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二組咕咕鐘都是德國 Drubba家族生產,看到這便會想到當年旅遊的情境,真是令人愉快! 下圖便是在蒂蒂湖旁的 Drubba家族咕咕鐘商店,我的咕咕鐘便是都從那間木屋購買。

接下來,就是晚了七年的開箱文。

箱內的內容物就很簡單。

配件亮相。

17世紀當時還沒有設計出鉛錘,當然就利用日常生活周邊的材料--「石頭」,每天都要拉一次繩,所以算是一日鏈掛鐘。

咕咕鐘調整快慢的鐘擺,在 17世紀時,是用這二塊木頭來調整快慢。

接下來就是本尊出現了。


認明標記:1640年。


機身內部特寫。


暫時掛上牆面測試與拍照,因為原本咕咕鐘的掛孔不適合本鐘使用,本次只是為拍照測試,所以就將就一下,使用膠帶做垂直角度調整。

掛上牆面上之模樣。

原本紅色電線部分被我用小畫家塗掉,但塗的很醜,請多包涵。

這組複刻版掛鐘,其作為擺飾之意義大於實用,因此準確度部份就不必太苛責,這組再多年前我曾實測過一週,經多次調整與測試後,一天的誤差可調整到 10來分鐘內,以此種當年手木工藝技術來說,算是相當準確了。
謝謝觀賞!!
更多細部照片,有興趣之網友,可移架至我Blog內「1640年掛鐘 -- 咕咕鐘前身複刻版 」參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