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藝雅齋》印石傳奇


       

 

盧董是台北印石界的奇葩型人物,早年開塑膠工廠賺了一大把鈔票,因緣際會迷上了壽山石,所以在中國經濟還沒起飛之際,他從福州進口不少壽山石原材;由於是大批購入,家中尚有不少存貨。近十年來,中國經濟好轉,壽山石價格大漲,盧董碰上這股文物回流,自然累積了不少財富。

 

         


由於他愛石成痴,而且擺明一定要買無瑕,也就是沒有任何石紋的壽山石,因此想賣東西給他的商家十分頭痛,為了賣他石頭,得把石材裁了又裁,再把無紋的石頭賣給他。

 

         


早年他買進這些無瑕的原石之後,會請人裁切,然後聘請台灣雕印名師廖一刀雕刻;一刀兄是台灣印鈕大師,所雕印鈕不論是動物、人物、花草,以圓潤且帶古意而早獲台日藏家的喜愛;他早期的作品曾出現在這幾年中國西冷印社印石專拍中,不但屢創高價,有數件作品還被誤以為是清代名家之作。而除了請一刀兄雕刻印鈕,盧董知人善任,在一刀兄雕好印鈕之後,又委請台灣青壯派印面雕刻名家薛志仰先生刻上詩詞或佛經。由於精挑印材,印鈕和印面又為台灣名家之作,這些加值的作品一時之間奇貨可居,不少喜歡印石的朋友無不向他要求割愛。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盧董乾脆將這些作品送請國立歷史博物館審查,在專家評選下,這些極具藝術價值的印石已多次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而為了推廣印石文化,盧董還號召同好,創立了中華印石藝術收藏協會,提供藏家交流平台。

 

         


一位自稱教育界逃兵的老師,在轉換跑道從商之後,由於喜歡印石文化,成了大收藏家,也鼓勵本土篆刻名家,創造台灣印石收藏傳奇,盧董的表現,的確令人刮目相看。現在這位很有自己想法的藏家正積極開創海峽兩岸印石文化交流,每年除了忙於自己的生意外,餘暇他總帶著兩岸印人,游走福州、上海和台北,猶為自己的興趣和印石事業忙碌著;而喜歡印石文化的朋友,也不妨參加這個年輕文物協會的活動,尋求印石收藏的知識和樂趣。

 

         


本文同步刊登於《 隱。久翼 》
2011-05-02 23:15 發佈

木易 wrote:
 &nb...(恕刪)


漂亮的石頭

只是

希望不會爆炸 XD

木易 wrote:
 &nb...(恕刪)

光台灣雕刻師~下刀都要萬元起跳

真的沒實力~別碰好


大陸一直把價格抬高..現在只有看的份了

木易 wrote:
 &nb...(恕刪)

看到這篇,就想到之前買的印石,用手機拍的獻醜一下





木易 wrote:
 &nb...(恕刪)


我喜歡第一個..真美
+5分
p

木易 wrote:
在一刀兄雕好印鈕之後,又委請台灣青壯派印面雕刻名家薛志仰先生刻上詩詞或佛經...(恕刪)


文中所提及者...可是每字6000元的薛志揚?
應該是薛平陽老師沒錯,
薛老師一家三兄弟都是雕石能手;
文中盧董的貝葉經收藏也相當可觀。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