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uyutw wrote:所以說很怪,疑假...(恕刪) 看起來是有這種東西的.https://en.numista.com/catalogue/pieces4100.html應是各省督造.七錢二分.真.假?
來聊 wrote:我家有個清朝的龍銀,不在我身上,我記得沒有寫英文,你的滿朝比較進步,還有印英文字...(恕刪) 清朝後期已經有引進國外的製幣技術,且部分錢幣有請國外設計師設計有段時期清朝中外貿易頗頻繁,所以錢幣上會印有英文字很正常以下是我收藏的兩枚大清銅幣為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制錢十文,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製造地名,我這兩枚上面印的“甯”通“寧”,為江寧(今南京市)的簡稱。錢幣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製造年份。邊緣中間分別"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由上兩枚錢幣的圖片可看出,就算是同一個地方的造幣廠製作,於不同年份製造,可能因製幣板模做了變更調整,蟠龍的圖案細節也會有些不同,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