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Agent 16吋開箱

好久沒寫棍子的開箱文了,原本以為EKA、Monadock、ASP三大品牌的機械鎖定棍至少都擁有過一隻以上,以後應該沒啥棍子好收好寫的,不過在這個資本主義盛行的世界,廠商哪有那麼容易就放過消費者的,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回讓我再度想寫開箱文的並不是遠在天邊的三大品牌出的哪款新產品,而是只隔一條台灣海峽的左岸產品,那就是這回要介紹的PAUL Agent 16吋!

左岸的棍子其實我很久以前就買過不少,像甚麼螞蟻、野人谷、GAS、狐狸等等,不過那都是因為捨不得拿三大品牌的下來用,因此就買了價格便宜、品質尚可但品相較為粗糙的左岸貨來「用」,其實也沒真的用過半次,但想練習快速出收棍與套路時拿來用力操倒是一點也不心疼,有朋友想跟我凹棍子我也是送人不手軟,算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好東西。但當時我對左岸貨的感覺就是能勘粗用的便宜貨,除了少數有特色的棍子外,我是完全不動「蒐藏」的念頭的,這回看到PAUL Agent 16吋的消息出來時,我雖然看了覺得很有興趣,也動念想要買一根,但只是純粹想買來滿足好奇心,打從心裡沒把它當成一個可以蒐藏的精品看待,想說也許入手後滿足了好奇心之後,也許就便宜賣、甚至是送朋友吧!

不過等我入手之後,我才發現我大大地錯了、而且是錯得離譜,這棍子真的是不錯,而且品質品相堪稱是精品等級,讓我大大地對左岸產品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究竟有多好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會吸引我買這根棍子的主因,主要是看上他的短小精悍重量又輕,整個就是很低調又好攜帶,雖然我早就沒有隨身帶棍子了,但我對棍子的體認,從一開始要夠長夠粗夠分量,外加上顏色夠顯眼(亮銀色甚至是鍍金),這樣出棍後才有足夠的魄力看看能不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不過當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後,我覺得與其大辣辣地出棍裝得一副「色厲內荏」的兇樣唬人,不如和顏悅色隱藏爪牙備而不用,能和則和,但一旦要用則出奇不意、一擊必中這才厲害。也因此我對棍子的喜好就從又粗又長又重的大棍子轉移到輕便短小好攜帶的小棍子身上。而這PAUL Agent主打的兩大特色一是全長16吋、收攏時更只有165mm的超短尺寸,二是中間與握柄採用鋁合金材質、只有170g的超輕重量,這兩大特色很符合我現階段對棍子的要求,而且價格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內,因此就敗下去了。

收到貨後拆開外箱後倒是讓我吃了一驚,這包裝讓我不禁莞爾,實在是挺像我常去五金行買的銑刀或大型穴鑽一樣,採用的是不透明灰色塑膠盒包裝,乍看之下頗有高級加工機刀具的風格,對我來說挺有種莫名的認同感的。拉開塑膠盒上蓋後發現下蓋上端還很體貼的塞了快高密度泡棉來固定棍身,難怪剛才搖了搖盒子都沒發出聲響。內容物就棍子本體以及一小包配件,配件包裏頭有備用鋼卡、備用鋼卡用六角螺絲、六角板手以及打擊頭&尾蓋備用O環各一,其實棍子這種東西構造簡單,小零件幾乎沒有遺失的可能,整把丟掉的可能性還比較大,原廠附這些東西可說是誠意滿點了。總之包裝我很滿意,雖然按照我的習慣是不太可能再把棍子收回包裝盒中,但依然可以拿那個包裝盒來裝其他物品。






之後拿起本體,第一印象居然是「這是棍子嗎?」,第一是因為太輕了,170g的重量比過去我擁有過的16吋棍子:如ASP Agent的230g、Monadock 16吋的470g輕上許多,跟一隻智慧手機差不多一樣重,真沒想到棍子居然會有跟手機一樣重的一天。第二是因為外觀太細緻精巧了些,消光黑陽極處理的鋁合金握柄加上精密細緻的車削加工,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哪間大廠出的2AA手電筒,大小重量外觀都很有高檔手電筒的味道,充滿著高科技的設計感。全金屬的握柄我是第二次接觸到,第一次是ASP Agent 16吋,上頭的止滑溝車得很細、觸感很滑順舒服,但止滑、防手汗效果我一直頗存懷疑,只是我是純蒐藏派,因此也沒特別做啥測試。但這PAUL Agent的止滑溝很有意思,其實不太像「溝」,而是車出一圈圈、一排排很整齊的止滑「粒」,止滑防手汗的效果很好,握在手中很札實、很能夠體會到它的存在感。



16吋的短棍都是為了攜帶方便而生的,有些16吋短棍不付套子,而直接採背夾讓使用者可以別在腰帶、口袋或任何他認為方便的地方,這PAUL特工也是只有背夾、沒付套子。這背夾很有特色,它的彈性很強、可以穩固地夾在腰帶口袋等處,背夾與握柄的結合方式很有意思,背夾根部的C型夾直接夾在握柄上的一處凹槽,結合的非常精密緊固,以加工技術的眼光來看真是一種享受。在握持的時候這個背夾也還不算札手礙事,若把背夾上的內凹處當作指凹,握持的時候將小指、或是無名指的第二指節扣在上頭的話,握起來不但舒服多了,這個背夾還可以兼具防脫手的功能,算是一兼二顧。

接著就來個開箱第一甩,不過很糗的是甩了四五次、換了三種手法才將棍身甩出來,可能是新品的鋼卡比較緊吧!也有可能是因為握柄短,讓它在出棍的時候比較沒辦法用發短勁的手法手腕抖一下就出棍,得用傳統的、先把握棍的手舉高、再用力向下揮的手法才能確實出棍。出棍後揮舞了一陣,覺得不愧是170g等級的輕量化棍子,揮起來十分地輕快,這種短棍子就是要快!它不適合先甩出來威嚇人,因為它的尺寸造型太精緻可愛了,沒辦法給人威脅感,要就瞬間從腰帶取下→瞬間甩出→瞬間解決狀況(或被狀況解決),這一切講究的是速度與奇襲,真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呀!雖然我已經是只收棍不帶棍了,但就棍論棍,這樣的輕快迅捷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那太輕的棍子會不會沒有威力呢?這個問題卻恰好被它自身的輕量化設計給解決了,原來這PAUL特工,它的打擊頭與第一節採用的是cr12mov鋼材,第二節的材質是7075鋁合金,握柄的材質是6061鋁合金,因前端較重因此重心位置是在打擊頭那端往握柄方向約19cm處,也就是說在全長40cm的中央略偏頭的位置,跟大部分棍子的重心較偏握柄不太一樣。一般棍子由於三節都是鋼鐵、整體重量偏重,若重心太過偏頭,則頭重腳輕揮舞起來威力有餘靈活不足、且手腕部肌肉負擔重。而這PAUL特工重心雖然較偏頭,但因為整體重量輕,因此這樣的重心配置可以讓它在威力與靈活兩者當中取得良好平衡,真是不錯。



玩了一陣子之後就收棍了,這回一樣可能是新品比較緊,另一方面它的鎖定蠻札實的!跑去陽台用力敲磁磚敲了好幾次才好不容易將棍子收起來。這也是我比較喜歡機械鎖定棍的地方,若遇到所在處找不到適當的地方給你收棍,那真的還是蠻冏的。不過傳統阻力棍也不是沒優點,至少出棍後整根棍子不會像機械棍那樣還有間隙會晃動,只是收棍麻煩了點。

稍微玩了一下大部分解,在轉下尾蓋時我發現尾蓋與握柄之間的螺紋車得非常精密準確,尾蓋上還套有大型O環,這部分完全是照著高檔手電筒的規格下去製作的,棍子這種東東老實說公差容許度大,不需要做得非常精準也是夠用了,但看到這麼用心製作的東西,內心還是多少有點被感動到了。棍頭沒黏死,轉下來時發現上頭也是有大型O環,螺紋一樣車得很精密,螺牙長度約12mm算很夠長,因此就算是沒黏死,要發生鬆脫的意外也很難。大部分解下來只有五個零件,保養起來很方便。



大致上就這樣了,總之這是一把很精密細緻的棍子,剛入手時在家族聚會上無意中拿出來被發現了,於是乾脆就傳給親朋好友們看,讓他們猜猜這是甚麼玩意兒,在棍子沒甩出來的狀態下,有人猜是手電筒、有人猜是高級麥克筆、也有人猜是無線麥克風,直到我把它甩出來,還有人覺得這指揮筆未免太短了點,喜歡哈利波特的小外甥還以為這是伸縮魔杖呢,我只好很有雅量地跟他們解釋這玩意兒的用途跟來歷,他們只覺得現在的防身器材居然也做得如此精巧可愛,時代真是變了呀!我自己是覺得這幾年收了不少棍子,左岸的跟三大品牌的都有,但之前都把三大品牌當作純蒐藏品、左岸的當成粗用工具看待,而今左岸的棍子卻是越做越好,漸漸地能跟歐美品牌並肩,真是不得不佩服呀。
2013-11-13 23:04 發佈

肝醬 wrote:
好久沒寫棍子的開箱文...(恕刪)


這棍看起來不錯...
防滑的大顆粒效果會更好..
背夾比起ASP的也縮小了.. 應該握感會更好..

棍頭常常需要敲時, 相對就容易損壞..
棍頭不知有沒有零賣可以替換的..

我超喜歡可以自組和替換工具的..
像瑞刀如果可以自行組合替換零件.. 我一定買一堆..







clarencezheng2 wrote:
這棍看起來不錯......(恕刪)


不知這把和ASP P16差異如何~

clarencezheng2 wrote:
不知這把和ASP P...(恕刪)


小弟我沒有ASP P16無從比較,以前有過ASP Agent 16吋,我看P16跟ASP Agent的握柄似乎是共用零件,上頭的止滑紋也是相同的設計,手感很細緻,但止滑效果沒有PAUL Agent來得好。

若以價格來看,PAUL Agent比ASP P16便宜不少,CP值較高。

ASP P16 我以前參加過團購 1790 元
要說 Paul Agent CP值有特別高其實我也不相信....
如果PAUL是照 拍賣上面看到的1500 的價錢在賣。

P16收合長度大約也是 16公分,重量大約 185克。
我個人不喜歡 P16的一點是背夾的位置,不是退到最後端,握起來有點卡卡的,沒有像 PAUL 的這支一樣。

kktung wrote:
ASP P16 我以...(恕刪)


不知到現在是否還拿的到1790的價格

前些日子 有人想要 不知現在能否在拿到這便宜的價格
有的話 我在問前些日子在問的人

kktung 這隻就我來看 不管做工 跟精緻度 可說完全超越了ASP
或許沒把兩隻放在一起是無法感受的

不過這東西本因人而異
就像我覺得EKA這東西到底好在哪 那麼貴 品質又堪慮
是一樣的 ....
http://prc.moreforum.com/
我比較希望另外一篇那個重機棍會出16吋版本,對機械棍比較有愛

vitoria wrote:
我比較希望另外一篇那...(恕刪)


聽說過陣子會有 目前全生產線好像都在做21的
http://prc.moreforum.com/
今天收到一個小包,原來是期待已久的PAUL Agent專用防脫手蘑菇頭寄到了。


蘑菇頭跟握柄一樣是鋁合金材質加上硬化陽極處理,尾端中央有鎢鋼製玻璃擊破器,螺牙一樣車得很精密,轉上握柄時很順暢穩定,不過可惜的是沒有像原本尾蓋上一樣套著粗厚的O環。


此時,原廠很貼心附的零件包就派上用場了,拿備用O環出來套上去。


將蘑菇頭裝上去之後,收縮後的全長就從165mm增長到接近190mm左右,展開後全長也接近420mm,略為增加的長度算是優點也是缺點吧。


蘑菇頭中央有玻璃擊破器,可在緊急時擊破車窗玻璃之類的強化玻璃以利逃生,這擊破器的尖端並不太尖,平常攜帶觸摸時不怕割傷手或刺破衣服背包。


整個看來很有整體感,沒有那種「想到才裝上去」的突兀感。不過若以將小指握在蘑菇頭內凹處的握法握持時,那背夾的位置會變得很尷尬,中指與無名指內側會稍微有點不適感。


但若將背夾拆下,那麼整體的握感是非常不錯的,不過這樣就得改用套子攜帶了,有一好沒兩好呀。


以我來看,這個蘑菇頭設計得很有整體感,裝上去之後握感與防脫手效果很好,但整體的長度會略略增長,影響便攜性,另外裝上蘑菇頭時背夾就顯得有點礙手,但拆掉背夾又少掉一個實用性,實在是有點難以取捨。不過對於只把棍子當作蒐藏品的我來說,算是非收不可的原廠配件。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