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臺7,小弟不才,沒能留住,皆已過手,又找不到以前留下的照片存檔,但常臺9還有一些,我就拍常臺9壹佰圓的照片頂著先,反正兩組改值壹佰圓的加蓋板是一樣的

附上常臺7和常臺9兩枚改值壹佰圓的原票,像嗎?一樣大紅色,面額一樣,上面的字都一樣,邊框有那麼一點相似,但中間的孫像還差蠻多的

當初就是因為這兩枚長的很像,所以工廠加蓋人員把原本要蓋在中華版的加蓋板不小心蓋在重慶大東版上,所以就把誤蓋的那些,當作重慶大東版改值票發行,常臺7原本全套3枚變成4枚,但好像沒有相關資料,誤蓋的部分到底有多少,此枚發行量一直都被認為是不詳。但這枚真票罕少,卻有許多偽蓋票流入市面,購買要小心。
此票判別真偽關鍵,除了字體以外,就是佰字裡『人』字旁兩劃之間的小缺口,下面那劃看起來頂部明顯較細,據說,偽票還無法將那缺口模仿出來,但真票未必就有那小缺口,版式的關係,像小弟上面附圖裡面左下那枚,就完全沒有缺口,所以我覺得判別字體特徵還是比較穩當
恭喜,night owl兄那枚,初步比對,應為真票無誤
--------------------------------------------------------------------------------
梅花版改值,night owl兄你附的圖太小了,放大後失真,小弟實在看不出來,抱歉
附上兩張圖


判別加蓋字體真假的方法:使用高倍放大鏡仔細檢查加蓋字體,是否有菱有角,偽蓋票加蓋方式,多為木戳,而真票加蓋為金屬板,所以真票字體較為清晰。高倍放大下,真票和偽蓋油墨的顆粒狀也是不同的
部分加蓋票因為加蓋時重壓,加蓋字在郵票背面會呈現浮凸感,但有些知道眉角的偽蓋者,木戳放上後,使用木槌以適當力道在木戳上敲個幾下,也能讓加蓋字在背面凸出,所以不要以為背面字體有浮凸感的一定是真票
以上,想到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