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147733 wrote:他的縮地....是真...(恕刪) 佐渡島方治:換句話說,縮地就是一種....「快到來不及看清的武藝」是嗎?志志雄真實:不對。那充其量只能算是拔刀齋的「神速」,宗次郎的超神速「縮地」,是一種「快到肉眼看不見的神技」。
其實也蠻巧的,突然想到要上油的時候剛好看到這篇文章:黑暗中的刀光?其實也沒什麼,一把算還不錯的"仿刀"而已,並不是什麼真的有收藏或是藝術價值的東西。本來一開始有點興致勃勃,不過寫到一半突然懶得鋪陳,就直接進入正題吧,連同刀柄的全"身"照。切先部位的特寫:hukura有一點化妝棉的棉絮和刀油的雜質,這把大切先的弧度我覺得很漂亮。三色研磨的刀身,鎬地是蠻"閃"的,不過並不是磨到全身亮晶晶,強調"鏡面處理"就是好刀喔。稍微放大一些,灰白色的地方是燒刃,就是常說的刃紋,夾在鎬地和刃紋中間的是肌...正常的地肌"通常"不會很明顯,我這張是用閃光直打才會顯示;而常有一些不肖刀商會為了以假亂真,會故意把地肌的紋路弄得很明顯,像是用酸洗的方式,然後甚至告訴買家說這是什麼大馬士革鋼...扯遠了,之前看過國內的刀匠自己製作的產品,很漂亮的丁子刃紋;我的刀身燒刃是灣刃紋,地肌則為板目肌,如果對日本刀有一些接觸的玩家,應該有人猜到是誰製作的吧?是漢威刀劍的陳朝波先生,他的刀在國內目前比較少見,我這把雖然也是瑞典粉末鋼的材質,不過並不是早期的"天王";台灣國內常見的仿刀,除了cold steel外,大致上有一定價位,品質也有一定水準的大概也就是那幾位,像是陳長榮或是華武吉,還有一位龍泉的周正武最近也很少看到他的仿日本刀作品...台灣的竹本也不錯,刀身據說耐用得可怕,不過我沒親自試過,但價格就偏高了些,已經是可以買到"入門"等級近代真劍的價格。一不小心就寫太多,我果然不適合寫這種類似開箱文的東西;anyway,我個人還是偏好"阿波"的刀,強度很夠,鋒利保持度也很好,但是...重心比正常的刀身來得往前,所以練居合很累,對我來說太吃力,技巧還不到家。當初想說配合阿波的刀重心往前的特色,特地加長的柄(當初是這樣想的...),鐔是梵文鐔,當初想做的主題是"富貴而帶有一些宗教氣息,高貴不俗氣",包覆刀柄的是黑鮫魚皮。配合鐔,而選用一樣是梵文的habaki,加深一點宗教意味。目貫的特寫:不動明王的金剛劍,選用的理由同上;這是正常的目貫位置,指裏的部分比較靠近柄頭,而非逆目貫...不過我一直很想找願意教左撇子的"流派",據說戶山流好像有,不過台灣國內仍以夢想神傳流為大宗。以上,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