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樓主分享,真是逸品來的。perigil wrote:這把劍落在我手裡,下場就是到故宮博物院...(恕刪) 喔喔豪氣甘雲,我也要共襄盛舉。如果微軟的所有股票或是美國Fort Knox的所有黃金都落入我手裡,下場也就是到故宮博物院。可惜我只是嘴砲,既沒有能力做到,也可以光說不用負責。小虎先生 wrote:燙喔~燙喔~借光借光...(恕刪) 直達海森威,永不回頭嗎?
真的是無價的逸品!!前兩年看過兩本書, 一本叫誰在收藏中國, 第二本叫誰在拍賣中國還記得前幾年圓明園幾個青銅獸首拍出天價, 台灣的骨董商居間穿梭也賺了不少錢何鴻燊後來捐了一個, 中國輿論一片叫好, 當然他本人也拿了不少利益啦書中點出一個問題, 這些東西對華人來說可能是無價之寶, 對老外來說就不見得了說穿了, 中國文物的天價根本就是外國拍賣公司炒出來的行情一百多年前他們從中國搶去了無數的珍寶一百年後又利用炒作的方式, 讓中國人花費天價向他們買回去中國的暴發戶一方面是為了投資獲利, 到後來變成愛國商人連中國政府都不得不想辦法籌錢買回這些 "國寶", 不然就是喪權辱國最弔詭的是, 中國政府為了防止文物外流制定了法律規定國寶級文物不准買賣, 出土文物要交給政府, 由政府發獎金(有誤請指正)結果造成更多的骨董或是盜墓而來的出土文物瘋狂的流向海外畢竟政府的獎金怎麼能跟拍賣會的成交價相比?前面有位大哥高舉道德大旗, 說這些文物應該捐給博物館可惜這種無視人性的做法, 絕對不可能成功與其用道德壓力逼人捐獻, 或是像中共一樣立法嚴禁文物外流不如回歸市場機制, 讓文物自由買賣不但可以讓這些文物回歸正常的市場價值, 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間收藏出來面世這樣豈不是好得多?
Ln wrote:有的話我拿船票跟你換...(恕刪) 如果能搞到秦始皇那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的話(也就是藺相如那塊和氏璧~也是完璧歸趙成語的來源)對岸可能肯出一兆台幣買回去吧!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拿到傳國玉璽啊!
hsunhao wrote:這樣子也能吵,真是佩...(恕刪) 要戴手套,,,,,,文物所有人能摸摸玩玩,,,,這就是別人花錢買的回饋,,也是樂趣與成就感,,,,,以前大陸還沒有起來以前,,,流出大量文物出境,,,不管任何理由,,,有人花錢讓這些寶貝沒有流失,,,留到外國,,,我們就不要太否定別人,,,,,,至於有無賺錢,,,,那是人家本事眼光,,,,,不要太泛道德化,,,我親戚長輩是個保守不炫耀的人,,,,,他說唯一好處就是他在大陸跑生意,,,,如果知道他有這樣一大批寶貝還進過故宮南博等國家級博物館辦過個人展(名字打進google一查就知),,,,,通常就不會去調查是否財力足夠,,,,是不是商業騙子或空殼子,,,,,這是附加價值,,,,,小小樂趣,,,,
很有趣的東西 要收到這中東西需要點運氣沖繩黑八寶 wrote:謝謝你讓我見識到了口袋空空卻又亂酸的嘴砲鄉民實力 他算是有實力驚人喔可以看這篇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1&t=2075656&r=3&p=982樓起碼21億以上也許真的買得起 也捐的起
我小學時他成為我長輩,十幾年來我看不出來他有如此大的實力,這兩三年來我才有去接觸一些古董文物,才知他還是有名氣特別在大陸收藏界,,,,可是外表真看不出,我阿姨也從不說什麼,甚至於他天母的家也不很特別,總之,,真的很看不出來,,他只是一家普通貿易公司的負責人,,,,貼一篇他寫的文章,大家參考一下:--------------------------------------------------------------論未來中華文物收藏趨勢自古以來,收藏古董大家都是以收金石為主,所謂金石就是青銅器.但從清末開始,洋人參與中華文物收藏,以美學為切入點,以中國優美精緻的磁器,成為主流,除美觀外也有足夠的數量供愛好者收藏,反而青銅受到冷落,除學者與博物館外,收藏者較有限,清末到民國初年,出土的青銅器則大量流往歐美與日本,轉手幾次後,大都進了博物館不管是公立或私立,私人收藏可流通精品甚少.隨著全球華人經濟能力提升,文物收藏從原先歐美日本人外,全球華人也加入收藏行列,造成價格不斷攀升,億元人民幣也不稀奇,磁器走前頭,近日古畫也跟上了,那自古最重要青銅器又如何呢?沒見真正重器流通,就我個人所知,稱的上重器上拍賣僅有2001年於美國,一件皿天全礨可稱的上重器,當年是已900多萬美金成交,差不多當年是人民幣七千多萬,而現在所謂上億的磁器當年不過千萬,此器蓋子則在湖南省博物館,今日買家若再拿出來賣,沒有五六個億RMB,可能難得標未來,我個人深信,具歷史價值的文物一定會抬頭,比美觀外表更重要,基於含海外華人及中國整體經濟總量遲早,將與美國平起平坐,現在億元東西日後肯定不止這個數,華人中國人有錢了,有能力去追求精神上財富,去提振以往弱國的形象,一幅梵谷的畫幾億人民幣,近代如畢卡索也上億,最近北京拍的幾幅明畫(當年溥儀帶出宮的東北貨)上億何足奇,雖是明畫但不是名畫家,若有明代名家巨作,與梵谷畫等值有何不可?近年中華文物好東西有些被國家收走,或進大收藏家懷內就很難再出現,頂尖之物越來越少,有能力收的人越來越多,高檔文物如何不漲?同時,被輕乎的國之重器,青銅器如是國寶級又怎能不漲?這幾年,我所見市面上青銅器造假過多,磁器據友人表示也如此,沒有便宜真貨可撿漏,我父親那一代的好事應不再見,勸君不要沉溺,收一大堆一般品不如不收,除假多外又不漲,把錢拿來多參觀各博物館,順便旅遊比較好,頂尖品基本上不再入市,傳子傳孫增值比買房買股可靠,除幾家大拍行外,其他拍賣行東西不可靠的也不少,最大困擾找不到夠分量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