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8-16 14:54 發佈

nevann wrote:
很久沒寄信了,今天因...(恕刪)


原本回了一篇,但是被管妹說違反版規浸水桶去了.....

你可以GOOGLE一下,民國36年 中華民國憲法郵票....

有人開800元要賣啦.
我也是,回了一篇後被管妹移了
雖然我是給你已結案的拍賣連結.....


開800那個還有3000和5000的面額耶

不務正業 wrote:
我也是,回了一篇後被...(恕刪)


握手!!
嚇死人

2000面額
換算比直下來~~也好幾萬吧

-.-天阿



以前買郵票還真不如買金子....
這一套3枚,市價不會超過100元

現在不能使用了,因為幣值不同,那時候的法幣是國幣,和現在的新台幣不同

一次大戰後,兵荒馬亂,政局不穩,而後發生國共戰爭,雪上加霜,當時通膨嚴重,幣值一改再改,國共戰爭到政府遷台,短短三年之間,中華民國法幣由國幣->金圓->銀元->台幣->新台幣,這是一段非常特別的歷史

36~38年的國幣、金圓、台幣,都出現很多大面值的郵票和鈔票,以郵票來說,中華民國面值最大的郵票出現在金圓時期,最高是單枚面額伍佰萬,當時一封平信需要的郵資超過1000萬。
IamGreener wrote:
這一套3枚,市價不會..36~38年的國幣、金圓、台幣,都出現很多大面值的郵票和鈔票,以郵票來說,中華民國面值最大的郵票出現在金圓時期,最高是單枚面額伍佰萬,當時一封平信需要的郵資超過1000萬。.(恕刪)

既然民國三十六年寄一封平信要一千萬元的郵資,這一張郵票是2000元,佔比是0.0002,現在一封平信郵資是5元,5元乘上0.0002等於0.001元。
這樣算下來,三張賣100元好像太貴了。
kevinyu54007 wrote:
既然民國三十六年寄一封平信要一千萬元的郵資,這一張郵票是2000元,佔比是0.0002,現在一封平信郵資是5元,5元乘上0.0002等於0.001元。
這樣算下來,三張賣100元好像太貴了。


你幣值算法是無法成立的,不是民國三十六年寄一封平信1000萬元,是通膨最劇的時候,而且我印象中到最高是1800萬元,也不是發生在36年
【行憲紀念這套郵票發行是36年12月】

既然你用數學方法來算,你可以算算看,一封1000萬的信,貼2000元的郵票,需要貼5000枚,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嚴重通膨時,鈔票、郵票、其他有價證券...,很快會變得沒有用處,就是不斷的印鈔票,而且面值越來越大,郵票也是不敷使用,但時間上也來不及印製,所以很多是直接在原有未售出的郵票上加蓋改值
【補充,雖然貼5000枚郵票是不合邏輯,但那時一封信貼上百枚郵票是很平常的事】

郵票價值不是用數學來計算的,郵票增值牽涉到很多原因,品相、題材、稀有度、特殊時空、熱門度...等
上了一課,感謝大家~







nevann wrote:
很久沒寄信了,今天因...(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