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買加藍山在台灣的咖啡市場裡一直具有高貴的象徵地位,很多消費者不管喝不喝咖啡,我想對此名號一定不陌生
對它的印象普遍存著貴,稀有,好野人的玩意,究竟它是不是真的具有如此高貴的地位,再開桶前稍稍分享自己在這
市場得到的心得與看法
首先簡略介紹這次要開桶的牙買加100% 藍山 RSW莊園 No.1PB(Peaberry),是由:Resource、Sherwood Forest、Whitfield Hall三個咖啡莊園群所組成,取每個莊園的第一個字母而成,因此RSW estate就是這三個莊園群
內所生產的100% 牙買加藍山豆.比較特殊的是這次開桶的是珍珠豆
純正的牙買加藍山NO.1是需要官方認證的(CIB),台灣比較常見的多半是這幾個知名的莊園或是處裡廠所出產的,像[RSW estate這次要開桶的主角] ,[wallenford estate], [M.B.C.F], [老客棧] 這四間算是在台灣常見到的,再加上豆子從採收到後續處理等等細節,出貨時的生豆內涵瑕疵豆的比例極小,因此價位本就高,再加上日本人或是歐美國家收購所以當流通到市場上,生豆的成本可想而知,但咖啡是農作物有時天氣的影響等等,是不是每年都可以維持相當的水準有時是有差異的,只是上述的這幾個莊園或是處裡場,再品質控管上差異可以控制到很小,所以貴是有其道理的,再台灣也見過非藍山的咖啡,主要是high mountain與Prime washed這兩個級數的牙買加水洗豆.口感上確實與標榜NO.1有所差異在
牙買加藍山的名號確實打得夠響亮,但牙買加所處的地理位置,會有颶風來襲,因此生豆的品質與貨量,也起起伏伏,CIB牙買加咖啡局在掌管其出口藉此達到品質的控管,當然各家處理場所出產的牙買加藍山口感上也略為不同
咖啡是入口的一項飲品,口感是種很主觀的判定,從生豆的種植,處裡,烘焙到萃取,有著許多的變數影響著最後杯中的呈現,所以很多客人當提起什麼是好咖啡,我一律的回答是,當你消費時,你喝的開心,付錢沒有任何的不愉悅,哪杯咖啡就是杯好咖啡,畢竟消費者不是專職的咖啡從業人員得用很客觀角度來審視該杯咖啡的表現,所以喝得爽最重要
桶身外觀


此桶為中桶34.5公斤,桶身上有標示桶重及淨重

桶蓋,PB字樣標示代表此桶為Peaberry,因為空運所以也被寫得亂七八糟

開桶中...

掀起你的頭蓋來^^印入眼簾的是CIB認證標章,蠻簡單的標章

豆貌外觀,很像一顆顆的綠豆

近觀,更像吧

試試相機的小花模式,效果不如預期,但看得出來更像綠豆

工廠的大小烘焙機

烘焙後的模樣,烘焙程度一爆尾段下豆

店內先前的70公斤大桶的

至於杯中表現,現行市場上許多自家烘焙咖啡館上有網頁很多都有介紹,都會寫出許多的香味與杯測表現,我是覺得消費者是不是能喝得出這麼多味道與口感,取決於舌頭的靈敏度以及所吃過東西的經驗,所以那些細微風味的表現我在這次不寫那麼詳細,就大略的針對入喉的口感介紹,滑順以及帶點黏稠度是這次主要的感覺,酸香味均衡,後段入喉的回甘反應快甘甜的口感可以想像吃瓜類水果的甜以及類似蜜的感覺,至於像哪一種水果,這每個人喝的感覺不同,帶點茶纇入喉的溫潤感,入喉的油脂感有點像奶酥的味道,整體來講各方面均衡一直是牙買加藍山NO.1不同於世界其他各地的莊園精選咖啡豆
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風味獨特的咖啡豆,就我自己口感偏好的話,我則是喜歡非洲系的豆子,表現也許不像
藍山均衡,但香氣或入喉的表現往往會有種單刀直入的風味直灌腦門,所以才說喝咖啡是很主觀的,喝得開心
最重要
這是第一次發開箱文,照片以及內文寫的不是很好,近期等新的大機器進來時,再來發篇咖啡烘焙機的開箱文吧
希望大家都有個美妙均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