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經過水池邊,突然一陣風吹過來,就把我的帽子吹進水池裡了,我不願冒險下水撿帽,於是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甩棍,去把帽子勾上來。結果帽子雖然勾到手了,甩棍卻失手墜入水池深處,望著那深不見底的水池,我不禁沮喪地站在水池邊望水興嘆。
此時突然聽到一人厲聲說道:「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抬頭一看原來是住在水池裡的仙人,於是我就跟他說:「我也想出點力呀,但是我的棍子掉進池子裡了。」,仙人聽了便說:「那我就來幫你找棍子吧!」
只見仙人潛入水池中,不一會兒浮出水面,手上拿著一根金光閃閃的棍子。他問道:「你掉的棍子,是這根金碧輝煌的、PSD出品的18吋甩棍嗎?」。

我搖搖頭說:「這不是我的棍子,我的棍子沒有那麼豪華。」只見仙人又再次潛入水池中,不一會兒又浮出水面,手上拿著一根銀光閃閃的棍子。他問道:「你掉的棍子,是這根銀光爍爍、ASP出品的21吋甩棍嗎?」

我又搖搖頭說:「這也不是我的棍子,我的棍子沒有那麼亮眼。」仙人又再次潛入水池中,不一會兒又浮出水面,手上拿著一根烏溜溜的短棍。他問道:「你掉的棍子,是這根又黑又短、老莫(Monadnock)出品的16吋甩棍嗎?」

我高興地說道:「是的!這正是我的棍子。仙人大大,真是太感謝您了。」仙人微笑地對我說:「你真是個誠實又不貪婪的孩子,這金棍跟銀棍就一併送給你了。」話一說完仙人的身影就消失無蹤,而地上只留下這三根甩棍,我收下甩棍,對著水池鞠躬行禮,感謝仙人的賞賜。

好啦!耍寶就耍到這兒,其實我是看到最近01上甩棍的討論頗熱,因此也忍不住來湊個熱鬧post個開箱文。上面那三根甩棍都是我跟國內店家買的,雖然我也很希望會有仙人賜我神棍啦。
甩棍一開始對我來說,只是放在車上的一個小小道具,就像故障警示三角架一樣,是個必備但是最好用不到的工具。不過工具玩久了也開始變得講究起來,尤其是看到幾位損友拿著高檔甩棍在我面前揮舞,馬上就把我那用了多年的台製26吋甩棍給比下去了。此時內心一方面充滿著「我也不能輸」的競爭心態,另一方面也不禁被高檔甩棍的質感與做工給吸引,想不到居然有廠商把這種粗用工具做得如此有質感,大大改變了我對甩棍的認知。
因此後來就先後敗了金甩棍跟銀甩棍,不但讓我從此之後在那批損友面前不會被比下去,更讓我一頭栽入收藏甩棍的坑裡,後來我買的甩棍其實大都是左岸製造的,沒有再買比ASP、PSD更高檔的甩棍了,但比較起不同品牌的甩棍在做工、材質上的不同,領略各家在產品身上反映出來的設計與經營理念,也是頗有樂趣的一件事情。
這回會收這把老莫16吋也算是機緣巧合,並不是說哈這個品牌哈很久了。而是在剛好有這個需要時,剛好看到合意的東西就在眼前,而且又那麼剛好地有一筆閒錢可以用,再加上店家的三寸不爛之舌,於是乎就一時意亂情迷,清醒過來時這根甩棍已經插在我腰帶上被我帶回家了。
會說有需求,是因為甩棍玩久了之後,雖然說我很enjoy「啪」地一聲把甩棍瞬間甩開的快感,那「啪」的一下充滿了視覺與聽覺的感官衝擊,但每次在很帥很酷地出棍之後,要收棍時就顯得很搞笑了,因為要找個夠堅硬且不怕敲擊的地板─如磁磚地板、磨石子地板才能夠也是很帥很酷地用戰鬥蹲姿外加下刺的動作「唰」地一下收棍,若很不剛好地遇到整棟房子的地板都是木質地板之類的不耐衝擊材質時,真的是會想收棍而無從收起,尷尬的程度不亞於身上的那根棍子在不該硬的時候卻腫漲難止一樣。
而老莫的機械鎖定甩棍就沒這個麻煩,出棍不但可以像傳統甩棍那樣用甩的出棍,也可以拉打擊頭把棍身拉出來,就像拉伸縮天線一樣。而收棍更簡單,只要按住握柄末端的按鈕不放,再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拍打打擊頭,就可以收棍,不受地形限制、不必擔心把地板敲出洞來。
於是在兩個月前的某一天,讓我在西門町某店面看到了這把老莫16吋機械棍,剛好就符合了我的需求,再加上老闆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啥你既然ASP、PSD都收了,怎麼可以錯過這更高檔的Monadnock呢?而且機械鎖定的你以前沒碰過吧!這玩意兒可不容易進來呀,錯過這次就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了。剛好那時手邊有筆閒錢不必報帳,在天時地利人和外加荷包
都允許的狀況下,用了很多張小朋友敗了這把個人買過最貴的甩棍。
按照規矩先來張未開箱狀態的照片,雖說是高檔甩棍,但包裝卻是很樸實的透明泡殼吊卡的設計,反正包裝不是重點,這種東西買來就是要用的。

泡殼拆掉後,取出泡殼內襯的彩卡,這張彩卡雖小,但卻是內容豐富、值得一看。除了有系列產品各尺寸的規格諸元外。

最有意思的我認為是這個部分,用彩色圖示很明確地告訴使用者,哪些地方可以打、哪些地方應該避開、哪些地方不要打。紅色部分是打下去會讓人重傷、致殘甚至是死亡因此不能打,黃色部分是打下去會讓人受傷且傷癒時間較久,因此建議避開。綠色部分是打下去受傷較輕、傷癒時間較短,因此是可以安心(?)地打下去啦。

彩卡的內側也是很有料的,該有的警語、開棍收棍說明、維修保養、訓練等等都有列上去。跟我買過的台製、大陸製甩棍比起來,先不提材質做工這些硬體方面的差異,但就說明書這軟體來說,老莫跟ASP在這方面是大勝,因為我還沒有看過哪個台廠或陸廠的產品中,有附這麼詳盡有料的說明書的,大部分甚至連說明書都沒有,雖然說甩棍這玩意兒不管在構造上還是使用上都很簡單,但詳盡的說明書不但可以讓使用者覺得貼心,而且也顯得廠商的態度認真負責。

棍頭特寫,老莫特別的地方是棍頭並非採用傳統的鋼製,而是採用強化塑料,據說可以降低致死率,其實甩棍屬於警械,用意是在制伏歹徒而非殺傷,用塑料做頭可降低威力,老莫原廠有三種棍頭,這種是標準的「Safety Tip」,另外還有「Power Safety Tip」跟「Tactical Targeting Tip」兩種,個人是比較喜歡Power Safety Tip,因為看起來比較大,用手拉開棍時應該會比較輕鬆,同時打擊時力道會比較分散,對於被打的人來說應該比較安全,可惜店家沒進我也沒得挑呀!

說到握柄,老莫原廠也有兩種握柄可選,一種是泡棉材質(Foam Grip),另一種是橡膠材質(Super Grip),這把是採用泡棉材質的,雖然說我也很想試試看所謂的Super Grip到底Super到甚麼程度,但可惜也是沒得挑。不過這個泡棉握柄做得真是好,不論是看上去的質感、還是摸上去的觸感、以及握起來的手感,遠遠超過手上擁有的其他品牌甩棍,包括ASP、PSD、野人谷、黑貓、螞蟻……,光是這個握柄的質感與做工就讓我覺得犧牲這麼多小朋友是值得的!要怎麼形容這握柄給我的感受呢?我覺得這泡棉材質看起來很綿密札實,握起來是硬中帶軟,給人一種很牢靠、但卻又不札手不滑手的舒適感受。握柄的直徑約28mm,比一般甩棍約25mm上下要來得粗一點,但這樣反而可以讓手握得更札實。

另外大概是因為機械式甩棍的構造比較複雜吧,16吋甩棍的握柄長度硬是比PSD18吋來得長,甚至只比ASP21吋的握柄來的短一點。加上那外露的棍頭,其實老莫16吋跟ASP21吋的長度在收起來的狀態下幾乎是一樣長的(約20cm),但就攜帶來說夠短了。

再來說到開棍收棍,這老莫機器鎖定棍的開棍阻力明顯地大於傳統阻力鎖定式甩棍,若要以傳統方式甩開出棍的話必須花上更大的力道跟距離才行,傳統甩棍我很喜歡用只甩動手腕的方式出棍,但這把老莫16吋只靠甩腕的方式卻很難一次OK,保險一點的話得靠手肘關節一起動才能順利甩開。但若用左手食指拇指捏住棍頭的方式來拉開甩棍卻是輕鬆如意,而且還可以聽到三段式啪啪啪清脆的聲響,聲光效果俱佳,因此若你也有老莫甩棍,建議也是用這種方式出棍。收棍的話更是簡單,只要右手倒持甩棍握柄,右手拇指按住按鈕不放,左手手掌由外向內輕拍甩棍頭,連拍兩下就可以把甩棍的第一二節給輕鬆拍進握柄中,要一次就定位也是可以,只需要多練幾次即可。
總之這是一把很適合把玩的甩棍,做工精緻、用料札實,更重要的是好開又好收,不受地形或空間限制,是一把可以放在家裡蒐藏也可以帶出門的甩棍。至於性能表現方面就不要問我了,甚麼破百磚、千磚;PK他牌甩棍或開山刀之類的測試我可不想做,而且說明書上都說了該用在哪些地方,在合理範圍內使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