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讓他沉吧....

低級工程師 wrote:
不建議版主再繼續回文
現在文章已經引出一堆專家,其中不乏大學教授
目前
在我們這些物理人眼中的確還沒有成果,也說得太滿太快

台大吳教授說的很委婉但是也很犀利,扣掉reference這些細節
最重要的是,沒有數據就沒有科學
這個看的出來還是在畫大餅的階段,跟學物理的在爭下去沒有立足點只會流於口舌之爭

看的出來版主對核反應的興趣
建議可以旁聽清大工科系的相關課程,或找核工學程的教授共同指導
你會有更大的收穫~加油~

(嗯~~我轉眼已經畢業12年啦~菸~)
...(恕刪)




等檢測儀器做出來,或是借到儀器驗證完再說吧!

沒證據,打再多嘴砲也是枉然!

不過,無論結果如何,不要放棄,繼續努力!

送你四個字 : 莫忘初衷
版主您好...
不管如何,請保持熱情,繼續用你的方式做下去...
我可以跟您說,您的態度是對的,態度對了,剩下的只剩時間

別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
讚美與酸言酸語都別聽太多,因為你不會知道網路線的另一頭是豬頭還是專家
而且這會讓你花很大的時間去解釋,而讓你失去熱情~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會遇到很多困難~
記住,不管如何,保持您的熱情~ 加油


ice568 wrote:
版主您好...
不管如何,請保持熱情,繼續用你的方式做下去...
我可以跟您說,您的態度是對的,態度對了,剩下的只剩時間

別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
讚美與酸言酸語都別聽太多,因為你不會知道網路線的另一頭是豬頭還是專家
而且這會讓你花很大的時間去解釋,而讓你失去熱情~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會遇到很多困難~
記住,不管如何,保持您的熱情~ 加油加持
...(恕刪)


說得好!!

AND 樓主加油

Selu wrote:
----------...(恕刪)



同學~

我勸你不要再繼續類似的實驗創作了~

看看柯P吧~

台灣第一位引進葉克膜的先驅~

制定器官移植SOP~

後來由於執行者的...

以致於現在要選台北市長...


低級工程師 wrote:
不建議版主再繼續回文...(恕刪)


所以阿 台灣的嘴砲能發電世界上就沒有能源問題了
套一句第一台自己在家做核融合試驗 當時學界的話 "如果核融合真的成功 為什麼你還沒死"
我覺得樓主真正可貴的是研究精神跟解決問題的能力 是不是第一台 名字叫什麼 有沒有融合真的毫無意義管他的 真的能夠在台東用鐵工廠跟廢五金土炮搞出高能物理的實驗還能成功 學術界的教授們大一時搞不搞得了? 自己做個玩具玩玩也要拿加速器等級的標準檢驗會不會太誇張了
我看樓主也別白費力氣在台灣的學術山頭掙扎了 世界在張開雙手歡迎你 以後的台灣需要你的
ice568 wrote:
版主您好...不管如...(恕刪)


科學的方法可以粗燥, 但驗証的方式一定要謹慎.

像他這種不謹慎的態度又誇大, 沒有科學精神, 大家再一直說他是對, 一直捧他.

只是讓這種方式更加惡化, 等於教育大眾錯誤的態度.

做事要實事求是, 而不是不求甚解.
你的老師在你這年紀的時候只會準備考試,現在當老師了,卻不懂得怎麼教學生,因為你有點超越他們
別擔心,挺你的人多於酸你的人,否則不會這麼多人關心這新聞.

儘管實際產出的電量小於你原本的PO文但是,一切都總算有了一個開始
我很期待核融合的攜帶裝置問市


等你成功你可以回學校演講在表回那些表你的"師表"們



莫忘初衷, 繼續加油下去!!!

我也不懂樓主在講什麼,但我只知道樓主是以真面目示人。
不知批評樓主的朋友們能否也以真面目讓大家認識一下,
至少在網路上也對等一些,相信這樣對樓主來說才公平些。
一直期待有相關領域的人願意跳出來加入或支援你的研究,或者有專家願意提供您更多的指導,可惜在這個社會與環境下,似乎很少見能願意成就別人熱情的人。我們大家都需要再努力學習、改變...

改變世界觀點的人,通常第一時間不會為人所接受和肯定,笑你傻、否定、負面評價的數量...肯定超過你的想像。看看萊特兄弟、愛迪生、個人電腦發明的過程就知道99%的負面評價其實都不用太在意。即便是學界學者、業界專家也僅僅有極少數、極少數能在一生中有過甚麼驚世偉大的發現或發明。專家不見得永遠是對的。

你需要的是相信自己、繼續努力,不用被其他人短視的否定而放棄持續努力。但也希望提醒你,看來負面的評價裡仍有些是善意的提醒,可以協助你不斷驗證、辯證自己思考過程是否偶有一失。

單純想要肯定你的精神,並且鼓勵你可以繼續努力。即便這次的研究成果也許未能達到驚世成果,但相信對你未來研究應該都會有很大的啟發。希望你常保研究熱情,但也千萬別走偏路。

加油!

一個還真幫不上你研究領域的路人甲
  • 1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