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hands wrote:也就是說以目前台灣的工藝水平還不足以支持樓主的實驗構想, 換句話說即使是台大或清大的物理系想做類似的實驗只能止步於紙上談兵階段. 如果真是如此, 那麼樓主的精神更值得我們的欽佩與支持了!腔體製造需要甚麼特殊的工藝嗎? 也許可以試著去找擁有有相近技術水平的廠商詢問看看是否願意提供協助. 用說的話其實是很單純的技術就是精鋼的強度和腔體接合的技術有一種說法是台灣的總發電功率不足所以造成台灣的冶煉出來的金屬強度不夠我在前一家公司有發生過其中一件CASE那台SPUTTER國產的很便宜,超便宜,1200萬左右但是架機以後真空其實一直都抽不到9.0E-5 torr也有12顆turbo在抽了P.S 德國的機台4顆抽的效率比我們台灣國產12顆的要好XD但是測漏腔門、TURBO接點都沒漏氣弄到連副總都要放棄承認這1500萬打水飄的時候一個老技師問我機台打哪來的,我回台台灣自己做的,連腔體都是台灣自製的然後那個老技師隨口標了幾句髒話,說這麼重要的事情要早點說然後開始往平面的腔體壁、焊接點測...結果問題就出在焊點和腔壁了,看起來平平的腔壁都會漏的原因就是台灣的冶金沒辦法將腔壁的密度做到像外商做的那麼密實然後在高真空狀態下,氣體分子就從這些地方漏進去了看起來沒什麼的這個小點,就是台灣的技術瓶頸了...所以有時候漏氣未必是從接合點漏,會是從你很意想不到的點漏的當然那台國產SPUTTER最後整個機台貼的到處都是真空黏土的補丁看起來超噁爛的...這就是台灣和德、日的技術差距了台灣的腔體用榔頭敲會有凹痕德國的腔體密度高到你榔頭敲不會有任何凹陷,連刮傷都很輕微
阿玩 wrote:態度問題!沒證據講的...(恕刪) 樓主態度還OK 吧。虧他還一一回文,他也提出自已的解釋和說明。反觀網路上除了說這是HID燈和真空度不夠 etc.有幾個是從學理上去解釋,樓主也說七月回來再補數據。要酸也要補完數據再說吧。國外高中生17歲在車庫作出核融合,被大家誇讚。反觀台灣不是政府要罰.....,真是有趣的對比。
omygodbid wrote:補充參考資料如下:台灣人的科普程度 ...http://www.instructables.com/id/Build-A-Fusion-Reactor/?ALLSTEPS 從這程度的差異就可以了解為何台灣目前只能靠代工賺微薄的薪水..科普程度就這麼低落了..哪還有可能走什麼尖端的研究..
這個只是一個氣體放電現象簡單的說,就是花了很大的工夫,做了一個跟路邊三五百塊的HID相同原理的東西而已拜託,不要電視報什麼就接受什麼動一動大腦,想一下這麼簡單可以搞出核融合,請問其他的國家級研究機構都養垃圾嗎?
土撥鼠 wrote:但有很多專家學者官員, 光看影片, 就已經推定, 這不是核融合!不用任何儀器, 不用任何證據, 不用任何學理證明, 用看的, 就能推定,這其實也一部份反應台灣社會的現況,(恕刪) 老實說, 如果樓主生長在富貴人家, 這一篇文章絕對不會發表在Mobile01, 而是發表在美國的某個網站上頭, 樓主的家長可能早在國小階段就送到美國念書, 而以樓主的想像力與行動力也早就進知名大學深造了.
恭喜樓主的成功也恭喜樓主好險當年沒有錄取台清交成也許只有在現在台東大學樓主才有機會去發揮自己的所長去完成一步步自己的夢想同樣以身為物理人為榮!!!!!!!!!!別去管水果日報所找的所謂"專家"所說的話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