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讓他沉吧....

原來如此。
實做與展示講解的意思,
那麼是我誤會才是,在此向你道歉。

只是對文化侵略的攻方不是我國感到有點可惜。
支持你啦,

別太在意學者專節能源會那些酸民
郭台銘


這是人才

趕快贊助他


不要講些有的沒的
什麼有公司22k就要把對方買下來
不解釋

點我

不過還是要讚美一下你的努力~加油~
台灣沒有很多人可以做出這些東西

或許很多類似科系的學生讀過原理

但是真正實作的倒是寥寥無幾

不管這是不是真的核融合

最少樓主手作出實際的樣品 且在手邊無太多資源的情況下

這是值得鼓勵的

我也鼓勵樓主多鍛鍊外文程度

台灣在相關領域還差國際一截

或許多看看國外的文獻及資料 可以多給你一些想法




hwFone wrote:
雖然我不是學物理,但就實驗室安全的角度來看,如果核委會循線到您學校開單罰錢,也請不要意外,也不要覺得被打壓,他們只是在做該作的事。輻射實驗本來就應該符合應有的安規條件,也需要有執照進行,就算最後你的裝置的輻射量比香蕉還低,你有意圖進行輻射試驗卻沒有對應的安規條件與執照,罰錢只是小事。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那個老師要把重水回收吧...有創意以及大膽實驗很好,但先瞭解規則,當你導師或相關人員被打屁股時,請想想是不是自己造成的,明明也可以安安靜靜的做,再補好這一些條件,你就要上來炫耀....



有時候還是要有人去打破這些規則

台灣教育不是就被你這種想法給毀了嗎?

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


樓主太棒了,因為不管人家怎麼質疑,質疑的東西有沒道理或是對不對。反正您都是在台灣第一位(目前我所知)製造出核融合裝置並運行的人,這樣別人的質疑也都從其他理論或文章看來的,這就作為第一人的不簡單的地方。反正您還沒有提出實際的證據(世上有幾個人能提出實際有力的證據這樣的裝置不能產生),這也是您要努力的地方,不管結果如何,這本來就是一個實驗與開發的過程,哪有一次就成功的道哩,況且就和融合的理論以及現象,理論上是要在很嚴苛的環境下產生,但是這並竟是物理現象,目前為止的科學發現,有誰能說他一定是不會很輕易的產生核融合,他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現象。當然這些質疑也是您未來可以當成的重要課題。

無論如何,好樣的,您就是台灣第一位製造核融合的人(不論成與不成,但就此裝置來說幾乎是成的)!!!歷史值得記上一筆。

我也有一些感想,核能在台灣被教條化的教育導致大家都認為是個遙不可及的東西,以電力來說,在人類過去也認為是神力而遙不可及,這就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觀念問題。樓主的觀點很對,核融合在目前是方興未艾的科學項目,之所以熱門,就是因為他被認為很可行,甚至很有可能普及化或是小型化。

另外也有一個感想:就是大家都在質疑核融合是真的假的,其實不是真的假的的問題,這個裝置設計在國外已經確認可以產生核融合,核融合技術應該已經到了反應效率的問題,而後才是商業價值問題。這當然越後面越大了。

台灣是學者治國

所以有一大堆學者大哲學家跳出來

一點也不奇怪

可是!!

請問你們這些高階學者

有做出類似的產品嗎??

仿他人的產品與研究內容不算喔!!!

雖然我還是對於樓主的另外兩種有可能達成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的設計有興趣,但是01是嘴砲勝地,還是要砲一砲為先。

整棟樓幾乎都是繞著是否發生核融合以及 "雖然我不懂但我支持你"(為啥能支持你不懂的東西呢?),後者我無法理解,而前者的話,本文標題是 "極限DIY之核融合反應爐",如果我的中文理解無誤,包括下面這句應該都表示確實做出核融合了:

Selu wrote:
這應該是全世界民間第39台吧?
還是已經掉到40幾去了


然後再次強調

Selu wrote:
4.我才是學物理的,謝絕鍵盤賢者



但是現在卻又解釋說

Selu wrote:
雖不能證明有核反應但也並不能拿來當作反駁核反應存在的證據


Selu wrote:
我只是東西做好先分享一顆很亮很漂亮的作品而已
這也不是什麼專題什麼研究單純個人興趣只是稍微複雜讓我覺得有分享的價值
卻被一堆人說得好像沒做過完整的科學檢測就PO上來是不是學物理做研究的阿?


感覺很前後矛盾啊...


HACGIS wrote:
其實我覺得很多在酸你的人,自己並不懂,找些文字抄來批判、打壓你,顯示自己有多睿智,顯示你是個騙子、笨蛋~


物理研究 (或者說所有的科學研究) 是很嚴肅且真槍實彈廝殺的事情,即使過程中免不了嘴砲,最後仍然是靠證據或實驗可重複性決勝負。挑戰失敗的例如愛因斯坦挑戰量子力學 (即使愛因斯坦嗆聲說上帝不擲骰子還是失敗了),挑戰成功的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把牛頓的古典物理學幾乎整個掀掉。


l90710 wrote:
小弟魯蛇畢業生
看了一下上面的回文,發現很多人有所誤解
核融合的必要條件,並不是output>input,而是真的有兩個核融合成一個的情況發生。
output>input是商業化發電的必要條件,但我想樓主想做的並不是實現商業化發電,只是單純想做出核融合反應出來


前面提出質疑的主要不是針對是否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而是是否真的發生核融合,我倒是覺得沒有誤解的問題。不過就像下面教授講的

翻滾小人物 wrote:
《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核研所物理組副研究員陳孝輝說,看過該名學生介紹,原理可行,實際用的裝置根本達不到熱融合,原因是真空度不夠、材料不夠純,研判只是「低真空下的高電壓氣體放電現象」。》
證明您的理論是行得通的,只是在設備與材料上尚有不足


核融合是已經證實真的會發生的物理現象,只要條件足夠沒道理無法重現核融合,說實在,在自家車庫或學校的實驗室製作出核融合反應我一點都不會驚訝。



真正的挑戰是做出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 (而且最好是遠大於) 的核融合系統,所以我對這一句

Selu wrote:
然後這東西本來就不能輸出大於輸入(但我另外兩種設計可能可以)


還是很有興趣,畢竟這才是搞核融合的人士一直在追求的聖杯啊。
建議原PO可以在flyingv之類的集資網站上發動集資
以目前的新聞熱度 應該可以在短時間內衝到你所需要的經費
現在也正好是暑假期間 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完成你所想完成的東西
如果有募資 我一定第一時間募款~!!

希望你的熱情不滅~!!
  • 1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