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一直自詡是文人,是讀書人,所以喜歡用筆寫字,而且要和別人不一樣的筆。所以學生時代別人用雷諾原子筆,我就偏要用uniball鋼珠筆。但奇怪的是,字一直很醜。進社會後,身邊同期或高幾期的同事,要從普通原子筆進階到高級筆,清一色都是cross細原子筆,對我來說,太細了,而且也太多人拿了。然後當時的女友送了我一支夏立豪原子筆,開啟了我在筆世界的眼睛。經過廿幾年,這支筆依然閃耀奪目,在任何場合拿出場都不丟臉。只是筆沒變,人卻變了......不過字醜的人,似乎不太適合用原子筆,我比較偏好鋼珠筆,所以自己去買了夏立豪的鋼珠筆。奇怪的是,這支筆居然會掉色,所以筆況遠不如那一支原子筆,現在幾乎都放在旅行用的包包中當做粗寫筆。之後,大概廿年前,我母親送了我人生第一支鋼筆,當時不覺得有甚麼了不起,後來才知道,這是鼎鼎有名的萬寶龍......可是一方面我覺得鋼筆的實用性不如鋼珠筆,另一方面它是M尖有點粗不好用,因此一直很少用。有幾次墨水乾在裡面我也不知道要清洗,甚至是裝新墨後用甩的甩通。這幾年開始了解鋼筆、愛上鋼筆,我才回頭仔細整理這支筆,也為它買了件衣服,背景中的筆袋。這支筆成了辦公室中我簽名用的筆。在那還不認識鋼筆的年代,手中有萬寶龍卻仍鍾情於鋼珠筆,幾年後入手了一支水人,不是鋼筆,而是鋼珠筆。之後再入手了一支派克,也不是鋼筆,而是鋼珠筆。其實真正讓我愛上鋼筆的,是這支白牌的日本讀賣巨人隊鋼筆,幾年前讀賣巨人隊社長來拜訪我送我的。當時覺得這支筆很特別,雖然也是M尖,但現在畢竟不太做筆記了,只拿來寫些重點,筆畫粗點也還好。寫著寫著,覺得鋼筆的書寫還蠻有韻味的,也才開始深入了解關於鋼筆的一切。所以這支筆成為書寫主力,另一方面也把那支萬寶龍翻出來,先清洗了一番,再交替著使用。M尖用一用,想換換看其它尖,所以入手了便宜的 LAMY Safari EF尖,不到一千。雖然是很好用的入門筆,但寫感和讀賣筆、萬寶龍筆差一大截,我不是很喜歡。(那支讀賣筆不知是哪個廠做的,其實很好寫)之後喜歡上木頭筆桿,在幾個品牌中看來看去,正在猶豫無法決定時,想起了多年前某一任女友送過我輝伯的木桿原子筆。因為是原子筆,我不太常用。可是木頭筆身很特別,我也非常喜歡。所以最後我選了輝伯的E-Motion 黑色梨木F尖。筆雖然重了點、粗了點、握處滑了點,但整體看起來頗有氣質,現在成了我的主力用筆,陪我出現在大部分的會議場合。下一支筆,正在尋覓中。
james55 wrote:之前收拾家父遺物,...(恕刪) 從筆盒(若是原裝筆盒的話)看起來可能是70-80年代的蒔繪筆照片不夠清楚我只能看出這樣,要進一步找的話至少要把圖照清楚,另外應該有落款不過當時的蒔繪筆資料也不是很好找
james55 wrote:再附上一些照片,請...(恕刪) 就這些照片看起來1. 筆型像Custom 67,是現行款Custom 74的前身,定位上介於入門到中階之間2. 技法應該是平蒔繪和研出蒔繪,定位差不多是中階3. 沒有落款,定位頂多到中階4. 畫風則是我最好奇的部分,上回我還沒有發現但看了這次的照片我馬上想到之前有看過類似的畫風一查果然沒錯,是1995年由久齋所繪的限量款"白虎"當然這枝筆上沒有落款所以無法直接證實,所以可能有兩種情形:一是這枝筆確實由久齋所繪,只是因為當時久齋還不到能夠落款的資格,所以沒有落款二是這枝筆是由其他繪師參考久齋的畫風所繪蒔繪筆的價值很大一部分會受到繪師的影響,而久齋又可說是近年來最知名的蒔繪筆繪師之一雖然前三點看起來這枝筆頂多只能算是中階筆款,但若真是由久齋所繪,價值很可能翻上幾倍至於我猜測的兩種可能性來說,第一點如果能進一步確認此筆的年份會更容易判斷最簡單的方式是去找筆尖上有沒有生產編碼第二點的話,因為此筆的年份一定早於白虎,除非有更早的作品使用同樣的畫風否則可能性會較低一些不論是不是久齋的作品,我猜這枝筆都可能有數萬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