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2024聖誕麵包大家開買開吃了嗎?分享我今年入手的9+1個Panettone品牌~

上星期吃了2023世界Panettone冠軍Aniello Di Caprio的作品,因為該作品為「杜林式」,所以前天吃的Panettone,也選擇類似的Panettone來吃。
這顆原本不在我標題九個品牌名單,是2024年平安夜白天收到的禮物,所以列入本文第十個品牌,其也是唯一一顆非由義大利原產進口,而是來自台灣莎士比亞烘焙坊(2018年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冠軍-王鵬傑師傅創辦)所推出的義大利水果麵包,還是隱藏版本的~

在這裡特別感謝一樣熱愛Panettone的同好-蔣大的聖誕禮物與贊助分享~


-------(以下內容取自台灣商家的產品介紹)



【 全台最強聖誕潘納朵尼季】

阿鵬師傅獻上純粹卻不簡單的「經典原味潘納朵尼」,以義大利傳統配方為基底,天然酵母菌種賦予麵包獨特的發酵香氣,搭配精選的義大利特級麵粉,以及有「奶油界寶格麗」美譽的柏扎萊84%發酵奶油,建構出潘納朵尼細膩的口感基底,第一口介於麵包與蛋糕之間的細緻口感與香甜,既柔軟又可口,點綴著來自義大利的糖漬柑橘皮,每一粒都散發著地中海陽光明媚氣息,與馬達加斯加頂級香草莢的芬芳相互輝映,讓人欲罷不能,食指大動。




純粹卻不簡單的「經典原味潘納朵尼」─義大利水果麵包


義大利水果麵包 (370g & 500g & 700g)
Panettone來自義大利,是麵包界的試金石,阿鵬師傅專程跑了幾趟義大利,跟甜點世界冠軍做學習,為的就是將這幸福的味道帶回來,一打開撲鼻而來的果香氣,口感介於麵包與蛋糕之間柔軟可口,層層疊疊的風味就像禮物般,充滿驚喜和期待。



-------(以上內容取自台灣進口商的產品介紹)


上面的介紹,是莎士比亞官方推出的「米蘭式」版本,我手邊沒有甚麼詳細資料,所以沒辦法提供詳細數據,但規格應該就是370g & 500g & 700g,上面的圖片也是這「經典原味潘納朵尼」─義大利水果麵包版本的規格。(此版本不是我此篇文章介紹的版本喔~

而我收到的版本,看了官方的臉書,應該是24號平安夜前製作的高果乾量且有珍珠糖與堅果鋪滿表面裝飾的「隱藏版」,這種特規版本連盒子都不一樣,且收到時還一度令我覺得我這個「隱藏版」特別大顆,甚至懷疑是1000g這種一公斤版本,不過因為麵包體上面的堅果重量和珍珠糖不能算,一般都是算麵團重量的樣子,所以拆開後只看大小的話,比我近日吃過的750g還大些,所以沒猜錯的話,這顆「隱藏版」應該至少有900g甚至950~1000g的規格。(果乾量很大)

莎士比亞隱藏版介紹影片



不得不說,在特殊的日子,一早就收到符合節慶氣息的限時宅配禮物,是真的挺開心的,並且還是自己愛吃的麵包,而且包裝的盒子還簡單好看。




上面有提到我收到的這顆是「杜林式」的「隱藏版」,跟官方推出的「米蘭式」無任何裝飾的外觀與尺寸不一樣,也因為我沒吃過莎士比亞原本的「米蘭式」,所以不知道除了表面糖霜餅皮,其餘部分的甜度、香氣、口感是否與我這顆相同,所以我只會以我這顆「隱藏版」吃到的感觸來寫心得和評價。
(這顆的密封做得很好,基本上不開袋子聞不太到味道,我不知道蔣大想推薦我吃的是不是這個味道,因為無論是打開聞到的味道,包含袋底所聞到的與經典的潘尼朵尼香氣不一樣,主要是那奶油香氣很不同,屬於Panettone元素的氣味顯然在這顆上面較弱,袋底也可聞的出來,這後面會再說明,我這顆是特地排在收到後不超過兩星期的日子吃的~)




好了廢話不多說,就來進入個人評分階段~

這篇主題應該是我目前寫的文章中,最多字且最累人的,但既然開頭了,就一定會持續更新寫完,只是之前的評分項目原本是以世界比賽的評分項目內容來評,但那些大都是以製作者的角度,且皆為技術含量為主的項目;而我僅是個愛吃此麵包的純消費者,並非烘焙業製作者,所以在寫了五篇之後(其實第一篇寫完就想改了),覺得應該要調整一下,改成全以消費者的角度與在意的內容為主來寫,這樣對於有意願購買或嘗試的人,會比較具有參考性些;也因為不牽扯專業製作技術的內容品評,只會將我實際看到、聞到與吃到的感受,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這也是篇最直接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食後心得評價主題,當然每個人的嗅覺和味覺的敏銳度與接受度都不同,所以本人的食後心得僅供各位參考。

新的評分項目與分數佔比:(總分100分,最小給分單位為0.05分)


莎士比亞烘焙坊-義大利水果麵包(隱藏版)的不專業消費者評分結果如下:



一、外觀賣相(包含整體包裝設計的質感、氛圍感與吸睛力等):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9.1

雖然我還是比較在意盒子內的麵包好不好吃,但打開紙箱後看到這猶如透明景觀窗的簡單包裝,反倒比一些繁雜又多耗材的包裝來的更直接與美觀,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顆Panettone是有著糖霜餅皮這類含著珍珠糖和堅果等佈滿表皮的「杜林式」,加上綁上了繫著人造花草的紅綠緞帶,讓整體禮盒的聖誕氣息更為濃厚,說白了就是顏值高~人家敢用這盒子就是擺明著不怕你看,只怕你不看,且讓你看了就會忍不住想買一顆來過節,所以誰說盒子一定要很華麗又複雜?用這構造簡單的盒子來裝這顆Panettone,就挺合適的!讓美麗的內容物得以大方地展現其迷人的一面,整體就是那麼的直觀、透明、簡潔又好看。

認真說起來,這盒子用料與設計並無甚麼特別出奇之處,但這種開窗透明式的盒體就是適合用來裝些本體本身就美美的物件,剛好這顆Panettone上面鋪著滿滿的料,以及放上符合聖誕節慶的裝飾,放進這種展示型盒子就是絕配,氛圍感有了、吸睛力也足,只是必須是在國內宅配運送,不然國際運送的話應該沒廠商敢用。






二、本體內容:

1.
樣貌呈現(包含麵包外層形狀與內層切面和顏色之討喜度):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4.75

麵包體重量不清楚,但看規格應該至少有850g~950g上下,有別於上星期吃的Aniello Di Caprio那顆用淋面糖霜顯得較濕潤的Panettone,這顆麵包體上方雖也是有著佈滿珍珠糖以及堅果的糖霜餅皮,但因為不是淋面糖霜,所以整體是乾爽的,不太會變形,外觀保持圓潤飽滿,頂層的滿滿裝飾面料豐富到令人無法忽視。
雖然吃的過程珍珠糖多到掉一桌要邊吃邊清較麻煩,但整體外型,對比起Panettone的世界冠軍Aniello Di Caprio的那款淋面糖霜款,無論是外皮用料的數量和整體形狀,都略勝一籌,至少以到手後來看.而非出爐後~

外皮顏色因為餅皮有裝飾所以看不太出來,但看其另一款米蘭式的烤色,以及這款隱約可見的底色,應該是偏稍深,我個人是較喜歡這類外皮的烤色,會比較有食慾。

內層的部份,蓬鬆度夠,剛吃時不覺得,但單吃不含果乾的部分吃久了會覺得組織稍乾,不過在搭上葡萄乾和果皮丁後就不太會了。

內層的顏色算適中,比Oilvieri1882稍深那麼一些些,孔洞樣貌視覺效果還不錯,大小不一錯落其中,質地上觸感有彈性,撕起來延展性比起Aniello Di Caprio款那已經延展到極致的組織較有餘裕些,不過如果不含果乾果皮丁吃時會稍乾,可能就是這樣設計。

2.
果乾分佈(果乾分佈(包含果乾的品質、數量、果乾香氣、規格與均勻度)
):

總分20分,本項目得分:19.5

這顆其實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是隱藏版,是今天要寫這篇文章去查資料時(因為盒子上無內容物標籤),才發現原來有兩個版本,看其隱藏版的影片本身就是有標榜果乾量絕對夠足,難怪在事先不知情吃得時候,總是覺得這顆Panettone的果乾用料怎麼那麼巨量,絕對是我目前吃過的裡面總量最多的,所謂的口口必有果乾,說的就是這顆,隨便小口吃都吃的到果乾,無論是葡萄乾或果皮丁體積都夠大且飽滿,規格也蠻一致的,不會忽大忽小,葡萄乾本身微酸帶甜,比較不會只有甜或醃製到偏軟爛甚至出水的程度,我認為是我目前吃的幾顆Panettone裡面,感覺新鮮感較足的葡萄乾,雖然也有吃到四顆微苦的葡萄乾和一顆果皮丁,但因為果乾類真的夠多,所以可以直接忽略這部份。

果皮丁的大小挺一致的,果皮丁的香氣較豐富,有柑橘和柳橙,雖與我吃過的義大利產品牌風味有些不同,但香氣很討喜,也夠濃郁,又帶點熟悉感,我覺得就是台灣人吃了會喜歡的那種味道,其果皮丁的甜度不低,有符合"香甜"這兩字,至於飽滿度和大小不輸給Muzzi,香氣雖不同,但各有特色,且濃郁程度也毫不遜色,果皮丁的部份香味很討喜,應該是柳橙丁,在嘴裡爆出的香氣很舒服,搭配那甜度,整體是很迷人的。

在不知道售價下,我覺得光果乾分佈和表皮上的堅果(雖然我不愛堅果,但這顆的堅果比冠軍款的堅果好吃...)與珍珠糖的用量,真的是誠意滿滿,算是下了血本了,我記得單獨吃內層部位時,還真是挺困難的,因為隨便剝都有葡萄乾和果皮丁....相信吃過的絕對不會有人嫌說果乾不夠多~且還真的會令大家都覺得王師傅用料真是夠大方又大氣~
(原本前面幾篇文章我有些會把果皮丁寫成果乾丁,但為了跟跟葡萄乾區分,後面就都統稱果皮丁,畢竟蠻多品牌的Panettone的果皮不會只有單一果皮,不少有柑橘柳橙香櫞之類的混合果皮丁,像這顆就不只一種。)

3.
額外加分(特殊用料、製作手法或是小驚喜贈品等額外加分項目: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3.5

因為無論是外部和內部,料都多到肉眼可清楚看到吃到並獲得滿足,外型也挺圓飽滿的,還有符合節慶氣氛的裝飾,所以分數加了不少。




看看下圖這果乾量,別以為只是表層,組織內裡都還藏有果乾~當然還有香草籽



三、
感官品評:

1.整體口感:(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咀嚼性、化口性、平衡性等口感):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2.5

外層因為有添加珍珠糖和堅果上去,加上原本厚度適中的餅皮,咀嚼起來層次較豐富,基本上不太會注意到外皮本身的口感,而是整個包含外皮、珍珠糖和堅果的口感一體為主,整體是偏乾但屬於乾爽,不是那種乾到不舒服的乾,跟Aniello Di Caprio的那款淋面糖霜的濕潤又帶韌性和大小顆粒的多元口感不同,就是兩種極端的對照,但如果單吃外皮的部份,並不會比Aniello Di Caprio的還甜,之前心得有提過,Aniello Di Caprio的單吃外皮是蠻甜的。

內層的口感其實就是有彈性但單吃微微乾,搭配數量眾多的果乾丁和葡萄乾吃就不會,也因為帶酸甜的葡萄乾和香氣非常濃郁的果皮丁,使得吃起來較不會單調,補足了香氣部份,雖然前面說單吃不含果乾的內層會微乾,但那只是針對我這吃過許多品牌的人而言是如此,我吃這顆也是全程不用喝水,只是吃到4/2顆時會有哪麼點想喝水,畢竟各品牌的濕潤度都不同,也牽扯到整體的搭配,我讓另外一位家人吃,他倒是覺得濕潤度是夠的,那人是第一次吃這麵包,不過他也是包含果乾吃後的評論啦

化口性的部份,無論是單吃或整體包含外層吃,都是微黏牙(黏牙比沾牙程度重,所以我用詞會用這兩種區分),雖不到入口即化,整體吃仍需一定的咀嚼,但倒是蠻好吞嚥的。

畢竟是「杜林式」,光外皮就有添加珍珠糖和粉以及大量的堅果上去,但也不會因為用量多,而顯得吃起來口腔內太滿或口感過於突兀,就連我不太喜歡的堅果味道,這顆用的堅果,還比Aniello Di Caprio來的好吃,至少氣味上,我覺得是契合的!配料多不代表就一定好,但這顆是既多又不會讓人覺得過頭或不足甚至還想更多,就是很滿足!(不過珍珠糖是真的蠻多的~當然應該也有考慮到很會掉的關係,所以也沒想像中那麼甜

外層珍珠糖與糖粉甜度稍高,但因有較多堅果點綴,整體吃起來倒也不會顯得甜膩,外皮的甜是乾爽的甜,外層搭配內層吃下去,如上面各項目所述,整體層次豐富多元,濕潤雖談不上,但入口咀嚼起來雖乾爽亦不顯乾,還有各種層次口感的堆疊,搭配果乾與果皮丁帶出的點綴的酸與濃郁的果甜香,讓甜度整體吃起來就是合理的甜,這正是所謂正反鼻腔獲得的氣味,會改變入口食物的滋味,就是這樣來的!


2.整體風味:(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香氣和滋味的嗅覺與味覺之感受):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2

此款包裝密封性較好,只有打開才能清楚聞道味道,如同前面幾款一樣,打開塑膠袋後,我率先聞到的香氣,是平時進入烘焙坊店家時的味道,而不是一般屬於Panettone獨有的那經典糖香、奶油、柑橘甚至有點酒香的香氣,當下我聞到時還有點當機,臨時想不起來這是甚麼味道,就是很熟悉很熟悉但想不起來,後面持續努力回想,覺得好像是吐司皮烘焙較重的味道,又進皆認為是可頌表皮的味道,但覺得又少了點甚麼,最後發現更多是像羅宋麵包表皮那奶油的味道,也可說類似焦化奶油類的味道,就是奶油較高溫後的香氣,無論是麵包還在袋子內時,還是後來吃到底紙時,以及空袋子後殘餘的氣味,最明顯的主味都如上述。

這顆香氣,撇開經典氣味是否為主味的部份,也無關我個人喜好和追求的部份,香氣是挺濃郁的,所以我以持平的分數去寫,也會把果皮丁的香氣,加到這裡來,因為這顆的果香味幾乎都只有來自於果乾較多,等於是用果皮丁的香氣去加強果香。

內層的味道,我發現我的記憶點是真不多,其實應該還是蠻整體的,但也有微微Panettone那經典香味倒是,沒記錯的話,應該還是以平時吃的麵包氣味為主,有點像是奶油吐司的味道,只是奶油較高級,但跟外部的那焦化奶油的香氣不同(我翻了當時寫下的文字重點紀錄,內層還真沒寫太多關於氣味相關的描述...

真要說屬於Panettone獨有的經典氣味,這顆也不是沒有,只是較微弱,都被上述的那外皮主要味道遮掩掉,依照我吃過的所有義大利產的Panettone來說,那獨有的氣味基本上比例是十分就是滿分十分,差異只有在於其糖香、奶油、柑橘的香氣主次先後與各濃度的佔比,再來則是散發的模式是內斂或是張揚,內斂就是只有吃到時才會開始爆發,且越咀嚼越香,例如Aniello Di Caprio的就是如此,當然像是Oilvieri1882也是從頭到尾都內斂,主要是因為其整體香氣濃郁量不足,所以切開和不切開沒太大差異,只能淪落中間水準;其它還有從外到裡剖開時,才開始循序漸進地持續散發不同濃郁香氣的,Muzzi那類就是如此,而張揚到不行的那種,也不是沒有,又分為天然和人工添加較多的香氣,例如我之前吃過的Fiasconaro和BRERAMILANO1930就是前者天然的張揚濃郁,而感覺有添加較多的人工香料還帶著酒精氣的就是好市多那類平價工廠生產款,無論是哪種模式,義大利產的我吃過的都是滿滿的經典香氣,只是呈現方式和調性主次順序不同,但這顆的話則是非經典氣味為主味佔了將近八成,那所謂的經典香氣僅剩約兩成左右,我個人認為這顆應該是比較屬於台灣高級烘焙坊常聞到的麵包氣味,跟那討喜的果乾一樣,是種很熟悉的氣味,沒吃過Panettone也都會覺得熟悉並能接受,叫他們形容,應該就會說是麵包店的味道(非台式麵包店),但如果是像我這樣聞慣經典氣味的人,應該會不習慣,並能立刻嗅出差異,當然這跟好不好吃無關,所以我並沒有因為經典氣味的喜好來影響濃郁度的給分。




四、整體性價比:(包含購入和保存的難易度、價格合理性、回購慾望等整體CP值):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8.0

這顆上面有提到,是同好贈送的,價格我是不清楚,但我之前有上過官網看了另外一版的價格,大約有印象,認為其開價是合理的,而這款我是不清楚價格,也不好去問,但參考另一款和其它官網產品的定價模式,我覺得應該都是合理的售價。

其實原本我是沒有要寫這顆的個人評分環節的~畢竟本主題主要都是針對義大利原裝進口的品項來做心得分享,而這顆是台灣師傅製作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顆是同好分享贈送的聖誕禮物,並非我個人掏腰包買的,所以我並非是消費者,想說收了禮物,就該感謝同好的心意就好了,還來評論寫一堆實在有點不好意思~

但後來想想,就是因為是同好的真誠分享,之前也私下交流了不少,感覺對方也很期待我吃了會有啥心得~當然我本身也是那種有一說一的人啦~
所以還是認真的來寫一篇不專業的食後小評分和心得報告~
也算真誠的回報對方的心意~

這顆用料實在,加上又是標榜果乾爆多的隱藏版,所以在價格預設合理的情況下,我覺得cp值是算高的,至少是真材實料且用料的等級品質都吃得出來是不錯的,購買管道至少一般版是挺方便的(隱藏版不清楚),至於回購慾望,上面內文有提到,我比較偏愛傳統經典的香氣,所以如果有機會,會嘗試看看一般版本看有無不同。

另外這款因為盒子上產品標示,所以無法得知保存期限,但這類有糖霜餅皮的Panettone,一般都是建議製作後的2星期內左右吃完,所以我吃的點也大約是在這範圍內,也較能吃在最佳賞味的期間內。




總得分:89.35分(2025/01/16評分標準調整後更新)


這顆算是蠻令我意外的一顆,尤其是氣味,不是我印象中的香氣為主味的Panettone,所以說實在的我也很難給評論,但最後還是依照吃下的感覺來寫,至於莎士比亞烘焙坊另一款「米蘭式」的Panettone我這次沒吃到,有機會再吃吃看跟這款的氣味是否不同就知道了~
因為我看別人的評論是那款大家都是先聞到濃濃的果香味,至於其他味道是否跟我歷來
吃過的Panettone是一樣的香氣,只有親自吃才知道。

如果要我最後簡單說說這一顆Panettone,我認為它並不是我印象中那有著濃郁經典款香氣的Panettone,尤其對於我這種就是因為那氣味才愛上Panettone的人來說,是如此,但如果說這是一顆有自己獨特風味的Panettone,那就是了!

台灣自己做的Panettone我是真吃沒幾顆,或許多吃幾間就大約知道差異性了~
但不得不說~這顆的顏值和包裝蠻得我心的~

明年真要吃的「杜林式」,就是tiri1957的鹹焦糖淋面口味~
相信除了它們家的經典水果口味外,就這款讓我難得想買來吃看看~
這幾天忙著把評分項目重新設計,連同之前已發表的品牌心得內容和分數跟著調整完畢,終於有時間來發表第五顆的食後心得了,調整過程中發現文字內容還是蠻多地方寫的不順暢,並且有漏字或錯字,順便趁此機會可以編輯修改完善下內容。

這顆其實是1/13就完食的~明天我都準備要吃下一顆品牌了,直到今天才有時間更新,雖然聖誕節慶已過,但這篇主題還是會繼續把所有品牌心得寫完,畢竟聖誕節不會只有今年,等我將這篇多品牌的心得主題全部完成後,未來的無數個聖誕節到來前,如有人想要買這些品牌的Panettone,仍可當作個小參考。

原本之前有蠻多個品牌我有特地蒐集起來,並將所有資料整理成一個檔案,結果那檔案前幾天被我不小心覆蓋掉了...當下整個人快暈倒
重點裡面還有其它還沒買的品牌以及各類資料.... 所以現在只能大約寫一下了~

-------(以下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原官方介紹)

官方影片(雖然不是我買的番紅花的口味)



聖誕節經典的傳統糕點
感受異國濃厚的聖誕氛圍
搭配熱茶或甜白酒🍸豐盛的下午茶餐點輕鬆享用
Fiasconaro家族非常熱愛西西里島這塊從小生長的土地,
將當地最好的原料相結合,創作高級的糕點❤️
對於每個供應商進行最嚴格的監控,投入在panettone的執著與熱情,更被CNN大力讚賞👍
什麼是panettone ❓
Panettone是一種傳統的甜麵包,裡面會加入一些果乾、堅果,
通過自然發酵,麵包具有圓頂的特徵,
Panettone在拉丁文有華麗的大麵包的意思,最早源於十五世紀的米蘭,
當時因為酵母是很稀有且不易取得的食材,
只有在聖誕節宗教慶典時才會用來製作需要的麵包🍞

Fiasconaro專門使用酸麵團
製作時全程沒有加入一滴水,天然發酵長達三天,這緩慢的過程中,
需具備極度耐心,也讓麵包體奶香更濃郁,口感輕盈柔軟,
嚴選西西里島上最高品質的食材,宜人的氣候讓水果又香又甜🍊
醃製的果乾濕潤柔軟、富有嚼勁,
使用新鮮蜜餞橙子、檸檬、柑橘泥與西西里番紅花,
經過36小時慢慢的烘烤🔥以確保最佳的品質與味道,
果香、花香、蜜甜香、奶香等味道融合經典又特殊的絕佳風味,
用料實在每一口都吃的到厚實的果乾,
堅持不使用機械化生產,每一顆麵包都是遵循古老的傳統方式製作,
從製作到產品包裝,由人工層層把關,繁瑣的製作手法,造就出不平凡的口感
這次與一樣來自西西里島,知名時尚精品dolce & gabbana合作,
共同設計出繽紛具特色的圖騰,精美的鐵盒絕對值得收藏。


潘妮托尼配柑橘類水果和西西里藏紅花

當 Dolce&Gabbana 的創造力與 Fiasconaro 的糕點藝術相遇時,便誕生了獨特的配方:將典型的米蘭節日糕點與西西里島的香氣重新演繹。在這非凡的組合中,將北方和南方團結起來的要素是對傳統的尊重、勇於嘗試、對完美和美麗的追求,但最重要的是對手工生產的熱情,完全意大利製造,將時尚的最高表達結合在一起和糕點製作。

這些糖果背後無可挑剔的工藝得到了保留,這要歸功於由非常著名的西西里藝術家專門設計的華麗錫盒:明亮的色彩和主題,靈感來自西西里車的裝飾圖案和木偶歌劇的人物,使這些容器的珍貴收藏品。
潘妮托尼 (Panettone) 搭配西西里水果,不含葡萄乾。
用藏紅花和西西里檸檬烘烤的糕點產品。


-------(以上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及原官方的介紹)

這款品牌其實不用多介紹,因為上面找出來的官方介紹內容已經寫的蠻多的了,一開始我是不太喜歡買500g這個尺寸的,畢竟對我來說太小了,我最愛的尺寸還是1000g這個規格,無論是口感和尺寸,絕對是我認為最完美的規格,但台灣今年進口的尺寸反而都偏小,蠻多廠牌都是750g&500g,甚至還有100g的迷你款,小尺寸我是完全不考慮,這次是因為被這Dolce & Gabbana聯名款吸引,當然鐵盒(鐵桶)的亮麗造型和番紅花口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想說沒吃過就買來吃看看,不然照理講,我這整篇十個品牌其它的口味都是經典水果口味,我應該也得要買經典水果口味才對,這樣評分起來才有一致性,所以就算同品牌還有價格便宜得多的紙袋裝的傳統原味水果款式,我最後依然選擇這個較貴的番紅花款。
只是這款台灣代理商有兩個鐵桶款式,隨機配送下圖左綠色的給我,而不是水果橘色款的。




我後來有上去查詢一下Fiasconaro這品牌官網,發現其除了這次我買的Dolce & Gabbana聯名系列的包裝好看外,就連Fiasconaro自家無聯名的包裝也挺好看的,且還蠻多口味款式可供選擇的,就不再只是像聯名款一樣大都以鮮豔繽紛的顏色搭配圖騰的樣貌為主。

另外還看到了一款有附贈一瓶30ml永久葡萄酒(看翻譯是這樣寫,對酒沒研究)的特別款式,找了其它網站大約是這樣介紹:
----------------
來自Sicily的Vino Perpetuo Vecchio Vecchio Samperi。後者配有一小瓶這種非凡的葡萄酒,非常適合在每片上精緻霧化以提升其風味。 Panettone Alle Castagne玻璃制和Gianduia圍繞著這個精緻的系列。
----------------



這個特殊版本我是沒看到售價多少,但看網頁上是1000g的,至於價格無論是Fiasconaro還是Dolce & Gabbana兩邊的官網都沒有,就連亞馬遜也售完,所以猜測應該不會便宜到哪,這顆的吃法就是要用霧化器的瓶子將這葡萄酒噴上去,說是會增添風味,台灣這邊沒人進口,所以我就沒法買到,亞馬遜上看到的評價看似不錯,但也有一則說不值得,實際上還是得真有賣時,買回來吃才知道有沒那價值,不然只是噱頭的話,直接買白酒口味的就好了!一堆品牌都有做白酒口味的Panettone。



但是不得不說,雖然這版本的鐵盒跟我買的番紅花的設計元素和用色沒太大差異,但內容物送的瓶子與霧化劑倒是蠻有感的,還有就是那個Panettone的紙模,單一深咖啡的底色搭上Fiasconaro這趟金logo,和那較深的烤色,整體搭起來我覺得比較有與精品品牌聯名的感覺與質感,這邊就順道分享一下該影片,拍得挺不錯,背景音樂也配的很合適:



原本這篇沒有要寫那麼多介紹的,但不知不覺又...因為看到特殊的或是好東西就想分享
好了廢話不多說,就來進入個人評分階段~

這篇主題應該是我目前寫的文章中,最多字且最累人的,但既然開頭了,就一定會持續更新寫完,只是之前的評分項目原本是以世界比賽的評分項目內容來評,但那些大都是以製作者的角度,且皆為技術含量為主的項目;而我僅是個愛吃此麵包的純消費者,並非烘焙業製作者,所以在寫了五篇之後(其實第一篇寫完就想改了),覺得應該要調整一下,改成全以消費者的角度與在意的內容為主來寫,這樣對於有意願購買或嘗試的人,會比較具有參考性些;也因為不牽扯專業製作技術的內容品評,只會將我實際看到、聞到與吃到的感受,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這也是篇最直接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食後心得評價主題,當然每個人的嗅覺和味覺的敏銳度與接受度都不同,所以本人的食後心得僅供各位參考。

新的評分項目與分數佔比:(總分100分,最小給分單位為0.05分)

Fiasconaro 義大利聖誕麵包 番紅花D&G聯名款不專業消費者評分如下:







一、外觀賣相(包含整體包裝設計的質感、氛圍感與吸睛力等):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9.3

我買的這個Fiasconaro與D&G聯名的番紅花款,是500g的規格,官網上面看起來應該還有1000g的樣子,但就光這鐵桶的設計,我覺得質感是不錯的,我買過的一些鐵盒(鐵桶)款,有的內部只是一般的銀色,上面無任何logo,這款桶內到是用了金色,且印滿自家的logo印花,本身鐵桶外層以及紙袋的用色都是鮮豔且繽紛,充滿活力的感覺,尤其是紙袋的紙質倒是有符合精品品牌的標準,至少以我個人買過各大奢侈品牌的經驗來說,是如此!
內層還特地用鮮艷的紅色厚油紙將麵包本體包起來,繫上金色緞帶,整體包裝的確不馬虎,有別於其它品牌只是用個透明塑膠袋封裝來說,這品牌是有盡量把質感和差異性做出來,畢竟一顆原價也要快2400(應該是60歐元),那進口商於販售後搭配平台折扣至少也要將近1800元來說,我覺得這是應該的,且也有做到該有這價位它該具備的水準,至於氛圍感和吸睛力,我覺得也是挺足的,目前我買過看過的鐵盒版本,如果要論用色鮮明和圖案豐富華麗的化,除了Fiasconaro之外,應該就只有本主題首篇介紹過的BRERAMILANO1930AIDA這品牌的產品可以跟它較量了,BRERAMILANO1930AIDA的圖案款式與包裝也是特別多,且都挺好看的,之前第一年買的版本除了明信片外,還有贈送筆記本,算是贈品多多的品牌。

而我買的這番紅花款,除了內包裝較精緻外,就沒甚麼贈品(雖然我也沒想要啦),單獨只有一小本精美型錄。



二、本體內容:

1.
樣貌呈現(包含麵包外層形狀與內層切面和顏色之討喜度):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4.7

連續吃了兩顆「杜林式」的Panettone之後,這次回歸吃「米蘭式」了,相較於之前冠軍版的香氣大都藏於表皮和內層中的內斂,以及莎士比亞那並非以傳統Panettone的主要香氣為主味的兩種風格,這顆Fiasconaro與D&G聯名的番紅花款,倒是讓我吃回原本的感覺了!

這顆麵包體的外觀如圖和影片所示,形狀圓的膨的挺漂亮的,外皮烤色也較深,內層我吃的時候沒有特別寫觸感的質地,因為都被香氣所吸引,畢竟裡面含有未知的氣味,待會會說明,總之內部的組織印象中是柔軟的,不是偏乾的,所以我記得應該是一撕就斷的程度,濕潤度大約是比我之前覺得是吃過較濕潤的Muzzi 還乾一些而以,內層的顏色和孔洞的分布都不錯,搭配外部較深的烤色,整體對比較明顯。

2.
果乾分佈(包含果乾的品質、數量、果乾香氣、規格與均勻度):

總分20分,本項目得分:19.5

果乾的部份,這顆的果乾完全是沒有葡萄乾的,主要是以柑橘皮丁為主,和一些檸檬皮(好像沒有吃到的樣子,檸檬香氣到是有),但主要都是吃到糖漬柑橘皮丁,不得不說,光看麵包體外皮用那大大一顆顆的柑橘皮丁來點綴裝飾,整個爽度就是提升~

不要以為它外面只是給你放好看的而以,內部應該就會少了,其實光看圖片就知道內部一樣很大顆,應該是目前我吃過品牌裡面果皮丁體積最大的,畢竟它這顆Panettone主打的就是西西里島當地的優質水果製作的果乾丁,口感的確濕潤又不過硬或太鬆軟,體積大又飽滿,品質也是目前吃到的等級我認為最高的(其餘的也都各有特色),光體積大規格最平均、形狀飽滿口感又好,這兩點就很加分了,更不用說那迷人的香氣了,如果上次莎士比亞烘焙坊那顆的果乾是數量看起來最多的,畢竟其賣點就是果乾量巨多,那這顆單純果乾丁如果切一樣大小的話,應該不會輸給莎士比亞烘焙坊的果乾丁量,品質還要再略勝些,尤其那香氣,更是濃郁!當然如果把葡萄乾量也算進去的話,目前還是莎士比亞整體總量最高~

果乾的香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麵包體裡面有番紅花的關係,所以味道吃起來有些與眾不同,連同果乾香氣也帶著一股獨特的香氣,除了柑橘香之外,還帶點類似奶酒那種成人香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顆麵包太香了,所以我也被其它部位混淆了,總之吃起來香氣不是單單一兩種氣味,而是多種複合型香味組成,加上甜度也夠,所以連帶整體的香氣濃郁程度也會跟著讓人覺得提升了一個層次,值得一提的是,吃到果乾的時後,尾韻有點像是帶有奶香花香麝香的精品香水味,如上面說的,不知道是不是沾染上番紅花的那花香和帶點類似麝香的部份,導致像是在吃含有高級香水味的果乾。

3.
額外加分(特殊用料、製作手法或是小驚喜贈品等額外加分項目: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3.7

整體如上面所述,在內層包裝和紙袋以及整體質感的部份有感覺到是與精品聯名,無論是否符合節慶氣氛,也沒有額外的贈品,但就是想特別加分,尤其本體獨特的香氣,像是果乾丁的部份,不知道是不是番紅花的關係,整顆麵包香氣的確有所不同,就是很精品香,另外就是這顆並無葡萄乾,全都是我喜歡的果乾丁。
看看那外皮的烤色那麼深,上面的果乾丁卻不會苦,包含內部的果乾丁也沒讓我吃到任何一顆有苦的,這點也很加分。




三、
感官品評:

1.整體口感:(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咀嚼性、化口性、平衡性等口感):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3

單吃內層的口感我覺得濕潤和軟硬度挺剛好的,是目前本主題內吃過的品牌中對我來說算是最適中的, 大約就是比內層單吃口感較濕潤些的Muzzi再稍乾些,咀嚼性化口性都不錯,沾牙程度是微沾牙而以,另外甜度也是適中的,那怕搭配了糖漬果乾丁也不會過甜。

或許因為烤色較深,所以單吃外皮有點微苦,不過那個苦不是烤焦的苦,正確來說應該是味道較重的反苦,但那程度是可忽略的,另外單看深咖啡有點近黑亮的外皮.好像會覺得有點乾的樣子,實際單吃時口感並不會乾,這顆雖然也是要搭配果乾整體吃,但我個人覺得,濕潤度整體吃起來,反倒沒有單吃時濕潤,一定要有果乾在內才可以取得平衡,整體口感我覺得是不錯的,只是我在品嘗的時候,因注意力被那豐富又突出的香氣給吸引,所以幾乎沒太在意口感上的感覺,所以我這篇會著重於在後面香氣的描寫,但最後評分則是整體評算。

2.整體風味:(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香氣和滋味的嗅覺與味覺之感受):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3.8

當麵包體還在鐵桶的紅色厚油紙袋內時,多少就有隱隱散發出些許香味了,只是不明顯,直到拆了厚油紙袋,僅剩透明塑膠袋時,香氣又近一步提升,首先聞到的就是我很熟悉的香草帶點檸檬的柑橘味,我個人特別愛香草檸檬的組合,尤其搭上奶油、鮮奶油類的奶香,真是好聞又舒服,重點這除了這個還有我也同樣喜愛的柑橘香,拆開透明塑膠袋,那味道就更明顯了,除了上述的香氣之外,還有些不知名的氣味,像是花香和微微麝香,就是種香水味。

尤其是刀子從中切開時,那種類豐富的香氣四溢的撲面而來,連刀子上兩面都沾著不同香味, 一面是香草檸檬奶油,另一面則是切到柑橘果乾後溢出的香氣為主調,我後來看了成分,柑橘香本身那麼突出,除了果乾丁之外,應該就是柑橘醬的加成導致的吧。

其實打開袋子到切麵包這些過程中我都會拍照,拍照過程時香氣雖不到張揚地強勢侵入鼻腔的程度,但也是屬於持續將內含於其中的香味慢慢散發出來讓人能清楚聞到。

番紅花我沒特別印象其味道是如何,以前應該是有吃過相關料理,只是吃的份量應該非常少,所以沒特別去記,甜點有番紅花的這次倒是第一次吃,所以我對於番紅花的香氣其實是陌生的,我只是依照自己品嘗這顆麵包時的香氣反饋來寫的,然後再去查一下大家對於番紅花的氣味是怎樣的形容後,再來核對跟我聞到的香氣是否相符,所以真要問我番紅花是甚麼味道?或許之後有機會會特地來去聞看看本尊新鮮時的花香味是甚麼樣的氣味吧!(買不到就買香料回來聞)
就好比當初我對於文山包種茶大家說的花香味是甚麼?有的人會說是蘭花味,但大部分說的都是梔子花,我為了要辨明其香氣,就特地讓家人去買一盆梔子花回來家裡種,等大開特開時好生且專注地去聞,後來驗證後的確就是這個味道沒錯,只是如果要套用在文山包種茶上面,我覺得主香調是這樣沒錯,但各家多少會有點落差,甚至有的品質差的包種茶,那梔子花的味道就不是新鮮梔子的花香,而是快枯萎時的梔子花的味道,那味道有點像是把新鮮梔子花丟到臭水溝的氣味,有點複雜的不好聞,還是用同樣的水質泡的,所以扣除水質的影響,就是茶葉本身的問題了。

題外話說完繼續進入主題....

所以真要我說番紅花甚麼味道,我也不知道我額外聞到的像是花香加點麝香味是不是就是番紅花的氣味,至少網路上查到的是這樣形容,我只覺得是聞到像是花香調的香水味而以,畢竟這兩樣是大部份香水裡面的常用香料之一,對我來說就是既熟悉又有點陌生未知的氣味。

內層單吃起來,我覺得整體香氣是比外皮香的,這跟之前吃的是不一樣的感覺,整體吃起來時,糖香、奶油香、香草檸檬柑橘等果乾香、與不知名花香和微微香水感的麝香,另外再帶點表皮烘焙較深的香氣,簡單說就是聞起來和吃起來都非常香,而且是帶有獨特又有著成熟風韻的高級感香味,這還真是跟D&G聯名對了,連香氣都跟著精品起來。

雖說其麵包體內層本身就夠香了,但是也沒有蓋掉果乾的香氣,大約就是這感覺,不過吃起來我必須說,也是有個氣味我無法形容,有點像是自來水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我形容錯誤,當然我家的水是經過兩種過濾器後的水,基本上沒有甚麼特別氣味,我說的是外面自來水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番紅花的其中一個氣味,但這個氣味聞不到,又或者說聞起來沒這個味,但吃起來就吃到了,我看網路上說番紅花有個土味,也有點像是這氣味,我目前是有點忘記了,只是當時有註記下來,就是這個氣味我不太喜歡,覺得有點可惜,但那氣味聞的時後就沒有,還好因為其它我喜歡的綜合香氣太多又濃郁,加上也只有吃的時後才會出現,所以這個氣味還是可以容忍並原諒的~只不過這個部份會扣一點分數。

這款雖然一樣需要整體吃,但跟之前吃的冠軍版的那類各種香味完美融合且不斷疊加的展現方式不同,這款是各種香氣風味的各自演繹,基本上不算融合,頂多只是因混合入口咀嚼時才湊在一起,但實際在嘴裡反饋回口鼻腔時的香氣,依然是不斷地獨自展現其各自的優點,爭先恐後似的爭奇鬥艷、各領風騷,層次感不同。

如果有人說,那這款是不是我吃過最香的?目前吃到這款是本篇主題的第五個品牌,的確是裡面綜合評分裡面整體較香的,但不代表它是香到濃郁到不行那種.我認為這款的香因為剛好是我喜歡的氣味都很突出,我身體的感官自然的願意全面接受,所以就會認為它很香,且覺得聞起來香的舒服,但如果要論濃度,比其濃的大有品牌在。




四、整體性價比:(包含購入和保存的難易度、價格合理性、回購慾望等整體CP值):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8.0

這顆上面有提過,當初是在momo購物網買的,我的購入價算是低點,所以是1773元左右購入,以500g來說,還是不算便宜,但如果對照原價,其實也算是用了蠻優惠的價格購入了,我個人覺得以這顆的這入手價格和吃下來的整體表現來說,這顆給我的感覺是有符合其價格的,畢竟這價格裡面,還有一部份是與精品D&G聯名的成本,所謂的品牌價值這部份是佔比不少的,再對照他們另一款沒有聯名紙袋裝的傳統原味水果款式的價格來說(500g1000元上下),就知道多出來的價格在哪了,更不用說這款還有添加番紅花這較昂貴的香料,所以就不能單以傳統經典水果口味那類去論其價格cp值,我下次如果要回購,我會想吃吃紙袋款無聯名的款式,看看沒有番紅花的純經典水果口味部份,果乾與麵包體的香氣和番紅花版本的差異是在哪,吃完就知道這次吃的不知名香氣是不是都來自番紅花了。

論回購慾望,還是有機會會回購的,如果是番紅花款500g倒是嘗嘗解饞可以,如果經典款下次吃過沒有那我不喜歡的氣味的話,我想分數應該會拉回來些,但是番紅花那種聞起來獨特的香氣應該也會少些,只是經典水果口味我就喜歡吃大顆點的,至少也要750g以上才好,1公斤的尺寸還是最佳...

整體cp我認為以這特殊版本和濃郁且都是我喜歡的香氣來說,是對得起其價格的!





總得分:92分(2025/01/16評分標準調整後更新)

終於又寫完一篇了~灑花~
上面該寫的都說完了,最後補充一下,這Fiasconaro與D&G聯名的番紅花款真的就是一顆無論包裝還是風味都是異國風滿滿的Panettone,但又不失其該俱有的經典香氣!只是因為番紅花的關係,多了些特殊的味道,顯得有些許的與眾不同!和多了點成熟的風韻香氣!
近日連續編輯完善舊文,昨天也接著吃完本主題內的第六顆,今天趕緊趁熱來補個作業
這次吃的品牌是也是百年以上歷史的義大利品牌Tre Marie,後面幾個還沒吃的除了Fraccaro之外三個品牌Galup、Loison、VERGANI,應該都是差不多是同一個等級,在當地或海外應該都是較好買到的品牌,我在網路上看到老外的評測影片,如有提到價格的部份,就可知道有的當地買是真的不貴,台灣買回來其實運費這部份就挺貴的,這個後面每一篇在性價比評分的部份,會再略微提到。

-------(以下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原官方介紹)



【米蘭百年歷史聖誕麵包—Panettone】

誕生於義大利米蘭的 Panettone,是聖誕節歐洲家家戶戶必吃的聖誕節慶糕點,代表著團聚的美好,具有愛的傳統,以及聖誕節的魔力。
米蘭傳統 Panettone 的外表看似海綿蛋糕,本質上是經過長時間發酵、香氣飽滿且極度柔軟的麵包體。帶有大大的發酵孔洞,在鬆軟可口的甜麵包裡,加入蜜漬果乾和葡萄乾,滋味飽滿而愉悅,在歐洲延續了數百年的傳統,成為全義大利的「過年國民甜點」,與米蘭的城市標誌。

【19世紀至今的傳統】

Tre Marie 於1896年在米蘭市中心開幕,因擁有傳統精湛的烘焙技術,兼具時尚摩登氛圍,受到當代文人雅客的喜愛,許多藝文界人士皆是座上賓,當時最受歡迎的便是經典米蘭聖誕麵包 Panettone。在義大利人心中,Tre Marie 的糕餅店擁有如同法國花神咖啡館般的地位,不僅是美味與高品質的代名詞,更是具有黃金年代象徵意義的品牌。1960年起,Tre Marie 持續擴大生產規模,一方面將糕點供應給各地無法獨立製作點心的店家,同時也將世代相傳的製作方式完整保存下來。直到今日,仍有許多配方與做法可以追溯至19世紀。

Tre Marie 品牌標誌上的三位女士,分別代表著優雅、知識與合作,起源來自於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古老修道院成員曾提供銅幣給窮苦受難者,讓他們得以兌換麵包與麵粉。修道院的良善形象,樂於分享的美好精神,以及歷史悠久、品質卓越的價值,讓 Tre Marie 成為義大利人心中最信賴的品牌之一。

【在義大利,Tre Marie 就等於聖誕節】

在義大利提到 Panettone,一定有人推薦「Tre Marie」!不僅如此,還能夠在所有精品食材通路找到它。
創立超過百年的 Tre Marie,是米蘭傳統 Panettone 的象徵。遵循緩慢費時的古老製法,從酵母種開始養起,並使用 100% 義大利小麥粉與頂級水果乾,低溫發酵長達72小時,賦予其柔和飽滿而濃郁的迷人香氣。以精確的時間與溫度烘焙出爐後,立刻倒掛8小時、自然冷卻定型,才能製作出口感如此蓬鬆香軟、撕開後內部濕潤綿密的聖誕水果麵包。
歐洲人從11月便會開始享用 Panettone,一路品嚐到聖誕節和新年結束。不論是當作甜點、早餐、下午茶,搭配咖啡與茶,或是甜白酒或氣泡酒,都非常美味。常溫保存即可,不須冷藏以防口感變乾;適合直接享用,也可以在食用前於麵包表面略噴灑水分後,放入烤箱稍微加熱。

【Tre Marie 的嚴選原料】

選用 100% 於義大利種植的小麥粉,以及完整去掉皮肉間白膜的西西里橙皮與柑橘蜜餞,充分保留柑橘菁華,香氣飽滿而愉悅。再加入帶著琥珀色澤、陽光下自然風乾的頂級無籽白葡萄乾,與法國AOP產區認證奶油、友善飼養雞蛋,香氣與滋味皆與眾不同。

-------(以上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及原官方的介紹)

接下來除了Fraccaro之外,包含本篇的Tre Marie以及Galup、Loison、VERGANI這幾個尚未開吃的品牌,相較於我前面開箱吃的品牌售價和等級來說,在台灣屬於中價位,國外售價屬於比低價位的平價版(像是好市多的1公斤紅色鐵盒版)大約再高一個等級。

這類都有個特點,以經典傳統口味來說(綜合水果或柑橘葡萄乾這類命名),就是味道大都只會是純正的Panettone香氣,也就是主要的果香、糖香、奶油香為主的香味,單論香氣的濃郁度不太會差到哪裡,至於便宜版的像是好市多那類賣場品牌,香氣絕對不會不濃,只會更濃,差異就在於口感與香氣的細緻度,聞起來是否自然舒適或有無讓你有點覺得太過頭太假之類,重點還有吃完後的負擔感,這些如果吃過多點品牌,應該是連一般人都很容易分辨的出來,我相信會喜歡Panettone的人,大部分也都是追求這主要香氣的人居多,尤其第一次吃了就愛上的人,應該皆是如此:所以像我,一旦愛上這味兒,就會願意花錢去多多嘗試不同的Panettone,且追求的也不再只是香氣濃度越濃越好,而是要香氣雖濃但吃起來也是必須是舒服享受、無負擔感,當香氣純正與前述條件都具備了,接著就是口感的豐富度與層次感也必須要跟著講究了,再來才是包裝外型是否有應景地符合節慶氣氛或是特殊送禮的需求,不過這些當然都是一分錢一分貨,畢竟成本就擺在那,價格也自然會如需求一樣層層堆疊上去,果然人的慾望真是無窮阿!但誰叫吃過好吃的就很難再回去了呢

之前有網友問我,難道就一定要買高價位或是甚麼大師版之類的才能認識Panettone?
當然不需要,我覺得只要香氣純正、口感不要差到哪去,至少用料別太多人工添加的部分,能符合這些條件其實就很適合一般家庭或消費者吃了,國外的人不也都這樣吃?
所以本篇的Tre Marie這類等級售價的Panettone,我吃過後就覺得蠻符合這類需求條件的。

接下來進入評分內文階段~

這篇主題應該是我目前寫的文章中,最多字且最累人的,但既然開頭了,就一定會持續更新寫完,只是之前的評分項目原本是以世界比賽的評分項目內容來評,但那些大都是以製作者的角度,且皆為技術含量為主的項目;而我僅是個愛吃此麵包的純消費者,並非烘焙業製作者,所以在寫了五篇之後(其實第一篇寫完就想改了),覺得應該要調整一下,改成全以消費者的角度與在意的內容為主來寫,這樣對於有意願購買或嘗試的人,會比較具有參考性些;也因為不牽扯專業製作技術的內容品評,只會將我實際看到、聞到與吃到的感受,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這也是篇最直接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食後心得評價主題,當然每個人的嗅覺和味覺的敏銳度與接受度都不同,所以本人的食後心得僅供各位參考。

新的評分項目與分數佔比:(總分100分,最小給分單位為0.05分)

【義大利Tre Marie】聖誕水果麵包 不專業消費者評分如下:




一、外觀賣相(包含整體包裝設計的質感、氛圍感與吸睛力等):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8.25

Tre Marie的包裝台灣這邊進口商其實我看網站上是有兩個版本的,一個是我買的這個淺色印花紙盒版本.另外一款為紅色的精裝紙包款(如下圖)(圖片取自博客來產品頁面)。



我原本想說節慶就多花點錢買紅色包裝算了,但要買時已經賣完了(不知道是不是今年版本),所以就買了當前這淺色版本,其實這T型(被我拍得像方形)的硬紙盒我覺得也是不錯看啦!上面多個可拉的咖啡色小提把,蠻方便的!也是屬於簡便型的包裝,只是我在拆的時候,還真是不知道要從側面還是底部拆,不管怎麼撕好像都會撕破,所以最後乾脆給它整個大方的破壞撕掉,就扔到旁邊去了

這款設計的形狀和保護力會比之後的另外兩款那種基本上沒啥保護力的紙包版好很多,至於外型的顏色印花是不錯看,整體是素雅的,但跟聖誕節好像沒太大關係,所以也沒會有甚麼加分,如果是紅色紙包版本,倒是比較討喜一點,但是那紅色款紙質如果只是平面,而不是觸感細緻的紋路紙質的話,那我就覺得沒必要加那個錢買,還不如買當前我買的這款素雅版本來的好!唯一缺點就是開了之後很難保持盒子的完整。(可能是我笨不會開)





二、本體內容:

1.
樣貌呈現(包含麵包外層形狀與內層切面和顏色之討喜度):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4.75

麵包體的外型膨脹起來整體是圓的沒錯,不過應該是包裝的關係,所以四邊會有點變成
方形,烤色也是算中偏深,不過還沒有上次那顆D&G聯名的烤色深,但論烤色我是挺喜歡的,外型的部分雖不是傳統整體圓型,但搭配頂部表層那像是有點開花且厚薄不同、顏色有深淺之差的漸層紋路,是蠻好看的。

上面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葡萄乾和柳丁皮碎在上面點綴,柳丁皮碎雖不多也不大塊,但柳橙香氣倒是有加分!

切面顏色偏稍淡金黃色,內層質地觸感是柔軟的,彈性微,壓下去基本不太會回彈,很容易定型!







2.
果乾分佈(包含果乾的品質、數量、果乾香氣、規格與均勻度):

總分20分,本項目得分:17.5

題外話一下,本文上面品牌介紹那邊有一張黃色的官方產品圖片的麵包切片,看起來果乾丁顏色繽紛且都很大顆,那個看看就好,僅供參考,實際上的大小是以我拍的為主...
其實也不能說廠商騙人,畢竟售價就擱在那,通常要那樣的果乾大小等級和分佈,基本上一顆台灣應該都要1800左右,如果是進口進來的,還要再貴些,更不用說大師冠軍版之類。
所以才說僅供參考~

果乾整體數量分佈算是密集,果乾共有葡萄乾、糖漬柳橙皮丁、柳橙皮碎和香櫞丁,葡萄乾顆粒帶點微酸,甜度算正常,體積大部份偏小;果皮丁大小規格不一,整體數量分佈密集,但柳橙果皮丁大顆粒的很少,大都是細小柳橙皮碎和同樣細小的香櫞皮碎(數量最少,豐富香氣和顏色用),但因為分佈算是還蠻密集的,所以如果要單吃內層或表皮時,比較難分離乾淨,果乾總體數量雖感覺不算少(應該是柳橙皮細碎分佈較廣的關係),但因為細碎較多,吃時的口感比較無法像之前吃的一些品牌的大果皮丁的口感與爆香氣的爽度,這品牌的果皮丁單獨吃時的風味(大顆的)香氣算標準沒特別突出,甜度感覺稍甜那麼一點,但因為大顆粒較少,所以印象不太深,不過雖然大顆粒較少,但柳橙皮細碎因為分佈較廣,所以對於整體香氣的濃郁度有顯著的提升,應該算是用有限的成本預算來提升香氣風味的做法吧!這個部份我會參考售價來做分數的調整給分,而不是單單只與售價高或是強調在果乾量多的品牌數量做比較,但品質還是會實際加減分。


3.
額外加分(特殊用料、製作手法或是小驚喜贈品等額外加分項目: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1.5

我覺得那個小細碎的處理做的還不錯,可以彌補成本因素,一樣做得到接近口口有果乾,和提升香氣的部份,烤色和外型也是可稍加分。



三、
感官品評:

1.整體口感:(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咀嚼性、化口性、平衡性等口感):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1

單吃外皮的部份甜度適中,不會感到乾,厚薄的地方層次不同,且都不太沾牙。
底部的烤色較深,外皮頂部和底部葡萄乾多少有幾顆稍微苦。

內層單吃的甜度應該是目前幾個品牌較高的, 但因為香氣濃郁,所以可接受。
內層雖然看起來也孔洞分明,但其實質地不蓬鬆,是柔軟的,且一撕就斷,捏一下容易塑形,無論是觸感或口感皆是如此, 入口是軟黏,咀嚼後易結團到微黏牙地步,手捏的部份只有微微回彈一點就定型了,壓下去很難恢復原形,化口性算不錯,只是上面提到較容易黏牙,我認為比Muzzi還黏,但又比好市多的糊整坨的口感稍好一些。

這顆如果是整體外皮內層吃下去,就是糊在一起的濕軟口感,跟Muzzi那種軟糯帶點結實不一樣,這顆更軟更糊些,上面提到的黏牙和柔軟的口感,都一樣是不喝水的狀況下。

因為柳丁皮碎和香櫞皮小丁(較少),雖有增添小小不一樣的口感,但還是以香氣較為顯著,但在口感上也算是有稍稍有彌補一點大果皮丁的數量不足的部份。


2.整體風味:(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香氣和滋味的嗅覺與味覺之感受):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3

這顆盒內的透明袋子密封的不錯,幾乎除了袋口外,幾乎沒啥味道溢出,打開袋子後,柑橘香、奶油香、糖香混合的純正香氣撲面而來,且持續四溢,比起上一顆D&G聯名的溢出程度來說,是差不多的,只是D&G的氣味除了原本的基本香氣外,還多了獨特的香水味,那高級感的調性和香氣的豐富層次是不太一樣的,但沒說這顆不香不好聞,純正的味道我喜歡。

切開麵包體時, 也沒有像D&G聯名那一顆一樣,香味溢出的濃度再次提升,而是必須要靠近麵包體或刀子很近時才能聞的到香氣,且還只是佔了九成五以上的奶油香氣,剩餘的只有一丁點的例如葡萄乾的味道,這裡指的是切麵包的刀子沾上的氣味,由此可看出兩者香氣的豐富性和濃度的展現與差異,也因為這樣,我認為D&G聯名款的香氣質與量還是勝出蠻多的。

內層香氣完全是果香引領奶香和糖香為主的順序,內層雖然甜度較高,但因為這葡萄乾有點微酸,所以剛好可以緩解這部份,加上內層的柳橙香氣特別重,所以這甜度剛好與這濃郁的柳橙香氣融合加成,並將"香甜"兩字的風味回饋提升了1個層次。

外皮頂側底部和內層除了口感外,香氣也是較有明顯區別,這點跟Muzzi差不多,這顆外皮柳橙香也蠻重的,聞起來還夾帶著更濃些的糖香(還有點酒香?澄酒嗎?),加上也有點小柳丁碎,所以整體的香氣又多了些層次,不過吃起來尾韻依然是柳橙味,其實內外柳橙味都重,只是比起來是內層較重些。

連著外皮和內層整體吃起來,雖然頂部外皮和內層都有葡萄乾,但香氣基本上吃不太到,混在一起只會吃到柳橙味,整顆甜度是目前幾個品牌裡面"米蘭式"中甜度最高的,但因為香氣濃郁,整個風味就是柳橙的香甜,所以可以接受,也因為混合著整口吃到最後都是柳丁為主夾帶著糖香,所以基本上香櫞皮那點綴的作用不大,只有單獨吃內層的時候,偶爾才會有香櫞皮那特殊氣味繃出來,但個人覺得這牌子這樣搭起來,其實香櫞皮可以不必,真要用不如用檸檬皮還比較清香,氣味也較舒服且不顯突兀。






四、整體性價比:(包含購入和保存的難易度、價格合理性、回購慾望等整體CP值):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8.0

這顆麵包保存期有到八個月,其實這等級的大都是六到八個月,如果是有糖霜餅皮或淋面之類額外的裝飾或添加,賞味期就會比較短,像是冠軍款或莎士比亞烘焙坊這兩款就是。

價格的部份,台灣這品牌的售價大約是1190不含運,那個大平台上可能會有優惠券或特殊活動,像我就是剛好有券,購入價950含運,但這是剛好有搭到平台活動價,不然大都在1100左右,上面那張圖是YT影片擷取的,影片內那老外有寫心得,分享了幾款差不多等級的購入價位,換算台幣大約在700初頭,以台灣的售價加上運費和關稅進口,其實我覺得這品牌進口商算可以了,如果是自己海外淘回來光運費其實就沒便宜到甚麼,所以我認為單就這品牌價格是合理可接受的,但前提還是要能用上述優惠價格買入才是真合理,當然如果能像國外網友一樣以當地售價購入來吃的話,CP值自然還是最高啦!

至於回購慾望,如果價格是950上下的購入價,喜歡吃較軟口感又愛濃郁純正香氣的人,應該是蠻適合的,但我個人對口感還有些許追求,所以是可以買,但未必一定要買的程度。

不過以這售價來說,是的確也沒啥好挑剔的了~就看口感喜歡不喜歡而已了~
至少香氣很純正,且還是非常濃郁聞起來又舒服的果香,吃起來也是沒啥負擔~





總得分:84分

這顆是目前為止本主題內我認為柳橙香氣最重的一款,那怕少了點大果皮丁的口感爽度,但喜歡柳橙糖香的人,應該會很喜歡,因為給的很滿。
但是這顆我並不推薦連皮帶內層整口吃,因為這顆只有單獨部位拆開吃才可以吃到口感和香氣上不同的層次區別,如果混在一起吃,口感上很像"摻在一起做成瀨尿牛丸"那感覺一樣,都糊在一起沒甚麼層次;香氣的部分則就好比一個柳橙大統領帶著副將和小兵,但就只有大統領最優秀引人注目一樣,其它都是陪襯和點綴,這個和冠軍款的融合是不一樣的,冠軍款的融合是彼此連結又各自展現優異之處的模式,Tre Marie則真是混合在一起而已。
如果真要混著吃,就只有外皮夾帶著一點內層,大約外皮1對內層3為最好吃的比例,簡單說就是混著吃就是皮多一點內層少一點,原則上分開吃會得到較好的回饋。


(本篇寫到後面~竟然還遇到地震....真是太恐怖啦~)
ST27152
ST27152 樓主

這篇上次分數竟然算錯~複製貼上別篇的90多分忘了更改~實際上是84分

2025-01-27 19:56
看起來好友特色
很不錯的文章 很有優秀
要過年了,地震頻繁...
補一下前幾天吃的第七顆品牌義大利 Galup(1922年)的食後心得。


-------(以下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原官方介紹)



🔶義大利節慶麵包 百年領導品牌
🔶PGI認證榛果與在地新鮮食材
🔶義大利精品百貨、Eataly頂級超市指定販售
🔶結合經典果乾、堅果可可、糖漬橙皮、糖漬蘋果等四種不同風味
🔶造型小巧精緻、口味豐富多元,送禮自用皆合宜
🔶多層次口感與應景外型,您一定會喜歡!

⭐關於Galup - 來自1922年義大利的Pinerolo小鎮⭐
🔘創辦人Pietro Ferrua憑藉獨門配方,創造出令人驚豔的商品。
🔘不僅是義大利 Panettone麵包的領導品牌,也是一段流傳百年的甜蜜故事。
🔘暢銷百年的美味關鍵來自延續至今的酵母老麵與獨特優質的原料。
🔘躋身義大利麵包甜點最具指標性代表之一。
🔘義大利精品百貨、Eataly頂級超市指定販售,Galup的美味也同步行銷世界40多個國家。


-------(以上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及原官方的介紹)

今天這篇完全無前言要寫,所以直接進入評分內文階段~

這篇主題應該是我目前寫的文章中,最多字且最累人的,但既然開頭了,就一定會持續更新寫完,只是之前的評分項目原本是以世界比賽的評分項目內容來評,但那些大都是以製作者的角度,且皆為技術含量為主的項目;而我僅是個愛吃此麵包的純消費者,並非烘焙業製作者,所以在寫了五篇之後(其實第一篇寫完就想改了),覺得應該要調整一下,改成全以消費者的角度與在意的內容為主來寫,這樣對於有意願購買或嘗試的人,會比較具有參考性些;也因為不牽扯專業製作技術的內容品評,只會將我實際看到、聞到與吃到的感受,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這也是篇最直接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食後心得評價主題,當然每個人的嗅覺和味覺的敏銳度與接受度都不同,所以本人的食後心得僅供各位參考。

新的評分項目與分數佔比:(總分100分,最小給分單位為0.05分)

【Galup】潘朵托尼聖誕麵包 經典果乾750g不專業消費者評分如下:



一、外觀賣相(包含整體包裝設計的質感、氛圍感與吸睛力等):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5.5



Galup這牌子我買的是【Galup】潘朵托尼聖誕麵包 經典果乾750g的紅色紙包版本,算是國外中低價位來說蠻常見的包裝,但是這牌子的紙質本身的味道除了油墨味有點重之外,那綁繩上的味道是真的有夠臭...我拿到時聞起還真的還以為是甚麼東西腐敗壞掉的味道...
一般來說這類紙包裝大都可以多少聞到裡面Panettone的香味,但這紙包基本上只有那超臭的繩子和紙本身的味道而已,裡面些微滲出來的氣味都被那繩子臭味蓋掉...

另外就是這紙包,本身的保護力實在有夠差,拿到時麵包體已經變形,是我目前買到的幾個品牌,應該變形的最明顯的一個(後面還有一個類似包裝VERGANI,到時再來比較),重點其在台售價(折扣後),還都比其它同樣包裝的還貴...這在後面CP值項目也會被扣分。
(網路平台購買宅配過來是有平台紙箱裝的,紙箱外觀無任何壓損狀態下,內容物麵包體卻是變形的,所以排除平台方,當然這包裝基本上本就不太會有保護力)

回歸此項目的評分部分,美感普通,應景倒是有,畢竟大大紅色的包裝紙加上聖誕老人圖像搭上品牌LOGO,隨便一個人看了都知道是聖誕節的產品,包裝肯定是簡便且無過度包裝問題,但是保護內容物的部分,除了隔絕力之外,保護力真的是零...對比2022年我買的那個新光三越進口的BRERAMILANO1930AIDA米蘭傳統帕內朵尼麵包輕奢簡約版(下圖)來說,人家的紙包質感更好更硬厚,保護力還稍勝些,所以較不易變形,內容物還是1000g的,價格我記得還沒比這款貴,重點還更好吃...至少當時我第一次吃時的印象是好的,所以第二年我還繼續買,第三年才沒續購開始嘗試其它品牌,這對比很影響後面cp值項目的給分。
最後還是得再說一次,這個版本的繩子味道真的很扣分....遠遠就聞到...
所以這一個項目扣分太多,所以分數真不高,畢竟包裝也普普,頂多應景而已。

看看下圖BRERAMILANO1930一樣是紙包的版本,還是有差異的。


二、本體內容:

1.
樣貌呈現(包含麵包外層形狀與內層切面和顏色之討喜度):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4.3

上面有提到,因為外包裝保護力差,又或許從國外運送回來就如此,在平台紙箱外觀無損下,內容物打開就是這模樣,基本上整個是大變形的,我已經很盡量喬可看點的位子了,比照之前我一樣默認它原本沒壓到應該還是如同最上面品牌介紹的官方圖形狀來評好了。

餅皮上有一些大果乾,但是單吃果乾好死甜,當初買其實有印象好像不是米蘭式,直到打開時才知道確定是糖霜餅皮的杜林式,對比之前吃的兩個品牌的杜林式,這款剛好是第三款,只是官方介紹塗上面有堅果和珍珠糖,不過我拿到的這顆是沒有的,所以我還特地去找一張麵包體頂部無任何珍珠糖堅果或是糖粉等裝飾的產品圖來對應我買的這版本,免得尷尬。

切面的顏色和孔洞樣貌等我覺得都沒問題,我發覺台灣蠻多烘焙坊的Panettone如有做杜林式的的糖霜餅皮都是做這樣式居多,至於好看與否,我覺得就看個人喜好了。





2.
果乾分佈(包含果乾的品質、數量、果乾香氣、規格與均勻度):

總分20分,本項目得分:15.5

果乾的種類有葡萄乾、糖漬橙皮丁和萊姆皮丁,葡萄乾最多,橙皮丁次之,萊姆皮丁比柑橘丁少些,整體果乾的數量算也算接近口口吃的到,主要還是以葡萄乾種類為主,所以果皮丁會顯得較少,不過或許也因為這缺點,剛好避免了因為橙皮丁過於死甜的問題更嚴重。

上面有提到,表皮的大條糖漬澄皮吃起來非常死甜,香氣是有但相較於甜度,香氣顯得不足,跟其它品牌比起來濃度稍弱,這顆其實單吃葡萄乾果皮丁都很甜,萊姆皮丁的口感不是很好,有點沙沙的,另外雖說表皮的橙皮丁大較賞心悅目,但單獨針對內層的果皮丁規格部分,其內層果乾丁的大小比例顯得有些不一致。

3.
額外加分(特殊用料、製作手法或是小驚喜贈品等額外加分項目: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1

原本是沒有任何可加分的部分,但後來想想,本主題內十個品牌我吃到目前為止,至少我拿到的這一顆來說,的確是沒有任何一顆果乾或是果皮丁讓我吃到一丁點苦的,這點倒是難得,所以給個1分。






三、
感官品評:

1.整體口感:(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咀嚼性、化口性、平衡性等口感):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2.5

外皮糖霜餅皮呈龜裂塊狀,觸感硬脆,單吃糖霜餅皮(我覺得比較像糖殼) 很酥脆的糖殼,不是硬脆,而是酥脆,且化口性強,基本上入口碰到是硬,咬下去是酥,接著就被口水融化了,但很死甜是真的,比之前的淋面糖霜或是珍珠糖的糖霜餅皮都還甜且帶膩,不過單論這糖霜餅皮的酥又高化口性的口感是的確不錯,要是可以用甜度較低的糖來做應該會好很多,當然我覺得也是因為那帶酥脆的糖霜餅皮本身帶了些杏仁還榛果的味道不太討我喜的關係,所以更會凸顯其的甜膩,如果是我喜歡的香氣為主調的話,那或許就算甜度一樣很高,但對我來說就會比較能容忍和接受,且不至於到膩了。

內層組織質地有彈性,手壓下去會回彈,不易凹陷,可輕微手撕,但也是一撕就斷,不太能撕太薄,不過也不太會稍捏就呈坨塊;口感上吃起來雖不到濕潤,但也不至於太乾,我覺得還挺剛好的,至少蠻符合我喜歡的口感,內層單吃沾牙程度接近微沾牙而已,等於是不太沾牙,化口性可以,入口舌頭的觸感是立體,咀嚼帶點軟彈。

入口時表皮必須加一點內層再吃,這樣不會顯得那麼甜膩,尤其該口吃到較多果乾時,會因多了些葡萄乾和果皮丁的額外香氣,能稍微解膩, 但如果是橙皮丁部分較多的話,就會較甜些,也好在這麵包的內層不是很甜,所以比例對了混在一起吃後甜度上也還可以接受。

這一顆單論只吃內層和忽略過甜的糖殼的部分,在口感上我個人是挺喜歡的, 整體混合吃只要比例對了,口感的平衡度我也覺得算不錯,不過前提是你要習慣它的甜,然後濕潤度整體吃也不會覺得乾,化口性不錯,整體吃黏牙程度輕微,如要到開始沾牙程度,大約要吃到500克以上才可能,這裡我指的一樣是吃的過程沒喝半口水或茶飲,如果喜歡吃稍濕潤點的,前面有介紹幾款會比較適合,但這款對我個人喜好來說,是較適中的。

如果果乾的口感能再好些,那整體層次就會更好,可惜果乾口感品質不怎樣,影響了整體口感,不然應該是23分。

2.整體風味:(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香氣和滋味的嗅覺與味覺之感受):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1.8

內部透明塑膠袋沒打開之前,要鼻子靠近聞才聞的到奶味為主帶著一點柑橘味,打開袋子我覺得比較像奶油白巧克力混合的味道,但又有點熟悉,一時想不起來,看原物料上寫著有榛果,那應該就是了,但那味道我覺得有點沉悶,我平時很少吃榛果的東西,除非我喜歡或特討厭,不然我不會特地去記味道,但真要比對的話,很像我吃myprotein含有榛果口味的高蛋白棒那味道,他們家的餅乾上面都會有跟這同一種氣味,Galup的餅皮除了奶油為主的氣味帶些柑橘味之外,接著就是這個味道了,其實這氣味的組合我個人不太喜歡。

香氣剖開時不明顯,刀子兩面也要鼻子靠近才聞的到奶油味,基本上聞到的也只有奶油味較明顯,外皮因糖霜餅皮那個脆糖殼的關係蓋住氣味,只有糖殼本身不顯的氣味而已,所以單獨聞表皮層,香氣不彰。

內層主要是奶油柳橙香草,且以奶油香為主,Panettone的象徵主要香氣是有,對我來算經濃度算是標準而已,聞起來跟濃郁沾不上邊,但吃起來倒比聞起來濃多了些,也因為果乾的部分葡萄乾比例較高,所以比較常獲得葡萄乾香氣,當然真要論果香氣,就算這橙皮丁跟其它品牌比不出色且還較甜,但還是會比葡萄乾明顯。

單獨吃底部我覺得還不錯,香氣比內層濃郁多也較有層次, 這顆的萊姆皮的氣味還是有點突兀,所以並沒有因為多了個萊姆皮果乾的香氣就會再加分,

這顆的香氣就是因為上面提到的表皮糖霜脆殼的部分有多了一個像是榛果味我覺得不搭,而且還蓋掉原本較明顯的奶油香,最後殘留在嘴巴的氣味較多會是那類似榛果的混合味道,我後來回想我並沒不喜歡榛果味,只是這奶油、柑橘、香草這類搭上榛果這種組合,我就是覺得不搭,還有點奇怪,重點原本Panettone表皮本來還會有一層烘焙後的糖香氣,這裡並沒有吃或聞到,這感覺好像被打掉重組,似經典又不經典的感覺,或許換個人吃可能會喜歡也不一定,以上純屬個人喜好與觀感。






四、整體性價比:(包含購入和保存的難易度、價格合理性、回購慾望等整體CP值):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7.0

這顆當初剛好有打折,購入價是1260元,後來好像有小小降價變1210元,但如果以這包裝和這內容來說,這包裝有點不符價值,至少保護力不是很OK,口感和風味上,撇除個人喜好部分,是還算中間等級品質,如果以整體實際購入價來論其CP值,性價比對我來說不是很高。

這包裝紙盒必須要再提升些質感和保護力,才稍稍能符合實際價值,不然單論其內容物,就台灣折扣後售價一千初頭價位這等級的品牌來說,其實還蠻多其它選擇的。

這一顆不是不好吃,撇除那我個人覺得不搭的香氣組合,論其整口內層比例較多且含著些微外皮混合吃的情況下,比例對了,就不會那麼死甜,才有餘力去感受其口感上的層次,香氣層次雖不足,但吃在嘴裡會比聞起來香,且又不太沾牙,化口性也不差,整體光以吃的評比來說,也算不錯了,當然如果是論性價比,那就得把其它項目考量下去,這樣綜合分數就不會太高,所以不是這顆不好吃,而是消費者買東西除了好吃與否之外,CP值和有無符合其價值也是考量之一,我個人是無回購慾望。

PS:這顆保存期限八個月~(產品上標註不含防腐劑)





總得分:77.6分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這顆如果是單獨做米蘭式,不要弄那個多餘有榛果味的糖霜餅皮,應該會較為出色才對,至少口感濕潤度是我喜歡的不過濕也不過乾又帶些彈性,我是因為後來有特地去聞其空袋子內和烤模底紙上殘留的香氣,才得以推斷出其原有的香味和濃度,那消失且本該要有的Pnettone表皮糖香,幾乎都全留在這了,難怪只有吃在嘴裡味道才豐富濃郁些,在我看來這顆的糖霜餅皮並沒有加分,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別人我就不清楚了~我的評論僅供參考,不代表絕對。

我不知道這顆國外當地售價是多少,如果國外實際售價跟上一顆Tre Marie差不多的話,那就是進口商的賣價,導致消費者可能會認為其CP值過低的問題囉~

PS:這一顆的缺點就是很會掉渣渣,吃的過程拼命掉,我超怕地上惹來一堆螞蟻~所以基本上是一邊吃一邊擦,吃完還得吸地板我才安心,比起我前面吃的那兩款淋面的和珍珠糖的來說,這款是真的比較麻煩~
年都快過完了,來補個文章~
上星期吃的第八顆品牌義大利Loison(1938)的食後心得。


-------(以下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原官方介紹)



來自義大利威尼斯西方Veneto地區,1938年創立至今已經延續至第三代,為義大利公認前三大之甜點品牌。
遵循古老的食譜與祖父的堅持,堅持每年研發一種新口味與新包裝,更是致力於將Panettone帶入日常生活,開發了一系列入菜的菜餚,種種都是其成功的秘訣之一。
80餘年得到大眾的支持喜愛,與多項單位的認證,至今出口到全球超過70個國家。義大利最具公信力的GamberoRosso紅蝦評鑑,也稱讚其「香氣與風味都非常宜人,透著一股復古的感受」。
每日自然生產新鮮酵母菌
依照傳統配方,主要是麵粉和水混合後,每日自然產生的新鮮酵母菌,天然酵母所帶來的發酵過程促使Panettone發展出紮實的結構。
嚴選高規食材創造味蕾的最高鑑賞境界
原料都來自可信賴的市場和認證過的產地,VENETO地區新鮮蛋奶、西西里柳橙皮與黑櫻桃、比翠薩的高山奶油、 Prosecco 氣泡酒,精心挑選南美單一產地的巧克力,甚至遠征土耳其,只為了尋找品質最好的葡萄乾。
頂規72hr匠心獨運
法規規定,必須使用發酵至少48小時的老麵與特定比例奶油等特殊條件製作才能稱作Panettone,然而Loison使用發酵72小時的老麵,依循義大利經典烘焙程序製作,生產過程需要16個步驟,超過72小時層層揉製。
精美包裝禮盒
來自設計師愛妻Sonia的包裝,使人宛如置身於迷人的威尼斯,大運河、熟悉的摩爾商人-里奧巴雕像和馬斯泰利宮在包裝上優雅再現,是值得收藏的經典雅緻包裝,讓每個聖誕麵包都像是櫥窗裡的高級精品。

-------(以上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及原官方的介紹)

今天這篇完全無前言要寫,所以直接進入評分內文階段~

這篇主題應該是我目前寫的文章中,最多字且最累人的,但既然開頭了,就一定會持續更新寫完,只是之前的評分項目原本是以世界比賽的評分項目內容來評,但那些大都是以製作者的角度,且皆為技術含量為主的項目;而我僅是個愛吃此麵包的純消費者,並非烘焙業製作者,所以在寫了五篇之後(其實第一篇寫完就想改了),覺得應該要調整一下,改成全以消費者的角度與在意的內容為主來寫,這樣對於有意願購買或嘗試的人,會比較具有參考性些;也因為不牽扯專業製作技術的內容品評,只會將我實際看到、聞到與吃到的感受,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這也是篇最直接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食後心得評價主題,當然每個人的嗅覺和味覺的敏銳度與接受度都不同,所以本人的食後心得僅供各位參考。

新的評分項目與分數佔比:(總分100分,最小給分單位為0.05分)

【Loison】義大利 經典柑橘葡萄乾 750g不專業消費者評分如下:




一、外觀賣相(包含整體包裝設計的質感、氛圍感與吸睛力等):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8.5

Loison這品牌的Panettone有蠻多種規格和包裝的,品名其實我看得有點眼花撩亂,例如經典口味就有經典潘娜多妮聖誕蛋糕500&1000g(灰色紙盒)、綜合柑橘(500g)-禮盒裝、以及我這次買的經典柑橘葡萄乾 750g(綠色鐵盒),其中這綠色鐵盒的也有出一樣750g的方紙盒版本,價格會比綠色鐵盒再便宜些,我之所以買綠色鐵盒版本就是因為同樣規格和口味的經典柑橘葡萄乾方紙盒沒有了,加上500g的綜合柑橘和經典潘娜多妮聖誕蛋糕500&1000g(灰色紙盒)我分不清楚差異在哪,所以乾脆直接買綠鐵盒較保險,後來我開箱直到吃完之後,再回去看一下上述的規格以及價差,就大約知道差異在哪了,這後面cp值評分那邊再來說。

真要論鐵盒版有無甚麼質感上的差異,我認為其實並沒有甚麼出奇之處,就是包裝材質鐵盒和紙盒的差異而已,整體用色就是聖誕綠,也是跟聖誕節慶搭得上邊。

但如果要我選擇的話,我覺得紙盒的cp值較高,這次會買鐵盒是比較了價格和可能的內容規格後選擇的,而不是因為外觀吸引我,因為這鐵盒的吸睛度真的就普普,中規中矩。

不過打開內盒後,我倒是覺得一些細節處蠻不錯的,例如打開鐵盒內部先有一小本品牌介紹說明書,麵包體外有另外再用印滿品牌印花的白色內襯紙包裹起來,打開內襯紙後,才是印有LOGO的麵包體透明塑膠袋包覆內容物,雖然精緻度比不上之前的D&G聯名款,也沒有甚麼筆記本或其他的小贈品,但我覺得以這售價並與其他同等級規格的品牌產品比較來說,是可以了,也正因為內部多了這一點點的小巧思,有把分數拉回來些,至少不會如外觀一樣沒有讓人太大期待,反而是打開後才讓人多了點小精緻的感覺,有時候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才是不能忽略的。(蠻多鐵盒版的打開就是一個透明塑膠袋裝著麵包而已,重點鐵盒的價格還大都比紙盒貴兩百左右或以上,所以這不是多了一層內襯包裝紙的問題而已






二、本體內容:

1.
樣貌呈現(包含麵包外層形狀與內層切面和顏色之討喜度):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4.75

外皮的樣貌還蠻完整的,因為鐵盒的保護,所以沒什麼撞擊凹陷,但是看膨脹的體積跟Tre Marie差不多,只是Tre Marie外型因為包裝盒的關係所以會顯得較方,表皮的外貌也是跟Tre Marie蠻像的,表皮上有一些深淺厚薄不一開花造成的紋路,其實我之前吃的一些品牌也不少是會做類似這樣子。

外皮烤色比起較深的Tre Marie來說較正常些,外皮的柔軟度觸感摸起來比Tre Marie還柔軟得多了,Tre Marie是整體較硬,尤其是厚的那面觸感更明顯,Loison這一顆是無論厚薄表皮摸起來的觸感都是柔軟且帶有彈性,含油量感覺比較多。

麵包整體偏蓬鬆軟,切開後按壓後彈性不錯會回彈到接近原處,以這彈性來說內層觸感不是偏乾,摸起來雖然立體,但是質地是偏柔軟的,內層顏色淡黃色。


2.
果乾分佈(包含果乾的品質、數量、果乾香氣、規格與均勻度):

總分20分,本項目得分:18.5

果乾丁的分布很均勻,整體數量多,尤其是葡萄乾的數量也是目前本主題八個品牌中最多的一顆,葡萄乾比例佔了整體接近六成,其餘三成左右是糖漬橙皮,再來才是一些的香櫞皮丁,葡萄乾是帶酸的那種,體積較小,但風味蠻夠的,重點酸度也較高。

橙皮丁的部分,吃起來並不是只有單一的氣味,至少我吃到了不同的柑橘類皮丁氣味,有柳丁、柑橘、還有一種是類似D&G聯名款的那個帶點香水味道的橘子香氣,只是這香水橘子的數量極少,僅是點綴,整體香氣的呈現是多元有些層次的,至少我吃起來是如此,糖漬橙皮的部分因為香氣種類不單一,所以甜度上吃起來也沒有覺得是一致,可以說單吃起來是稍甜一點點,但因搭配上大數量的葡萄乾所帶來的酸,所以就不覺得甜,又可說是甜的合理。

Loison的香櫞皮丁,風味是目前這幾個品牌裡面少數較不突兀的一個,比較像是偏檸檬皮類,雖沒有檸檬的清香, 不過是好聞的,其本身的氣味跟糖漬橙皮丁搭配起來也不突兀,甜度也是單吃稍甜,但整體搭配起來吃就不會。

整體果乾的香氣我覺得濃郁度中上,葡萄乾數量是真的很多,在夾層裡面要看不到都難,果皮丁雖然沒有像葡萄乾比例那麼高,但是也是在夾層裡面吃的到,體積規格大小都還算統一,香氣風味與濃郁度雖然不是最突出的,但整體搭配性起來的香氣呈現是符合水準的,無論香氣、和甜度、與口感上都中上,如果以這顆的價格跟其他品牌比較下,我覺得他的果乾量是超出預期的,至少葡萄乾是如此,口口有果乾應該改為碎口吃皆有果乾,果皮丁雖沒有D&G聯名那樣高規格的大體積和飽滿口感,但整體果乾數量倒是贏過王鵬傑,只有果皮丁的比例沒其高,整體果乾這項分數單就口感上我覺得是贏過Tre Marie的。

(葡萄乾有幾顆有點微苦,但是也是很輕微,可以忽略)


3.
額外加分(特殊用料、製作手法或是小驚喜贈品等額外加分項目: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1.9

葡萄乾的數量有超過售價上應給予的數量,果皮丁有些許香水橘子的點綴,鐵盒內的些微巧思整體加點分數。




三、
感官品評:

1.整體口感:(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咀嚼性、化口性、平衡性等口感):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3.6

特別說一下,這外皮的厚的那一層吃起來有一種香氣,是那種好像你在擠果皮柳丁汁或是檸檬汁帶點酸,然後有點快要過期但沒有壞的程度,那個氣味又有點像是香吉士還是什麼味道有點忘了,說清香也不是不知道是什麼品種,但是就是帶酸,但吃起來也有一點微酸,不過僅限於最厚的那一層皮,外皮單吃口感是濕潤的完全不乾也幾乎不粘牙,化口性好,薄皮的部分帶點微麵粉味,又有點桔子氣味,但又少了那股特有清香,比較像金桔檸檬在喝的時候那個味道,但又不是,其實這氣味我一直在想,我確定我有聞過,但直到一星期後我寫這篇文章還是想不起來,我覺得現在再回想已經不準了,不過過程中有點覺得是醋,且上面我認為會有點金桔檸檬或是甚麼果皮快壞掉的酸氣,應該就是發酵的醋味,加上表皮本身有柑橘香,所以混在一起混淆了~最後的猜測是如此,但他的表皮應該有塗了甚麼在上面是沒錯,因為我不曾在任何我吃過的Panettone上面聞過這味道。

底層的部分連結處,因為沒有像頂部表皮那有一層上面提到的酸氣,所以原本該有的香氣就都在底層,所以無論是口感或風味上,單吃都很好。

內層組織單吃的口感細緻柔軟且濕潤,但僅是微粘牙程度,甚至到不粘牙,這應該是目前為止我吃過這幾個品牌裡面口感單吃內層的口感濕潤度對我來說最適中的一款,不會過乾或過度濕潤到黏牙,雖無法拉甚麼絲,但也保持一定的彈性,捏的時候我還以為這一顆應該就是吃起來口感會很濕潤到糊糊黏黏或粉粉粘牙的程度,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算是讓我蠻意外的一款,但我覺得這顆也是屬於各部位單獨品嘗會比整體連皮帶內層吃還要好的一款。

綜合連皮帶內層吃起來時,會開始到微黏牙的程度,但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喝半杯水,不過其化口性依然不錯,這微黏牙是舌頭一撥就掉,不過要到微黏牙也是要吃很大口才會發生,正常吃是沒啥這類問題。

整體吃起來吃到一半以上可喝水可不喝水的程度,但是吃的過程是不會覺得太乾。
(不喝水吃了500g左右)。

簡單說,單吃各部位這顆是目前我較喜歡的口感,整體連皮帶內層一口吃的話口感層次感稍弱,但依然不錯,所以分數整體上還是挺高的,當然整體也是因為果乾量大的關係,補足了口感上稍弱的部分。


2.整體風味:(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香氣和滋味的嗅覺與味覺之感受):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3.5

隔著袋子打開鐵盒就聞到香氣了,是隱隱約約的Panettone經典香氣,這時的濃度大約跟Tre Marie差不多,打開袋子後聞到是奶油、糖香、柑橘、香草、葡萄乾的香氣,柑橘味比例稍重一些,但這個柑橘味又帶著酸氣,跟Tre Marie那種柳橙的香氣是不一樣的,一般人應該聞到都會認為是同一種香氣,只是我比較分辨得出來而已,但如果是像上面口感的部分有提到的那內層吃到果乾時,就應該很多人能明顯分辨出是不同品種的糖漬橙皮丁了。

不過上述的經典香氣都是來自底部,因為頂部表皮被一層酸氣給蓋住,有點像悶著的醋味,卻又帶點隱藏在被醋味封住的果香氣味,這也是我一直都想不起來是啥味兒,到目前為止能盡量說出的氣味,這顆表皮的氣味對我來說,雖不會臭,但還真不香,也不討喜。

也因為表皮被一層酸氣封住,所以把麵包從塑膠袋拿出來後,那原本由底部散發的香氣並沒有如預期般地更加濃郁,反而更聞不到,用鼻子靠近麵包體的頂部來聞,聞到的比較像是台灣買的一些像是芒果乾封起來在包裝袋裡面的那種味道帶著酸氣和些微果香的氣味,就是酸帶點水果味,但談不上香。(這又是另一種形容了,但我覺得這個跟上面的醋的形容最像)

切開後刀子兩側是微糖香和奶油香氣,所有這幾顆我切過的Panettone,就只有D&G聯名的那顆不用鼻子靠近刀子,遠遠就聞到刀子上的香氣了,尤其是果乾的濃郁香氣。

切開後內層聞起來的也是經典Panettone的香氣,但就是多了一點酸氣,只是沒有表皮那個酸氣那麼明顯,內層聞起來的香氣是奶油香草葡萄乾和一些蜂蜜與酸氣為主,而不是像Tre Marie一樣柳橙味那麼濃郁,不是那麼純粹果香。

或許因為葡萄乾量真的巨量,所以吃起來是充滿果酸的感覺,但很舒服,因為除了葡萄乾的香和酸外,還有各種不同的柑橘皮丁香,那香甜比例搭配不算甜的內層麵包體,吃起來不會膩,我看有的評鑒有提到Panettone這麵包不可以酸,但這顆的酸不是麵包體麵糰上的酸,而是水果果乾帶來的酸,搭上整體的甜度,所以吃起來是舒適的,且是合理且更增添風味的酸,且還微酸帶香甜。

單吃外皮,入嘴的香氣,帶著微酸的味道,很濃郁的柑橘味,甜度酸甜比例也適中,香氣是柑橘味為主帶奶油與糖香,吃起來比聞起來香氣濃郁多了,由此可見,這顆表皮原本該有的香氣就是被那酸氣封住,所以聞起來只餘酸,只有吃起來才吃的到該有的風味。

底部的部分連接的邊緣的內層厚底的部分,外皮香氣因為沒有像頂部表皮一樣被蓋住,所以能表現其正常應該發揮出來的香,這顆是蠻適合單吃各部位的Panettone,單吃香氣層次較足, 除了頂部表皮聞起來的香氣都不特別明顯,且都是帶著微微的有點橡皮酸氣的味道外,其餘部位單吃表現都較佳。

上述的酸甜香比例,無論是內層外層外皮底層單獨或整體吃起來都是非常融合,你不會覺得他過甜只知道香中帶點酸,酸甜香是融為一體的,就是吃起來比聞起來還要誘人多了,尤其單獨吃各部位更是如此,我覺得這顆整體在風味上的層次融合水準蠻不錯的,因為不會越吃後面只有甜的部分,如果說2023年冠軍款的那款,他是細緻到無論是口感和風味全部都融合在一起且依然各自展現其優異之處,但呈現出來的還是整體的優秀,那這一顆則是各部位都是風格強烈的搭夥在一起的融合,但又不覺得突兀或不搭,還是一個隊伍,就我個人而言這款風味和口感的表現,是我喜歡的,雖然整體吃起來的口感,沒有分開吃時那樣的突出,但單就風味來說,無論單吃或整體吃都有不錯的表現。




四、整體性價比:(包含購入和保存的難易度、價格合理性、回購慾望等整體CP值):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8.8

來說說cp值,如一開始所述,Loison有很多規格版本,那就以我買的【Loison】義大利 經典柑橘葡萄乾 750g鐵盒版來說,入手價是1360元(平台後來有降一百變成1260),對比起經典潘娜多妮聖誕蛋糕紙盒版1000g,看起來好像較貴,但我切開來後吃到的果乾量,應該就知道除了鐵盒和紙盒的材質差異影響價格外,就是果乾量了。

下圖老外拿的21美元就是國外經典潘娜多妮聖誕蛋糕紙盒版1000g的販售價格,算一算台灣代理商的售價,如果平台優惠都拿到的話,一千以下倒還合理,但如果以我買的綠色鐵盒版(果乾較多)的來說,對比國外應該的售價,我覺得1200上下是差不多的,當然實際風味和口感,以我來說,是高於這價格的,也就是cp值是高的,回購意願也高。

只是下次我會想試試看綜合柑橘(500g)-禮盒裝是不是跟鐵盒版內容是一樣的,再來看看價格差異是在哪,就知道如果以後要買這品牌的經典Panettone口味時,要買哪一款了。




總得分:89.55分

其實這款一開始看了其售價,我就把其列為中間水平的等級,對其並沒有甚麼特殊期待,
結果口感上還讓我蠻意外的投我所好,香氣表現也不錯,唯一就是表皮的酸氣我就是想不起來那是啥氣味,但我很肯定我絕對聞過,文章內也有不少形容,可能人老了,對於香氣的描述較為詞窮,也很難記的起一些曾經吃過的味道,只能將就寫了~不過這顆我覺得是cp值挺高的一顆,如果沒有要名人或品牌的光環加持,或是職人講究的漂亮氣孔呈現,又或是獨門用料還是奢華包裝等特殊的追求的話,這顆是蠻適合入門或家庭年年常駐的一顆,唯一就是表皮那氣味,有點可惜,把我愛的香氣都蓋掉了,但那酸,倒是可以,只是氣味我就不怎愛了,但說中肯點,單就表皮,那風味也算獨特,我個人還真是難說其是好還是不好呢~

但這顆也算是證明了不一定要很貴,也可吃到不錯的Panettone。
最近有點忙,來補下上上星期吃的第九顆品牌義大利VERGANI(1944年米蘭)心得~

-------(以下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原官方介紹)



源自義大利經典國寶級PANETTONE VERGANI 聖誕蛋糕,自1944年於米蘭創立,是歷史超過80年的家族品牌,亦是極少數在PANETTONE發源地「米蘭」製作的聖誕蛋糕品牌,其所保留與傳承下來的價值,成就了最正統在地的味道。
PANETTONE又稱為「潘娜朵妮」,吃起來的口感鬆軟有彈性,介於蛋糕與麵包之間,是義大利每年聖誕節,從皇室貴族到家家戶戶眾所期待的節慶甜點。VERGANI對品質有著嚴格要求,堅持使用純天然原料,是唯一且最後一家在米蘭以工業化規格生產聖誕蛋糕的廠商。現在歐洲多國、美國、加拿大、巴西等都可以找到PANETTONE VERGANI蹤影。

PANETTONE VERGANI美味的秘訣在於天然酵母,直到今日都依然使用自1944年傳承下來的老麵製作。從和麵至發酵到酸麵團需要48小時製程,並採用品質獨特的發酵菌種—牛腸菌,讓產品在不使用任何防腐劑下,可於常溫下保存數月,並維持柔軟細密口感及香味。
義大利人從十一月開始享用 PANETTONE,既可以當作早餐也可以在下午茶時灑上厚厚的糖粉,配上氣泡酒或甜白酒;歐美地區也常會搭配咖啡與茶。另外有些人也會搭配馬斯卡彭起司或作成法式吐司為PANETTONE創造出不同的口感。切記未食用完的PANETTONE勿置放冰箱,常溫保存在乾燥陰涼處即可。

耶誕佳節即將到來,除了準備應景的烤雞、海鮮淡菜、時蔬沙拉、熱紅酒、薑餅人,不妨在餐桌擺上聖誕蛋糕與親友齊聚分享,感受最道地義式風情。

-------(以上內容取自該產品網路上商家以及原官方的介紹)

今天這篇完全無前言要寫,所以直接進入評分內文階段~

這篇主題應該是我目前寫的文章中,最多字且最累人的,但既然開頭了,就一定會持續更新寫完,只是之前的評分項目原本是以世界比賽的評分項目內容來評,但那些大都是以製作者的角度,且皆為技術含量為主的項目;而我僅是個愛吃此麵包的純消費者,並非烘焙業製作者,所以在寫了五篇之後(其實第一篇寫完就想改了),覺得應該要調整一下,改成全以消費者的角度與在意的內容為主來寫,這樣對於有意願購買或嘗試的人,會比較具有參考性些;也因為不牽扯專業製作技術的內容品評,只會將我實際看到、聞到與吃到的感受,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這也是篇最直接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食後心得評價主題,當然每個人的嗅覺和味覺的敏銳度與接受度都不同,所以本人的食後心得僅供各位參考。

新的評分項目與分數佔比:(總分100分,最小給分單位為0.05分)


義大利VERGANI PANETTONE 經典水果乾蛋糕750G 不專業消費者評分如下:



一、外觀賣相(包含整體包裝設計的質感、氛圍感與吸睛力等):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7.0

VERGANI這家畢竟是工廠化生產,口味和包裝款式不少種,大都是紙包裝為主,走的也是平價路線,我在猜國外的售價應該在18~20美元左右,感覺比Loison低一等級,與Tre Marie比起來略次點,但又比好市多那鐵盒版等級高一等。

先不管該品牌也有鐵盒版和其他紙包裝,就以今年2025年的聖誕節這紅底色水果圖案紙包來說,節慶味自然是有,但比起之前介紹過也是紙包款的Galup那有個聖誕老人圖案的同樣紅色來說,雖沒那麼直觀,但也算多少有沾點味道,至少紙質較Galup來的厚和硬些,保護力道稍稍好那麼一丁點,重點,這繩子至少沒Galup那恐怖的腐臭味道,所以Galup之前外觀邁相這項目被扣分的地方,VERGANI沒有,所以分數會比Galup高些,但包裝雖簡便卻普通,所以分數也不會高,更不用說後面CP值的部分,售價很不穩定,且跳水跳很大會扣分。




二、本體內容:

1.
樣貌呈現(包含麵包外層形狀與內層切面和顏色之討喜度):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4.5

麵包外型因為紙包裝的關係,所以多少會有一些變形,我照片是盡量找拍起來較完整的角度拍,變形是這類包裝多少都會遇到的問題,這顆整體看起來是還OK沒很嚴重,外皮烘烤的顏色是偏深,大約跟Tre Marie瑪麗差不多。

表皮的觸感硬度,無論開花的厚薄與紋路也都跟Tre Marie差不多,烤色沒有Tre Marie來的整體均勻,表皮摸起來偏乾,開花處較厚的部分,則是觸感偏硬。

內部切面看起來顏色蛋黃,觸感立體但還算軟,壓下去會微微回彈,緩慢地恢復原狀。


2.
果乾分佈(包含果乾的品質、數量、果乾香氣、規格與均勻度):

總分20分,本項目得分:15

葡萄乾和果皮丁都是大小不一,規格較不一致,果皮丁整體也偏小,雖偶爾會有稍大一點的幾粒,但也沒很大,糖漬橙皮丁吃起來甜度較高些,香氣中上等級,這顆的橙皮丁有三種味道,不過香調還是以兩種最明顯,特別是其中的一種類似香水味道的皮丁,就是D&G聯名款果皮丁最主要的香氣的那種,只是這顆數量極少是點綴用,但因為香氣較特別,所以很容易辨別,另外這顆的堂漬橙皮丁整體數量蠻少的,比前兩款差不多價位的品牌來說明顯的要少,雖說葡萄乾的數量占比較大,但以整體各種果乾數量來說,一樣是不多,距離口口吃到果乾勉強接近的程度,且必須是大口的口口,而不是小口的口口。

麵包底部和表皮烘焙較深的地方的葡萄乾蠻多偏苦,尤其底部有的苦是真的蠻苦的。


3.
額外加分(特殊用料、製作手法或是小驚喜贈品等額外加分項目:

總分5分,本項目得分:0,沒有特別可額外加分之處。




三、
感官品評:

1.整體口感:(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咀嚼性、化口性、平衡性等口感):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2.3

最外層的表皮可以單獨將其有顏色的部分分離出來一片薄層,如果單獨吃帶點厚度的外皮,久了會覺得有點乾,化口性尚,黏牙程度是粘牙。

單獨吃內層,柳橙香氣帶了一點蜂蜜香,咀嚼後微微粘牙,化口性還可以,咀嚼時有些彈牙,不過後面是微黏牙程度。

內層手的觸感雖偏乾,但吃起來倒不會,外部施力捏下去內部會回彈,單吃內層還不太會覺得乾,但是如果外層加內層吃就會比較乾,但是整體是有嚼勁的,內層都會覺得咀嚼時有彈性了,更不用說外層了,整體吃起來是微黏牙程度,且是偏乾的,不過這顆是乾香型。

這顆內層是可以拉絲的程度,只要會拉的話可以拉到很薄的,如同棉絮細絲。

其實看他這一顆的外皮可以吃到表皮薄薄分離的那層和底部與烤紙可以都可輕易分離,就知道這顆是偏乾了,但是好在這一顆香氣是純正經典濃度也是中上程度,至少吃在嘴裡整嘴都是香氣這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是喜歡吃濕潤口感的人,可能會無法達標,不過單以我個人標準來說,是還可以不喝水的程度,但適時喝水會比較舒服點。

這顆整體的口感均衡度是有嚼勁和彈性的,但雖然偏乾,但因為帶香且夠香,所以會比香氣濃度較低,也是偏乾的Olivieri 1882來說(好聽點是清爽),會來的好一點。

這顆我覺得最適合單吃的部分就是表皮帶著一部分的那個千層的感覺(如下圖四),那個比例是最香的,但要是混合太多內層的話,就會覺得太乾,雖然下圖四的那個像千層的部位單吃也會顯乾,不過因為其是乾香又帶嚼勁,所以會讓吃的人多少可以忽略濕潤度不足的部分,只會注意其乾香的口感,所以這顆整體品嘗時,中間較多內層的部分可以單獨先吃一部分,然後再吃頂部表皮含一些內層組織的部分這樣吃會比較好。


2.整體風味:(內、外層與整體分別品嘗時的香氣和滋味的嗅覺與味覺之感受):

總分25分,本項目得分:23

隔著紙包裝只聞到一丁點麵包香氣,撕開後隔著內層塑膠袋聞起來也沒有很明顯,打開袋子之後味道才開始溢出來,從袋子裡面聞起來是奶油、柑橘、葡萄乾混合著糖香,這顆葡萄乾氣味較明顯,捧起麵包靠近鼻子聞起來的香氣,一樣是糖香奶油混合著濃厚的葡萄乾糖香、香草等氣息等為主的Panettone氣味,差別在於每個品牌突出的主香調和其他副香調的比例不同而已,這一顆的葡萄乾的味道就是特別明顯,且是葡萄乾中帶著糖香,然後伴隨著些許奶油香,我個人會稱這為經典Panettone香,至少以這經典口味來說,純正指的就是這種。

表皮上的味道就是糖香為主,帶著一樣比例的葡萄乾香氣以及奶油香, 表皮上除了葡萄乾外還有幾顆果皮丁點綴,切開後刀子粘上的香氣是奶油氣息為主,內層的香氣則是葡萄乾和一些柑橘香帶著糖香。

單獨吃表皮香氣算濃郁,嘴裡的香氣回饋除了奶油和糖香外還帶點蜂蜜香,但稍微輸給Louis一些,

底紙連結處有的地方是結晶狀,撇開這部分,風味是還不錯。

這顆整體吃起來在嘴裡香氣四溢的程度是有達到的,香氣的均衡度和層次感也是不錯的,不同的部位可以吃到不同的香氣回饋,這顆的奶油味並沒有特別突出,又或者說是因為融合進其他主調香氣了,所以才感覺不太明顯,但也因為算是融合得不錯,所以各部位吃起來的香氣實際上並也沒有誰特別突出到只剩一個香氣的程度,整體氣味上算是蠻均衡的表現,真要說就是糖香、柑橘、帶點奶油這類經典Panettone香就是了,雖然各方面單獨項目來說並沒有特別出彩足以輾壓其他品牌的地方,但整體上算是合格且標準了,真要我說他有啥可改善的地方,就是口感上可以濕潤點,果香可以濃郁些、葡萄乾不要那麼苦...至於果乾等級提高?數量增加?那就牽扯到成本的部分了~

簡單來說這是一顆以「乾香」為主軸,且也是顆氣味純正的Panettone。




四、整體性價比:(包含購入和保存的難易度、價格合理性、回購慾望等整體CP值):

總分10分,本項目得分:7.5

這一顆唯一比Louis還要好的優點就是頂部沒有那個酸氣,就是顆氣味經典但中規中矩的Panettone,果香香氣有點稍弱些,至少比起前幾個品牌來說。

我覺得這顆的價格應該國外也在18~20美金左右吧!至少吃起來的感覺是這樣!
再來就是台灣進口商價格跳水跳得有點大,不知道是某平台的關係還是?我這顆購入價是1039元,該平台後面雙12活動前夕(12/06)竟然跳水變成841元,還真是一不小心就會買貴,也因為這樣,我會認為台灣這顆的價格就是只有八百上下,甚至我吃完後給他定義的等級,就是入手價在700~750左右算可以接受,畢竟好市多1公斤鐵盒版那品牌,售價449元,這款比那版本體積小250g,整體品質雖高了一個等級,但750左右也算可以了~

所以如果以我這入手價1039元來說,是真的買蠻貴的了~
但這顆不好吃嗎?並沒有,只是我覺得它就是上述的價格等級。

如果是要體驗經典氣味的Panettone,其實好市多那個鐵盒版就夠了,但這顆吃起來會較好一個等級,但如果以性價比來說,入手價高於750,個人就真的不推薦~
這一欄的分數,如果以我的入手價來說,我會給較低的分數,但我還是以網路上能買到的最低價格來論cp值,所以分數會稍微加些回來~不過還是不會太高~畢竟還是有點溢價。

對我來說750我會不會再回購,以我的標準我會吃其他更強的,所以不會回購,但如果預算只打算花一千元以下的話,又可吃到純正氣味的Panettone,只是口感偏乾些,但中規中矩,倒也是可以買這顆,但如果只差個一兩百,我會選Louis或Tre Marie,Louis就只有表皮的酸氣我沒愛,其餘綜合分數都頗高,Tre Marie則是柳橙香氣特別突出,整體氣味也純正,價格也還算合理,在這價格帶我會列入考慮。



總得分:79.3分


雖然這一顆各項表現都沒有達到突出甚至極致的程度,但是氣味整體上夠經典,是我喜歡的,所以不知不覺我也就吃了整顆750g,台灣的販售最低價格是真的比較貴,但這顆如以風味來說,是合格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