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集郵分享~感謝高手熱烈回應分享


IamGreener wrote:
古畫票品相很重要,連...(恕刪)


IamGreener 說的對

原本連刷古畫票是我收集台郵古畫票的起點,後來學會保存重膠票後!
反而覺得連刷古畫票難以放.因為我都是以活頁夾的方式!

沒辦法像帝王圖一包就是好幾層!


自己拿過十駿犬回流一元散票放在沒有乾燥箱的環境,兩三年就變成台灣品項了


night owl wrote:
真的很用心,是下過苦...(恕刪)

night owl大
小弟並非射後不理
只因小弟已經離開集郵太久回不去了
說到郵票現在跟鴨子聽雷差不多
只是將那幾年收的郵票
轉送給有興趣的朋友了
那個朋友將這謝郵票挑出來還給我說
不會收下這些是比較有價值的
版上幾位前輩超驚人分享
尤其是IamGreener 大
分享的珍品
http://img440.imageshack.us/img440/8767/1013jo.jpg





























更古老的郵票已經在最後一次搬家都遺失了

其中有一些是外國郵票

郵票中有一隻貓熊圖案

滿可惜的



我想應該是被以前房東收走了

遺失的東西包含畢業紀念冊

畢業同學留言簿

郵票冊

一些書籍

因為是分批搬

可能是分太多天搬被房東拿走了

但當時並不知留下了哪些東西

某年某月要翻出來時

才知道那些東西沒搬到
flymousetw wrote:
原本連刷古畫票是我收集台郵古畫票的起點,後來學會保存重膠票後!
反而覺得連刷古畫票難以放.因為我都是以活頁夾的方式!

沒辦法像帝王圖一包就是好幾層!


自己拿過十駿犬回流一元散票放在沒有乾燥箱的環境,兩三年就變成台灣品項了


什麼是重膠票?意思是很注重背膠的郵票嗎?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

以前只知道老膠票,就是背膠原本就不是透明無色,而有點黃黃的,類似民國票的背膠,這種膠不好保存,例如:七秩華誕

還有厚膠票,背膠特別厚,這種背膠容易沾黏,也是很難保存,例如:蔣夫人玉照

重膠票就真的沒聽過了

只是小弟覺得怪怪的,漂亮的郵票,最重要的不是應該是票面嗎?怎麼大家都那麼在意背膠

十駿犬的背膠是很難保存的郵票之一,小弟看那麼多,背膠無黃無汙的不多

----------------------------------------------------------------------------------------

小弟分享一下保存背膠的方法

包越多層不一定有用,但包進去以前一定要做一下乾燥的步驟,集郵社有在賣一包一包的乾燥劑,找個密封容器,例如LOCK那種的,裡面放乾燥劑,把郵票(裸票)丟進去,蓋緊,大概只要一兩分鐘,郵票就會開始捲起來,一開始捲,就立刻把郵票取出來,時間要掌握好,不能太久,太乾燥也不好,膠會裂,所以用的容器要透明的,方便觀察。把郵票乾燥後,密封容器蓋起來,這樣裡面的乾燥劑可以重複使用,如果有防潮箱的,也可以把郵票丟進去防潮箱除濕,但效果遠比乾燥劑慢,時間要控制好。沒有防潮箱的,開冷氣也可以

如果沒做乾燥的動作,把濕氣一起包進護郵袋內,那...包了護郵袋可能更糟糕

而護郵袋方面,如果真的很注重,最好還是殘殘花下去,買德國燈塔牌吧,一般PE材質的護郵袋,並非專為保存郵票而設計,和票面還有背膠直接接觸,用久了是會變質的,其實用PE材質的護郵袋包起來,並不會比直接放進黑卡好,黑卡的材質反而比PE材質的護郵袋更適合保存郵票,我是認識龜毛又很閒的人,他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護郵袋換掉。

但黑卡外面一定要套上三孔透明套,就是郵局活頁卡外面那種,集郵社有賣,除了隔絕水氣,還可以防塵,如下圖所示


整理好以後,就可以集郵冊放進防潮箱裡了,千萬別放進乾燥箱 ,防潮箱的濕度要控制好,不用太乾,郵票長期存放在太過乾燥的環境,會硬化,也就是會越來越脆

小弟把知道的一些知識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但我個人是沒這麼龜毛,但要取出郵票時是會先開冷氣一會,然後再把郵票拿出來整理,如果是無膠票,就不管那個多了

a119722 wrote:
night owl大
小弟並非射後不理
只因小弟已經離開集郵太久回不去了
說到郵票現在跟鴨子聽雷差不多
只是將那幾年收的郵票
轉送給有興趣的朋友了
那個朋友將這謝郵票挑出來還給我說
不會收下這些是比較有價值的
版上幾位前輩超驚人分享
尤其是IamGreener 大
分享的珍品


把郵票轉讓給需要的人,發揮最大的價值,不錯不錯。不收集了,留下過去那段往事,也是可以永遠回味的

小弟玩郵票的過程,也是進進出出,有些不玩的郵票,就賣掉,尤其這兩年,一口氣把清朝票都賣掉了,大龍、小龍、紅印花、慈壽,四大古典票,都已成回憶,甚至把前幾年投入很多的蟠龍票整本都賣掉了,不是不想集郵了,也不是缺錢,只是覺得過去集郵範圍太廣了,說難聽一點,不管什麼死人骨頭郵票都要玩,後來覺得縮小範圍,精益求精比較好,而那些清朝票,越來越貴,要玩的話,需要投入的成本越來越高,財力負擔不起,只玩個皮毛也沒意思,就賣掉了。night owl大收集的飛雁票,我以前也玩過呢,後來也整批出讓給一位朋友了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討論郵票,因為這樣,讓我又能找機會把幾本集郵冊拿出來翻了翻,複習一遍。有機會小弟再整理一些郵票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昨天找到了一張偽庚申猴~
裡面有四連方四張庚申猴的小全張
是1988年遼東半島開放記念的(JZ4)~~好玩吧~
查過目前大概人民幣5元~~~不值錢
晚點補圖呀~~~

飛天(T29)也找到一張~~~值錢
(有銷戳跟右下角有畫斜線~是沒價值的)

還有1985年熊貓小全張(T106)二張~票面3元~~不值錢

1988年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J150)小全張~票面3元~~不值錢

還有一些封存起來~都忘了有什麼了

IamGreener wrote:
什麼是重膠票?意思是...(恕刪)


IamGreener 大大 : 早期的票背膠都刷的比較厚!

像是帝王圖,台灣風景一,十駿犬,駿馬圖小全張等等....

膠厚,要保存就是比較困難! 也容易黃

我最裡面那一層一定是德國的護郵袋,燈塔排或是透明的 Lidna包了多層後,最後一定是塞防潮箱!

一開始是用乾燥劑式的,後來改用電子式的比較方便!

帝王圖,十駿犬我用這種方式保存,膠也沒有黃半套....有一些還是遠在14年前買的!

當然剛開始很麻煩.不過麻煩就那一次!

我離開集郵是因為我結婚了!之前買郵票敗家沒有人會管我,現在要養家活口!

之前為了買茶壺把飛雁三賣掉,還賣掉小四分舊票..

剛開始集郵不懂,直接把十駿犬和十二月令放在書局賣的集郵冊,一下子就黏住了.....

IamGreener 大大也是用德國的黑卡嗎?

------------------------------------------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喜歡全品相的票,看起來就爽!!!!
之前有一些郵商被我挑到不爽,純粹個人喜好






flymousetw wrote:
IamGreener 大大 : 早期的票背膠都刷的比較厚!

像是帝王圖,台灣風景一,十駿犬,駿馬圖小全張等等....

膠厚,要保存就是比較困難! 也容易黃

我最裡面那一層一定是德國的護郵袋,燈塔排或是透明的 Lidna包了多層後,最後一定是塞防潮箱!

一開始是用乾燥劑式的,後來改用電子式的比較方便!

帝王圖,十駿犬我用這種方式保存,膠也沒有黃半套....有一些還是遠在14年前買的!

當然剛開始很麻煩.不過麻煩就那一次!

我離開集郵是因為我結婚了!之前買郵票敗家沒有人會管我,現在要養家活口!

之前為了買茶壺把飛雁三賣掉,還賣掉小四分舊票..

剛開始集郵不懂,直接把十駿犬和十二月令放在書局賣的集郵冊,一下子就黏住了.....

IamGreener 大大也是用德國的黑卡嗎?

------------------------------------------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喜歡全品相的票,看起來就爽!!!!
之前有一些郵商被我挑到不爽,純粹個人喜好


是阿,以前的背膠比較厚,應該說是比較亮的膠,而民國70年代以後的背膠,用的多是粉膠,比較不會發黃,不過還是喜歡以前的背膠,看起來比較有質感,近期的膠雖然比較不會起黃點,但覺得不好用,很容易脫膠,而且不夠黏,貼信時如果只沾水,總覺得不太黏得住。

我對保護郵票沒有那麼講究啦,只是把知道的方法分享一下,flymousetw兄如果覺得需要補充的,就不要暗槓了。我現在的主要收藏範圍在民國時期的郵票,有些都是無膠票或舊票,所以就不需要那麼講究了,如果還要包護郵袋,我想我會搞到瘋掉

曾經,以前也迷過古畫古物類的郵票,那時候對品相比較在意,但我還是覺得票面比較重要啦,想當初...古畫古物郵票比現在便宜好多阿

小弟現在羅漢咖一個,或許有一天需要成家時,也得放棄掉集郵這條路,但我覺得在集郵這塊,只要用心去投入,會得到很多樂趣,而且,從事其他任何活動,都是很花錢的,唯有玩郵票,雖然是超超超花錢,但郵票不會因折舊貶值,有時候還會讓你賺點小錢,我覺得很不錯。我錢拿去買股票,反而都會陪

書局在賣的那種紙質的集郵冊,只適合放已洗膠的舊票,以前的人窮,沒錢買郵票,都是把信封上的郵票洗下來。那種集郵冊拿來放新郵票,肯定毀了,幾年後想拿都拿不下來
IamGreener wrote:
只是小弟覺得怪怪的,漂亮的郵票,最重要的不是應該是票面嗎?怎麼大家都那麼在意背膠

十駿犬的背膠是很難保存的郵票之一,小弟看那麼多,背膠無黃無汙的不多
.(恕刪)

只能說,這些東西發行量都不算少,一些收藏者手中大都也有,也因不易維護,
最後只能從品相來決定價格的高底.....
反向思考,如不在乎品相及日後的出售,反而更容易買到便宜的東西...

IamGreener wrote:
什麼是重膠票?意思是很注重背膠的郵票嗎?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

以前只知道老膠票,就是背膠原本就不是透明無色,而有點黃黃的,類似民國票的背膠,這種膠不好保存,例如:七秩華誕

...(恕刪)

重膠票應該就是一些瑞士的強膠票(帝王像,蔣夫人,臉譜...),膠較厚,且易受潮,太乾膠也易脆化.
高級進口護郵袋是標準配備,不然幾年後很容易得內傷....


說到七秩華誕,
這是小弟認為最難找到台郵中極美品相方連票的前3名,但單套回流品相則偶會出現....
上次通訊拍賣有出現不錯的方連票,可惜沒標到...
還有總統影寫版的4方連回流品,小弟也還在尋找中!!!
如果哪位手上有,請上圖讓小弟羨慕一下....

一些瑞士的強膠票的方連票,如帝王像,蔣夫人,臉譜,紐約博覽會等這些公認很難保存的,
小弟倒都有一些邊角方連的回流品,有時間在拍照分享.
紐約博覽會小弟最近有標到一套15方連,雖價格不便宜,但大塊又漂亮真的不常見....

flymousetw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喜歡全品相的票,看起來就爽!!!!
之前有一些郵商被我挑到不爽,純粹個人喜好

...(恕刪)

我也有此怪癖,品相不好,再便宜也沒興致了,不過這習慣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night owl wrote:
底下這些,也許常見,...(恕刪)


night owl 大大客氣了!

西螺大橋小冊最難得的釘子沒有生鏽-這個應該很難吧

第三張圖應該是台郵裡面最貴的地圖郵票小冊吧!

老台郵當我要接觸的時候,就結婚了,也只有買西螺大橋一套,飛雁三版不算是計畫中的
------------------------------------------

其實我收藏郵票的方法不算自創,當年在蟠龍,老闆娘有把別人拿出來的拍賣品給我看,就是類似這種方法,我只是加以改良,蟠龍老闆和老闆娘都說,他的票,我都不用檢查就列XF了!

------------------------------------

無膠票是比較好保存是沒有錯.不過我聽說有人會洗郵票,把無膠票洗的雪白!

-------------------------------------
帝王圖我看過整版的,還是二次膠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