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下來的心得
不好意思我又要長篇大論了
很多人說他只是顆漂浮的電漿球,是呀他的確是顆電漿球
難道太陽不是電漿球嗎,所以太陽沒有核融合嗎?
國外百億美金的托卡馬克實驗也是用電漿束進行核融合
怎麼沒看到有人說他是電漿條而已連我家日光燈管都不如
很多人不想聽我解釋構造,也不想聽我解釋原理,就單純想罵
我很喜歡討論,也喜歡爭論,但我討厭連構造跟原理都不想看不想聽
鄉民在01巴哈有問我問題我都花時間慢慢解釋大部分的人也都接受我的解釋
不接受想等中子結果的人也跟我爭論,這爭論過程會讓我學到新東西
但總會有些聽都不想聽看都不想看的人出現
這種人回復只會浪費腦力學不到新東西
有人說我口氣太狂妄不該說他是核融合反應爐只能算是電漿球
但這架東西本來設計就是要來製造懸浮高溫電漿球,
藉此產生微量核融合來觀察的機器,我只是先在網路上分享我做的機器
原理跟構造上也的確有足以產生核融合的環境
就算最後沒觀測到中子實驗失敗,他也還是台核融合反應爐
假設國外托卡馬克反應爐最後實驗失敗了好了,他還是一台反應爐阿
我為什麼標題不能下說他是核反應爐呢?
因果關係是這樣的
1.他是我的平常喜歡做的玩具跟儀器之一
2.也是我實驗要用的產生核融合的反應爐
3.他目的只是個觀賞跟基本現象觀察品,不受學術上發表的壓力限制
誰說核融合就不能當成玩具做呢,誰說是玩具就不能核融合呢?
誰說他不能是儀器也同時是玩具呢?
多少年前只在實驗室出現的研究寵兒液晶、半導體,現在不也變的人手一台嗎
為什麼我就不能做出反應爐自己玩自己研究?
其他那些做出科學玩具的學生是不是也是要拿一堆紙寫滿一堆公式
交出一箱一公斤重的論文,從電池的原理講到線圈上的漆是什麼原料合成
最後拿出用一顆電池一顆磁鐵一條線圈做出的簡易電動機才算有物理精神呢?
是你們把一台科普玩具想的太恐怖了太複雜了
這台機器其中一個用途是當中子源,因為我想拍雲室裡的被中子撞出的質子軌跡
如果最後有成功,表示我做了一顆星星,也完成了核融合實驗
如果最後沒觀測到被撞出的質子,那至少我還留有一顆燈泡
也可以學到這種方式是不行的可以繼續改良
平常我就喜歡分享一些東西了,只是沒想到一個作品會有那麼大的迴響
我也樂於去一一回復那些有疑問的人一起討論
有人一開始口氣很衝因為他覺得不可能,還跟我下戰帖
但我跟他解釋後他也心平氣合跟我討論,這種關係不是很好嗎
還看到有別校某個教授在臉書發文整篇都是酸溜溜的奪命連環婊
內文還提到什麼學術研究就是基於討論跟批判還有爭論才能下定論
寫得多關心學生多支持學生很不忍心批評自己的學生還是要批評他
結果構造是怎樣是怎麼運作的,也沒看他跟我討論過也沒跟我爭論過就這樣講
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同一篇文打別人臉打到自己臉上去
你....真的是當老師的嗎= =?
雖然對樓主的領域不熟,
但還是要對於樓主敢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
並動手從最基本又克難的一步一步從無到有的完成...
畢竟在這個說多於做, 批評多過肯定, 負面大於正面的社會氛圍跟看法...
還是要多給予一點的鼓勵與肯定!
當然誠如一些質疑者所言,
過程中還是有一些未盡完整或待補漏之處...
相信憑樓主的熱情跟執著, 還有聰明智慧
可以一步一步去解決面對這些質疑的聲音.
樓主做的物件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Magic!
但是背後卻是花了很多時間精力, 所逐步摸索累積出來的Basic!
保持這份的熱情跟執著的態度, 還有更謙虛地應對周圍不同的聲音...
相信不久的未來,
樓主一定可以做出更好更具有創意及突破性的作品出來...
貢獻我們的國家跟社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