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請懂玉的大大幫小弟鑑定一下這塊古(老)玉 :) 已補新圖!

呵呵,孤掌大說的沒有錯,確實有A貨的83料。

不過一般A貨的83料一般消費者不容易接觸的到,

就好像無色剛玉一樣,通常會拿去做二度燒。

我曾有陣子好想找一顆大克拉點的無色剛玉,

有張設計圖就缺這個主石。當初也是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的


另外網路搜尋83料可以抓到很多圖,

手鐲是非常典型的83料。

以及另一塊原石看他顏色的毛邊,顏色部分有點類似墨汁沾染到宣紙暈開,

毛毛邊邊的感覺,這種也是其一。






圖片都是網路估狗隨手抓的。

由綠色都可以看出他的顏色詭異,漂浮。有點類似相機拍照模糊不清楚移焦的感覺,

另在在手鐲表面可以看到沙沙霧霧的感覺,都是可以判斷的重點喔!

真看不出我在解是通俗一點,看手鐲綠色的地方,他有一個一個小白點平均分布的感覺,

不是滿滿的綠,好像有白色點均勻的分散在上面,

不知道我說這樣子大家懂不懂?這就包括未來看B貨的一個極重要的要點。

一通就全通了,就類似拍照ISO、快門、光圈鐵三角關係,一通就百通的感覺....

拍拍的 wrote:
您好像很喜歡買仿古的...(恕刪)


我不是喜歡買舊的東西,我才28歲! 對玉沒什麼興趣!

這些東西全都是家裡面老人家超過30年以上的收藏品!


我只知道,老人家以前是醫生,經濟還算許可,所以常常看到喜歡就買! 買了就放! 放了就忘!

所以,不去翻根本不知道有什麼東西! 翻了就整理,反正也沒有要賣或處理掉! 當作吸收一下知識囉!
是我說話唐突了

這些對您來說是很有紀念價值的東西,無價。

也請好好收藏,收藏的是一段經歷,和回憶。

至於您貼的那三個老翁,我對於這個就不懂了,

可能得請懂行的前輩提供資料^^

拍拍的 wrote:
是我說話唐突了這些對...(恕刪)


大大請別這麼說,您肯花時間幫我鑑定我已經由衷非常感謝了^^
無01 wrote:
happy1937 ...(恕刪)

這個儀器很有可能是Raman拉曼光譜儀
而不是簡單的分光鏡或偏光鏡
這儀器蠻普遍使用在地質礦物鑑定上
在玉石翡翠鑑定上其實也有使用

但我看過有人爭論用在玉石鑑定上的必要性
是否有些「優化」要在拉曼下才看得出?
但是還不用擔心這件事時
就需要先擔心成本問題
因為拉曼光譜儀需要較完整的資料庫來輔助判讀
而這些資料庫是需要付費的
所以整體建立起來應該不少錢
台灣鑑定都以紅外線為主
所以以熟練和成本來考慮不可能馬上想換
但如果紅外線到了個極限
有新技術需要更多資訊才能分辨初時
可能拉曼會變成主流

不過拉曼有人會有損害礦物的擔心
但是這些所謂的損害到底多少
我想也沒個準
當然支持紅外線的人一定會說拉曼的損害很大
而想推廣拉曼的人就會說還好

我問過鑑定所的老師這二種儀器的問題
他也很客氣的說
目前以紅外線和偏光鏡加上經驗就可以分辨大部分了
拉曼應該是其他礦物用的較多
不見得一定要用
至於X光應該在便利性上差蠻多的
一般鑑定應該不會用

鑑定使用儀器最重要就是標準化
且有科學數據的根據
要未來比對或修正都很方便
不會像只依賴「經驗」會有盲點的問題
而且經驗要傳授可沒那麼容易
一堆股市大師講得一堆
或許有「慧根」的收穫不少
但是一般人真的進步有限
很多人買玉都怕買貴
但是玉的價格真是不像鑽石容易訂定
(當然鑽石價格也是人訂的,只是等級比較好區分)
像鐵龍生的濃厚滿綠
水沫子的冰透
在緬玉上都是要相對高檔的才能看見
但是為何鐵龍生和水沫子的現價就是不能和緬玉比?
一句「假的玉」可能就打死了
但是玉本來就是一個成份複雜的東西
玉被受喜愛很多也是看起來的感覺
但是這些類似看起來的感覺放在不同成份是的礦物就不值錢了?

聽說當年鐵龍生剛出現
價格可比高檔緬玉
但是幾個緬玉大盤決定不讓鐵龍生大量流通
就通通買下幾個礦脈
使市場斷貨
然後壓制價格
水沫子好像也有類似的故事
不過這都是道聽胡說
說這個故事的老闆是想告訴我
天曉得鐵龍生、水沫子這種料
一陣日子後會不會價格攀升?

就緬玉的冰種玻璃種來說
就很好理解價格的問題
要是10-20年有個專喜歡這種會透但不綠的緬玉
然後大量購買
現在在價格上我想他應該會很驚訝
冰種這種現在的高價品
以前卻不太有人愛
因為和玻璃很像
似乎少了些「靈性」
我自己喜歡逛玉市
因為多樣性高
而高檔的專賣店、古董店或銀樓
不是我能負擔的
當然銀樓要好貨也是要運氣
以前到現在常逛的4-5個玉市
其實像樓上「拍拍的」大喜歡且瞭解玉石
而且又熱心的老闆還不少

像近年緬玉的上游大多被大陸拿走
很多這些老闆都是把當年自己收的玉件拿出來賣
有些把玩件很明顯就是有在照顧
不然就是得要轉型做造型件
也就是把當年大塊切剩的邊角料
或是相對較好的鐲子心
直接作成造型飾品
這些料就老闆的說法
當年其實根本就是不太在意的剩餘價值
但是現在好料難得
也只有這樣做了

另外
玉市的玉會比台北世貿珠寶展的要低檔嗎?
有個老闆微笑的說
差在價錢敢不敢開
一模一樣的鐲子
玉市8萬可能2個月賣不出
但是珠寶展可能開80萬也有顧客搶買走
而且他說還真有實際例子
不過聽聽就好

像我常疑惑這些老闆這麼懂玉
又可以直接在緬甸進料去大陸雕刻
那不是應該生意很容易賺嗎?
但大多數的老闆都說
玉件還是會看走眼的
所以還是有賺有賠
很難拿捏
如果要買較高價的玉件他們都直接建議
可能送鑑定還是保險一點
一方面有個第三方的意見
另一方面他們更怕顧客買到假貨未來生意不好做
送鑑定或有鑑定書雙方都清楚

有個有趣的買賣經驗
有個老闆後來比較熟後
我抱怨某件玉為何沒像一開始那麼便宜
難道是進貨成本影響
沒想到他說那是為了培養客人
所以反而會最開始是生面孔時
用相對較低價格賣
當然他也是會選擇的
後來也有1-2個其他老闆這麼說
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大家自己可以注意看看!
請問那位高手大大可以告訴我,最後po的那條豬是什麼玉呢?
Cloudy Shiau大說得沒錯,

避免爭議,確實多數相對高單價的玉品一定都是透過鑑定,

甚至當場送鑑雙方等待成果,如果玉品沒問題就完成交易。

--------------------------------------------------------

至於鐵龍生,早期剛挖出來確實驚為天人,

後來發現這種料子底子過乾,難登大雅之堂,

可以透過優化達到底子不這麼乾裂。

台灣比較沒人特別把鐵龍生分層階,

歐陽秋眉老師的著作裡面有特別把鐵龍生在分九個等級(印象中拉,書讀過就忘了)

我剛踏入這行我也不愛透透的料,

當初覺得這根本不是玉。

後來慢慢的發現他的美,甚至不透我就不愛了

-----------------------------------------------------

緬甸進石頭政府在管制的,不是普通人說想買就可以,

再來有沒有資本去那邊買,好比仰光的公開拍賣,

一塊大塊原石金額多少?一般小攤小販就不可能了,除了財團和家族企業,

一般不容易能夠有能力吃的下來。



像我層級比較低,眼界一定比較沒這麼高,

所以有說錯什麼請海涵,我單就我知道的說一下。



目前因為自己沒什麼身家,

所以是去大陸買明料,送大陸的工廠雕刻拋光。

早期也曾接受客訂訂製,只要有圖或者模型,可以照樣雕刻。

在大陸一樣,包括昆明、廣州等許多地方都有"原石拍場",

可以透過繳納保證金的方式進去拍賣場,

每個場的等級不同,繳納金額和販賣的商品也不同,

包括可帶的同行人數也不同,想到再補充其他。

-------------------------------------------------------

ak789coinage大您好,豬是緬甸玉,油青。

他的底部是做舊導致結構改變,顏色變色,彷彿是出土一般的古玉,

早期科學不發達,透過挖坑灑尿埋土和添加一些可以達到效果的添加物,若干個月挖出,

可以達到做舊的效果。

現在科學進步,當然不用像早期一樣,可以簡單透過化學物品達到做舊效果





拍拍的 wrote:
Cloudy Shi...(恕刪)


由衷感謝拍拍大仔細的講解!

我終於對長輩留下的玉比較有概念了。

至於先前PO於第八頁的一些照片,後面幾張是否也可以幫我看看是什麼玉???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