / 35 / 50 / 75 / 90 / 135
m6 : 28 / 35 / 50 / 75 / 90 / 135
另外請留意m4和m4-2是德產,只有m4-p是加產
2 只有m6有內建測光錶, 另外m6主要分classic和ttl版
補充:
3. 自拍器
M3, M4 有自拍器. M6 沒有.
4.上片
M3 上片要先將片軸拿出, 底片裝上片軸, 再一起裝回機身.
M4, M6 片軸不必取出, 與 SLR 比較相近.
zaurus wrote:
1 框線上的分別
m3 : 50 / 90 / 135 , 內廣角要用眼鏡版的鏡頭
m4/m4-2 : 35 / 50 / 90 / 135
m4-p : 28 / 35 / 50 / 75 / 90 / 135
m6 : 28 / 35 / 50 / 75 / 90 / 135
另外請留意m4和m4-2是德產,只有m4-p是加產
2 只有m6有內建測光錶, 另外m6主要分classic和ttl版
sota919 wrote:
補充:
3. 自拍器
M3, M4 有自拍器. M6 沒有.
4.上片
M3 上片要先將片軸拿出, 底片裝上片軸, 再一起裝回機身.
M4, M6 片軸不必取出, 與 SLR 比較相近.
補充:
4.上片
M3 有"Rapid Load"改裝套件就可以用M4或M6的方式上片
5.觀景器放大倍率
M3 對焦最爽的也是M系最大的0.92倍 視野剛好配合內建的50/90/135框線和50mm鏡頭
M4/M4-2/M4-P 0.72倍 視野和框線配合35mm或28mm
M6 0.72倍和比較少有的0.85倍和0.58倍
6.過片和快門上弦
M3前期是需要撥動過片桿兩次讓底片進一格並將快門上弦
(就是所謂的M3 Double Stroke/DS 雙撥機)
M3後期改為只須撥動過片桿一次(M3 Single Stroke/SS)
M4 M6也只須撥動過片桿一次
不過M3DS雙撥機看起來比較麻煩 卻是M系相機中公認快門動作和過片最安靜的機型...

7.倒片
M3原始設計是沿用螺牙機的倒片旋鈕
M4以後改成斜置倒片曲柄的設計 倒卷底片比較輕鬆快速
不過M3也有外加的曲柄小套件 方便倒片...
8.快門速度
M3DS雙撥機前期快門是有
1,1/2,1/5,1/10,1/15,1/25,1/50,1/100,1/250,1/500,1/1000秒 和 B檔
M3DS雙撥機後期快門改為和其他品牌一樣的
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 和 B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