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一直以來,我對部分民俗廟會都會出現的八家將陣頭奇妙的彩繪風格與行進步法很感興趣,是很鮮明強烈的民俗文化象徵,因此看到了這樣的明信片,一下子就買下了幾張,今晨把祂組合起來,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這些明信片在一般觀光景點有售,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把八家將以及諸位神明的特徵都表現出來,像是春夏秋冬四大神以及范謝柳甘四位將軍,就各有各自的特徵,很有意思,我很好奇這其中的典故,如果朋友們有興趣,也可以提供相關的故事給我。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準備好工具(美工刀、鐵尺、切割板)今天先要作的是神仙系列的關公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先把關公的輪廓切割下來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依照折疊線進行拗折,大致的輪廓就出現了,這時還沒裝上左右手。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再把左右手接上,右手握青龍偃月刀

噹~噹~ 完成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一身忠肝義膽的關公,就這麼完成了
台灣民俗明信片- 神仙系列之關公與八家將系列

2008-03-23 14:46 發佈
另外補充一下八家將的部分:

走在八家將陣頭之前的有:
1. 什役:也稱使役,即雜役,俗稱『挑刑具者』。專責肩挑八家將所使用的各種小刑具或法器,最多有三十六項(三十六刑具);扮演者可化裝亦可不化裝,通常他是全陣的靈魂人物,行止舞演都由他以刑具的聲響來指揮;其位在陣前第一位。

2. 文差:文差『陳將軍』,位在陣右屬小差角色,外手持扇,內手執令牌,專接主神之令。

3. 武差:武差『劉將軍』,位在陣左屬小差角色,與文差合稱『文武差』,外手持扇,內手執令旗,專門傳令,文差可視作為現代『傳令兵』的角色,他們裝扮的最大特色,在於虎皮紋黃衣的服飾,通常都是由孩童(年紀輕者)裝扮。

再來是:

甘、柳、謝、范四大將軍~

1. 甘爺:即『甘將軍』,俗稱『陰陽仔』,位在陣左武差之後,外手持扇,內手執戒棍,俗稱『板批』,即繫鈴的半邊竹節;其臉譜通常畫作『紅黑陰陽目』。

2. 柳爺:即『柳將軍』,俗稱『三角仔』,位在陣右文差之後,手執法器與甘爺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其臉譜一般畫作『章魚足形目』。甘柳二爺俗稱『頭排』。


3. 謝爺:有時亦稱『捉神』謝必安,又稱大爺或七爺、高爺或者白無常;頭戴長方帽,上寫『一見大吉』,臉畫『白底蝙蝠面』,吐長舌,穿白袍,外手持白扇,內手拿魚枷,個子高大,通常是由高個子扮演,位在陣左甘爺之後。

4. 范爺:亦稱『拿神』范無救,又稱二爺或八爺、矮爺或者黑無常;頭戴短方帽,臉畫『黑底潑猴面』,穿黑袍或藍袍,外手持黑扇,內手持方牌,上寫『善惡分明』,個子通常矮胖,其位在陣右柳爺之後。


甘柳謝范俗稱『四大將軍』或『四大將』,四人為八家將之主角。


再來是:
春、夏、秋、冬四大神
5. 春神:『何將軍』著白袍,畫龍面(蓮),俗稱蓮花面,外手持扇,內手執花籃,意在潑醒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左謝爺之後。

6. 夏神:『張將軍』著紅袍,畫龜面(梅),外手持扇,內手執火盆,意在烙燒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右范爺之後。


7. 秋神:『徐將軍』著青袍,畫鳥面(竹),外手持扇,內手執金光鎚,意在敲打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左春神之後。

8. 冬神:『曹將軍』著黑袍,畫虎面(菊),俗稱葫蘆面,外手持扇,內手執毒蛇,意在嚇拷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右夏神之後。


最後,走在八將陣頭後面的是:
1. 文判:『文判官』,著官服,右手拿毛筆,左手執『生死簿』,係口供的記錄者,位在陣左殿後。

2. 武判:『武判官』,亦著官服,手持『金間金隹』,俗稱『九層鞭』一種樣子像鞭有四稜,也稱做『簡』;是罪犯的收押者位在陣右殿後;與文判合稱『文武判』,在地位上他們是八家將中地位最高者,但實際上在八家將的角色當中,則可有可無

每個人有不同的表情、面相,手上拿的也不一樣,查過資料之後,各有各的典故,我覺得很有意思。

(以上介紹的文字資料,來自Yahoo知識的淘氣小喵咪~湘兒~)
同文發表在:FQ世界 http://www.gogococonut.blogspot.com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