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放假就迫不及待逃離烏煙瘴氣的都市車水馬龍,
一個人背著裝備往熟悉又陌生的大自然閒晃,
也由於不是跟著大隊人馬攻山頭,
資源有限下終究僅能以巧克力乾糧果腹,
熱食在山上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夢想

看在薄薄薪水單鼓勵的份上,
牙齒一咬開始上網狂k登山爐具data
最後基於登山輕量化and 高抗腐蝕性榜首......鈦金屬(Ti)
----------------------------------------------------------------------------奇摩知識
鈦化學代號︰ Ti (Titanium) 自然界含量僅次於鋁、鐵、鎂等金屬
鈦金屬密度︰ 4.507g/cm3 質料輕:較一般合金輕約50%
鈦金屬熔點︰ 1668℃ 這樣煮開水保證不會融化.
鈦金屬沸點︰ 3000℃
德國化學家於一七九四年(二○七年前)發現了這個新的金屬元素,並把它命名為TITANIUM鈦。命名的由來源自於古西臘神話中的泰坦神(TITAN),因為他認為鈦的超強度與超高的耐熔度,正與泰坦神的偉大相輝映。雖然鈦材質在二○七年前就被發現,但由於提煉的過程相當不容易(純鈦很容易與氧結合),所以科學家一直無法將其提煉成有用的物質金屬。直到一九三八年,杜邦公司研究出一種新的提煉方式,加鎂還原法,把蘊藏在地下的金紅礦石,經過氯化、加鎂,讓它還原,成為海棉鈦,至一九四三年,杜邦公司便開始大量產鈦金屬產品。
鈦金屬元素由於提煉過程不易,鈦材質產量少且昂貴,故早期鈦金屬只運用於航空宇宙科學,航海科學及能源科學等高科技發展上。而日常生活用品是到一九六五年才開始運用到鈦材質。
鈦價昂貴其來有自,因為傳統從二氧化鈦礦砂中提煉鈦金屬的方法,不但耗時,還有環境汙染的危害問題,種種原因致使鈦金屬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不過根據9月21日發行的Nature雜誌的報導,英國劍橋大學的材料化學家George Zheng Chen和Derek Fray,研發出一種新的電鍍化學技術:在鈦製的導電坩鍋裡裝置一個石墨電極,坩鍋中裝入氯化鈣溶液和二氧化鈦顆粒,然後通上電流。二氧化鈦中的氧與電子結合後,脫離鈦的束縛,而後與石墨電極形成二氧化碳;同時在坩鍋中生產出不含雜質的鈦金屬。
這種新方法不但可大幅減少環境污染問題,「連續性」的生產過程也比舊式「分批性」的方法更具發展潛力,可使鈦的價格降低二至四倍。如此一來,鈦將能在更多應用上取代不銹鋼了。
「鈦」的材質既輕且硬,抗高溫,使用於宇宙航太科學海洋科學及核能發電等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金屬材料。事實上,「純鈦」雖然對一般人是一種有些陌生的金屬,但是對全球太空科學的研究大師「純鈦」卻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最佳武器。從航空科學、海洋科學及核能發電等尖端技術不可或缺的金屬材料
----------------------------------------------------------------------------------------------------
與非電子點火單人攻頂爐
(單純耐用度上的抉擇)
的雙重考慮下,
選擇了號稱世界最小的鈦金屬爐具

snow peak GST-100

榮獲backpacker雜誌editors' choice 1999的肯定

翻開屁股檢查一下基本data僅重74g

基本外盒

少林寺縮骨功



高度僅有奇異筆的1/2




來幾張特寫


隨手拿了罐耐-10度c的原廠瓦斯



鈦鍋也是飲食健康的首選

(不鏽鋼太重,鋁鍋有阿茲海莫症的疑慮)
有興趣的夥伴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鋁製餐具探討



幾張鍋具solo照


比較特別的是可將瓦斯收入鍋中,方便打包以減少珍貴的背包空間

開始指揮艇合體

火力全開

趕鍋子上架

受刑人排排站
在野外實戰開伙前總要拿出僅存的糧食來場室內模擬演習


開動了....我可愛的早餐+中餐......

----------------------------------------------------------------------
感想
snow peak GST-100將爐具小型化到極限,有電子點火需要的可以選擇GST-100A,
鈦金屬的導熱與散熱夠快,
menu data:
1公升水煮沸時間(罐裝瓦斯) : 3分40秒 (分鐘)
燃燒時間(火力全開) : 56分25秒 (分鐘)
輕量化爐具與鍋具的優點
以利於登山背包空出更多的寶貴空間與重量負荷
重要的是總算不用在山上繼續啃我的乾糧了...

以上感謝各位夥伴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