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新手進入Leica世界的幾個疑問…

小弟是Canon的User已有兩年多,從買下第一台DSLR至今,驚豔過兩次,一次是買下DSLR後傳至電腦上看照片的時候,一次是換了全幅機的時候。
到了最近,感覺目前手上擁有的機子、鏡頭,拍出來並不是所想要的,直到看到用Leica所拍出的一些照片,才發現這正是小弟所追求,無論是發色、畫質、攜帶性,於是就股起勇氣,決定踏入了更深的深淵…
目前決定要購入M9 + 價格較易入手的Summicron-M 1:2/50mm。

不過在踏入Leica世界之前,小弟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各位先進:
1. 小弟在興華拓展上體驗了連動測距系統,感覺起來是要起影像疊到最清晰就代表對到焦了…
不過重疊的地方似乎都是中間,如果想對焦對地方是在四週圍怎麼辦呢?是先對完焦在構圖嗎?
2. 關於鏡頭,看得有點霧薩薩。小弟在Canon沒有選擇50的焦段,但後來感覺到50好像是最剛好的,
爬了一些文章,35與50是Leica的經典!?小弟是想先由50開始玩起,但50又有好幾的版本,
不知哪個版本的50較優呢?價位的話,目前只能接受到Summicron-M 1:2/50mm這顆的價位。
3. 在興華拓展的相機說明上,M9-P多M9一個可完全相容1945年後的鏡頭,這點在M9上是否沒有呢?
因為有可能會玩老鏡,所以有這個考量在。
4. CCD可用的ISO是無法跟CMOS比的,那在夜間拍照時雜訊應該會蠻多的,但看了某些先進的照片,
微暗下的光源可以讓Leica更有味道,而且照片的質感很好,看不出雜訊,這與小弟理解的似乎有些差異~
2012-04-23 1:07 發佈
塵風霧境 wrote:
小弟是Canon的U...(恕刪)


1) 對..跟用5D2的爛單點1樣

2) 你說的Summicron-M 1:2/50mm..的價位.又是哪顆?你不先回應,無法回答..summicron 50/2 光大改款就大約有7次..不含其中的小version

3) m9 m9p 機械上完全相同.. 1945年以後裝不上的 Summicron Dr... 或裝上去會很爛的. LEICA 21mm f/4

4) noctilux + summilux 是你的解答

塵風霧境 wrote:
小弟是Canon的U...(恕刪)



首先要恭喜您終於要進入Leica的世界,小弟使用Leica M已經有超過20年的經驗,當然也同時在使用Nikon的單眼相機,不過不論日系的鏡頭如何的進步,Leica畫面所提供的那份感動,在135片幅的世界中,個人認為仍然是無可取代的。
目前除了使用MP之外,也同時擁有M9與M9-P在拍照,基本上M9與M9-P的機械規格與功能上是完全相同的,會再入手一台M9-P,完全是因為M9-P擁有Leica經典的銀色塗裝機身,這是吸引我的重點。
如果要入手第一顆Leica鏡頭,個人建議從35mm焦段入手,除了這是Leica最經典的一個焦段之外,適用範圍也是最廣的一個焦段。如果預算足夠的話,目前新版的Summilux-M 35mm f1.4 ASPH是最推薦的,不論是成像品質、銳利度都是最上乘的表現,但是在預算的限制下,Summicron-M 35mm f2.0 ASPH也是一顆非常優異的鏡頭。其實在Leica M的世界中,也不需要拘泥在新鏡的選擇,因為有太多過去的老鏡,會給您有不同的感動,像是Summicron-M 35mm f2.0 pre-ASPH(七枚玉),就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顆Leica老鏡。

塵風霧境 wrote:
小弟是Canon的U...(恕刪)


購買電子產品完全要看需求而定,如果一直猶豫在未來會推出更高規格的產品,那麼我相信即使到了下一代的M10,您還是會因為諸多因素而感到有所猶豫。以目前M9的1800萬CCD這樣的規格來看,已經完全符合一般的拍攝需求,畢竟以往的正片如果換算成目前數位相機的畫素,大約也只有1500萬,而負片的規格則僅有約800萬畫素而已。
不過M9的電子系統絕對不像是日系電子相機那麼便利,尤其是LCD的解析度,從我個人使用M8到目前的M9來看,我認為是最差的一個環節。有關您提到的對焦問題,只要針對拍攝物體完成合焦之後,在同一個焦平面平行的移動,是不會影響到原本的對焦,這點應該與一般使用單眼相機的單點對焦使用方式是相同的。
首先,感謝各位先進們的解惑

回覆 Guarnerius
目前在鏡頭上的預算大約8萬元以下,不過看了看目前興華上列出的鏡頭,似乎買不到什麼東西,也不知在這個價位上可以買到哪顆較優質的老鏡,還請先進指點

回覆 Marty Kao
感謝您的回覆!
小弟是Canon的User時,擁有過16-35LII,大概知道35mm是什麼樣的焦段,只是個人感覺上好像有點廣了,所以在往Leica的路上才想換個50mm拍拍看。老實說您提到兩顆新的35mm鏡頭,都超出了小弟目前的預算,如果要換上這兩顆其中之一,恐怕進入Leica世界的計劃得等到年底了
關於老鏡的部份,小弟正苦腦著~
1. 老鏡的成相、價格資訊還挺難找的。
2. 不清楚哪裡有專售Leica老鏡的店家。
3. 如果要買老鏡,不知道該注意哪些細節。
還請您多指點,謝謝

LCD與對焦的部份,小弟之前是5D的User,所以也是只有中央對焦點能夠使用,也是得平行移動構圖。
在光圈、快門、ISO掌控的部份是用M模式,除了還得再加個手動對焦外(考驗小弟所剩無幾的視力…),
對於小弟來說,應該是不太會有適應上的問題^^

塵風霧境 wrote:
首先,感謝各位先進們...(恕刪)


其實二手鏡頭在網路的流通非常廣泛的,如果以您的預算來看,七枚玉目前行情大約在7萬左右,35mm 2.0ASPH二手價格也大約落在8-8.5萬元。至於比較不建議50mm焦段,主要還是在一機一鏡的考量下,適用性沒有35mm焦段來得好用。
至於購買二手鏡頭,對焦與光圈環的順暢度,以及鏡片的品質則是重點,當然有些人也會考慮到鏡身的美觀度,但是以實用性來說,前面兩者是購買二手鏡頭比較重要的因素,而且現在又有數位機身,可以立即觀看成像的品質。
如果您真的比較鍾情50mm焦段,現行版的50mm f2.0會是最理想的選擇,這顆鏡頭的以價格與成像品質來說,CP值是非常的高。但是要講到色彩飽和度與銳利度來說,1.4ASPH則是首選,但是我個人並不喜歡這支鏡頭的感覺,因為飽和度太高了。50mm焦段的老鏡,個人比較推薦50mm f1.4 ASPH前一代的版本,那支鏡頭拍攝的畫面相當柔順,而且具有極高的通透度,二手價格應該也會在您的預算之內,只是台灣二手市場的能見度不高。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提供您一些參考。

塵風霧境 wrote:
小弟是Canon的U...(恕刪)


個人覺得
與其買一顆很貴很貴的Leica新鏡
不如多買幾顆老鏡來玩玩(不一定要侷限於Leica)
很多L39或它廠M環也蠻有特色且實用
順便熟悉陌生的系統

預算有限的話
50mm可以先買縮頭50/2來玩
summitar版本最常見..便宜又好用(萬初就有)
但大多有擦拭痕..
缺點大概就是對焦距離最近只有1m

35mm
可以買福倫達的35/1.2II
或Zeiss Biogon 35/2
日後膩了~~脫手也不會太傷~~留著當備鏡也沒甚麼損失
當然七枚有預算買的話也蠻推薦的(個人也是很哈)

等預算足了或是等到好價格
再購入心儀的35/1.4 ASPH..50 Noctilux

窮人小小的建議
回覆 Marty Kao:
感謝您的建議,小弟還有一兩個問題不懂,須要再請教您~~
1. 小弟也喜歡M9-P的外殼,不知能不能先入手M9之後再升級至M9-P?不太曉得升級的價格,Detail的部份可能要問店家比較知道,但還是想先做好功課^^"
2. 您提到七枚玉的部份,指的是什麼意思?是興華拓展上的光學結構 7片/5群嗎?
3. 看到許多人都會問鏡頭的序號,這個似乎是表示什麼時候生產的?為什麼要在意這個呢?可以分出是第幾版嗎?
4. 賣家在文章中有提到哪一國製的,比如德、加版,對於鏡頭而言,有什麼差異呢?
5. 看Leica大多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落在0.7~1m,這對於35或50mm來說,若有時想近拍的話,會不會有點太遠了呢?

對於Leica,小弟還有太多的不懂之處,還請您再指教一番,感謝><


回覆 Geter:
小弟也是有在看副廠的鏡頭,只是現在Leica的鏡頭本身就已經搞不定了(哪顆是哪顆都不知道 囧),
所以暫時只先提問原廠的部份,您提供的鏡頭資訊,小弟會一一去比較的,謝謝^^

另外,小弟想問,台北是否有賣二手鏡且有店面的店家呢?
M9比較實用,差價可以等來買鏡頭,可以考慮二手50F1,4

塵風霧境 wrote:
回覆 Marty K...(恕刪)


您好:有關您提出的幾個問題,小弟概略的為您做個解答。

1.M9-P與M9在外觀上的差異,如果以黑機來說,只差了機頂的部份,不過在銀機方面,除了機頂不同之外,烤漆的顏色以及機身蒙皮都不同,M9-P是Leica傳統銀色搭配上粗荔枝皮,而m9則為鐵灰色加上類似MP的細顆粒蒙皮,因此在外觀升級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原廠真的能夠升級,價格應該會比直接入手M9-P要高出許多。另一個差異,就是M9-P的LCD鏡面是採用藍寶石玻璃材質,因此在抗刮與防撞方面,要比M9的一般玻璃鏡面材質要好。

2.六枚玉、七枚玉、八枚玉都是指當年Summicron-M 35mm f2.0的暱稱,只要是指鏡組的設計。Leica最經典的35mm焦段,第一代Summicron為八片鏡組設計,於1958年推出,這顆鏡頭的調性非常鬆軟,適合拍攝黑白照片,由於日本人非常喜愛這種成像的調調,因此被炒作出非常高的價格。1969年生產的第二代Summicron,鏡組只有六片,因此稱為六枚玉,個人認為這顆鏡頭的表現只算是中上水準。1979年第三代Summicron的七片鏡組設計,稱之為七枚玉,也被稱為pre-ASPH,由於這顆鏡頭的設計與鍍膜,介乎Leica古典與現代之間的設計,因此在成像方面兼具了老鏡柔順的味道,但是卻同時也擁有現代鏡頭銳利的畫質,是我個人最喜歡的35mm焦段。至於目前所販售的Summicron,是1996年所推出的產品,則加入了ASPH非球面的設計,因此成像品質大幅躍進,同時也有極強的抗耀光性,以成像品質來說,已經非常接近Summilux-M 35mm f1.4 ASPH。其實我喜歡七枚玉的另一的原因,就是其散景的風格,雖然在全開光圈的時候會產生些許像差,但是在不同光圈所呈現出的迷人散景,絕對會令人愛不釋手。

3.鏡頭序號與機身序號的確是可以知道是哪個年份所生產的產品,對於購買全新品來說,這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當然有些人也會想要選擇一組較好的序號,這個現象在紀念機的身上尤為明顯。對於購買老鏡來說,從序號可以得知其生產年代,同一個世代的鏡頭,大家當然都希望找到越新的東西是最好的。當然,老鏡的品像,也取決於使用者的使用與保養狀況而定,所以對我來說,序號並不會佔有絕對的意義。(序號與生產年份,可從Leica官方推出的手冊來進行比對,目前Leica手冊只進行到第七版的編修,所以有些新鏡與數位化產品,並沒有在目前的七版手冊中)

4.以往許多Leica的銘鏡都有分加拿大製與德國製兩種,由於加拿大生產的螢石品質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Leica的一些高品質鏡頭,都會選用加拿大所生產的鏡片,像是經典的Noctilux-M 50mm f1.0,就是在加拿大製造。而上述的七枚玉,當時也有加拿大與德國製兩種,鏡組設計與鍍膜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生產地不同。但是在我使用過這支鏡頭的經驗中(因為我同時擁有加鏡與德鏡),七枚玉我反而認為德鏡的成像品質要比加鏡來得好,但是畢竟這都不是全新的鏡頭,所以其中的變數也會比較多,不過這樣的差異是非常小的。

5.所有Leica鏡頭的最小對焦距離,可能都無法跟目前的單眼相機相比,如果想要拍攝近物,因該要選擇擁有Macro設計的鏡頭,現行的M鏡中有Macro-Set-M 90mm f4.0可以選擇。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