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票正面」(黑色遮掩部分是小弟我的座位資訊啦~)
![[分享]令人既期待 又怕受傷害的「高鐵車票」](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eb37f024527f9400a948147efdc8f69f.jpg)
「車票背面」
![[分享]令人既期待 又怕受傷害的「高鐵車票」](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bcdfc20e5940eb22d801eeb8ed300f7a.jpg)
話說一大早新聞媒體便大幅報導板橋車站購買高鐵通車紀念車票的各種狀況,
從自動售票機故障、訂票系統當機、信用卡金融卡無法付款等等,
但個人深深覺得,這次搶購紀念車票會如此耗時的原因,
除了高鐵硬體擺烏龍,還有民眾不熟悉訂票系統,以及付款機制不太人性化。
親身看過高鐵自動售票機的人應該會注意到,自動售票機除了觸控式的大螢幕之外,
與眼睛幾乎平行位置,也就是信用卡或金融卡插入口旁邊還有個小螢幕;
觸控式大螢幕的功能在於顯示乘車資訊以及訂票作業,
而小螢幕則是用來進行信用卡以及金融卡的付款作業。
話說插入信用卡或金融卡後,還需要按下「輸入」以做交易確認,
接下來則是以很難遮掩的數字鍵盤輸入金融卡密碼或信用卡預借現金密碼。
個人使用的感覺,除了輸入密碼的數字鍵盤很難遮掩(因為數字鍵是「正」面對使用者,也就是「正」面對使用者背後的所有路人),可能導致不肖份子在旁觀察密碼之外,
小螢幕的顯示資訊也很不明顯,特別是初次使用會以為所有資訊皆顯示在大螢幕上,
要不是一旁有站務人員指導還真會一直盯著大螢幕「摳摳等」。
使用過自動售票機後,真是有點搞不懂為何自動售票機是這樣設計的?

為何不能以觸控式螢幕進行密碼輸入?
用觸控式螢幕進行密碼輸入除了有隨機排列數字鍵這個優點可避免不肖份子偷窺,還可以省去一個小螢幕的硬體成本,有點搞不清楚自動售票機的整合設計怎麼會做的這麼不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