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是一名腦性痲痺極重度的殘障者,也未上過正式學校,但我一直有讀科學、科技與科普方面的書,尤其是電子與粒子物理學,我對這類知識與理論很有興趣。
然而在過去多年前,我曾請求妹妹就「核融合能源發電研究」幫忙寫稿與繪畫,甚至做一些初步實驗。可惜這項研究雖有人幫忙,但卻很辛苦也耗時,更無金錢與設備。不久之後因為她找到工作,便放棄幫我的事。
我認為,任何的科學研究,知識或學問很重要,還有學歷也是,但想法或點子一樣吃重!以下是個人的想法或理論:
我的燃料是氘或氚核子構成的電漿,以正電場包住這電漿,再用電力感應產生的磁力把電漿內中央的少量粒子抽離、當這群粒子離開後,再讓此一撮粒子加速並用電場和磁力壓成攝線束。再使磁力反轉繼續讓粒子加速,然後導引這離子回撞擊電漿主體,只要磁力與電場夠強,加上推進粒子的勁道也夠強,且電漿很濃,就能激發核子相撞而融合的現象!另外,磁力的變動可藉著電流的振盪來控制,就能調整核融合之程度與規模!
我想到的設備、材料目前國內可能還造不出來!設備首先是種既能導電又可透明的晶體物質。它導電是能產生電力場,其透明則可通過光與熱能,因此我想到了「鍺晶體」製的容器。基本上:這容器是直徑一點五公尺,厚兩公分,在其上端中央有一直徑約十五公分開口的球形體。在此又外接與這開口相同直徑與形狀,卻長約兩公尺大小的鋼管!這管子上用導電最佳的電線以垂直方向沿著鋼管兩端口繞行。此種纏繞由鋼管的側面剖視圖即可看出!而銅管的電線圈因電流感應產生磁力,其兩端透過開關再各自接上電容器,因此便組合成振盪器。
這電感和電容器的運作原理是:電流由外路流到垂直繞著銅管的線圈,再到達電容器板,並藉以瞬間儲存電量。而當電量在電容器飽和後,電流即從該電容板經過開關再繞由銅管和線路構成的電感迴路而再次產生磁力。
以上是個人一套核融合理論,若你有任何意見或想法請來伊媚兒:philips.ck@msa.hinet.net。
祝平安
陳雄飛 敬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