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字要寫的好,掌握書法筆畫是必要的。古人歸納楷書的基本筆畫和這些筆畫的寫法有八種:側(點)、勒(橫)、努(直)、趯(勾)、策(仰橫)、掠(長撇)、啄(短撇)、磔(捺)。而「永」字涵蓋楷書的所有筆法,人稱「永字八法」。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B8%E5%AD%97%E5%85%AB%E6%B3%95

但因為鋼筆及書法本身在用筆工具上性質有極大的差異,故鋼筆書法無法全然套用書法的運筆技巧。在執筆上,鋼筆無法懸腕書寫,應將肘貼於書寫桌面上。而握筆方法即與握鉛筆、原子筆方法同,以手指握按於筆桿上,指實掌虛。指實,會讓精神專注於筆尖;掌虛,手腕靈活運用才能運筆自如,達到筆觸上的變化。
在運筆上,有三個基本的重點:

一、輕重感:字若寫的方方正正、筆畫呆板,即顯得無生命力。筆畫輕,顯得飄逸秀氣。筆畫重,則顯得沉穩踏實。若是兩者能巧妙結合,能展現字的藝術感及表現力。一般在起筆及收筆時力道稍重,而運筆過程較輕。寫點時,要先輕而重;寫撇及捺時,要先重而輕。但重起及重收的運筆是套用在正規的楷書上,若書寫者本身善長的是其他類型的字體,則在起筆及收筆會有較多種不同的變化,較能展現活潑的韻味,如圖所示。

二、快慢感:每一筆畫的快慢節奏皆不相同,有如音樂中節奏的變化。有些人會誤會楷書、行書、草書即是速度上之差別,其實不然。行書與草書的本質並非”快”,而是書寫者運筆時更熟悉運筆速度之快慢,而達到隨心所欲、行雲流水之境界。一般來說,落筆處慢,運筆過渡處則快。字的筆畫少時,試著把運筆速度放慢,使字沉穩、結構紮實;筆畫多的字筆畫要放輕,並注意筆畫的間距。
三、字「氣」的連貫:這其中包含了筆畫間的連貫及字與字之間氣的連貫。楷書對這點比較不要求,但相對的,行、草書這點就非常重要了!字要活,則筆畫不能彼此獨立,好似互不相干。雖然這一筆到下一筆之間,在線條上無連續,但是在運筆的過程,手(筆)要做到筆畫間及字跟字之間是連續的,筆畫間隱含一條互相關聯呼應的軌跡,也就是點畫間含著形斷意不斷的筆勢,即”筆斷意連”。 書法字最巧妙之處即在於字與字之間流動的氣息,能顯現書寫著的神采氣勢。 如圖畫紅圈處即為該意。

FB粉絲專頁,請搜"TIBI BAR 提筆吧 鋼筆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