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eica M6 - Kodak Portra 400VC @ F1.4 - F2.0 ]
昏暗的環境下使用f1.4,高光的部份很容易出現耀光的Leica glow,以上面這張照片來說,可以注意左上方的燈的耀光,燈源外又包了一層橘色的光,下方海報上人物的臉也呈現微微過曝,因為這些四處亂竄的光,會把整個畫面打散,讓線條暈開,一切變得朦朦朧朧,像是小酌了幾杯意識清醒視線模糊時的世界,腦袋知道眼前物品屬於真實,但視線卻拼湊不出清楚的畫面。

[ Leica M6 - Fujifilm Proplus II @ F1.4 ]
利用萊卡聖光來拍人像,也是有趣的實驗,當人物皮膚白皙,屬於高光時,能拍攝出柔焦的人物照,不用後製修圖就能交出一張粉嫩的皮膚,這1960年發明的光學美肌模式,也算是跟得上時代的鏡頭吧,哈哈!

[ Leica M6 - Kodak Portra 400VC @ F1.4-F2 ]
大光圈f1.4時會有暗角,就是畫面四個角落比較暗的效果,可用來強化主題,而暗角在f2.0減緩,f2.8後幾乎不見。另外可以注意到白色羽毛的過曝也屬於萊卡聖光

[ Leica M6 - Kodak Color Plus 200 @ F? ]
每顆鏡頭都有他的弱點,而玩老鏡最大的弱點就是光源直射的耀光,光斑十分醜,無法抑制的整個爆開來,畢竟在五十年前哪有奈米鍍膜,撇開這個缺點不論,老鏡頭很有有個性,能拍出不同風味的相片,不像現代鏡頭,一昧追求畫面的利,顏色的飽和,結果每顆都像兄弟一樣所差無幾。

[ Leica M6 - Kodak Color Plus 200 @ F5.6 - F8 ]
青春..喔不對,縮光圈無敵阿!!! 光圈到f4之後,鏡頭好像變了個樣,色彩線條都很扎實。

[ Leica M6 - Fujifilm Superia XTRA 400 @ F? ]
縮光圈之後,成象扎實,搭配上底片顏色真實的特性,記錄的生活影像彷彿時光重現。

[Leica M6 - Ferrania Solaris 400 @ F(?) ]
散景(Bokeh)的部份,有著Leica 35mm良好的血統,綿密的形狀與平順細膩的過度,左上方背景的樹葉有著綿密的特性,而鐵鍊的由近到遠可以看出清楚到模糊的平順過度。

[Leica M6 - Kodak TMAX 400 @ F(?) ]
很推前輩推崇summilux 35mm f1.4的黑白表現,因為本身對於黑白涉略有限,也只能從相片的喜愛程度來說明。對焦點在南瓜十分清楚,左上方的燈,出現了萊卡聖光,可以注意手部的動作,清楚到模糊很平順細膩,右後方出現了點狀散景(Ten Bokeh),不過我喜歡這張照片不是因為鏡頭所呈現的特性,而是忠實紀錄了萬聖節活動的場景,這張照片是很好的觸媒,牽引出回憶裡更多的畫面。

[ Leica M6 - Kodak TMAX 400 Pushed to 1600 @ F(?) ]
這張是過年團圓時,吃完飯後還沒收拾拍的照片,大家已經開心的去喝茶聊天,小朋友去打電動,這張照片的時間是活動的分歧點,看到照片想起快樂的團聚時光,不論是前幾分鐘的大魚大肉,或是後幾個小時的把酒狂歡。

[ Leica M6 - Kodak TMAX 400 Pushed to 1600 @ F(?) ]
已經越來越少打牌了,年度重頭戲當然要留念

[Leica M6 - Kodak ? @ F1.4 ]
這張相片只是在路邊買小吃,但因為出現萊卡聖光讓畫面柔軟了,拍起來像是在電影中住在繁華市場的女生,不經意的隨手拍攝,卻能引發自以為是的想像,哈。

[Leica M6 - Kodak ? @ F1.4 ]
看了上面幾張,能了解黑白有抓住時間味道特性,他去除了色彩紛擾,能讓人能更集中在情感的元素,如同前面所說,summilux 35mm f1.4大光圈會出現耀光,讓畫面呈現懷舊的味道,拍黑白在適當不過,讓照片彷彿回到了舊時光,一切朦朦朧朧,帶點虛無飄渺的氛圍。
其他參考連結
文章:
kenrockwell.com-LEICA 35mm f/1.4 SUMMILUX (1960-1995)
Leica Summilux-M 1:1.4/35mm pre ASPH ─ 一鏡道盡M35的風華
Jay's 映像、印象-Summilux 35mm 1.4 pre-asph
散景 (Bokeh) 的矇矓之美
相片:
我的Leica summilux 35mm f1.4 pre-asph相本
Summilux 35mm/f1.4 (early model)
Summilux-M 35mm/f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