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開箱文]我的Alto Saxophone初體驗

沒想到在這邊也可以看到saxophone的相關討論啊!

selmer真的是一把很棒的樂器,尤其是更早期的Mark VI, Mark VII狀況良好的話,真的是許多人眼中的逸品啊。不過小弟在這邊另外推荐的是YAMAHA 875 系列的樂器。在大概12年前反覆思量比較之下,捨棄了當時最多人用的selmer 80 II殺到日本去hand carry了一隻回來。非常完美的音準與機械性,和日本系樂器特有的一種聲音清澈度是我選它的主因,當然管壁和共鳴都跟selmer不太相同,只能說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幾年之後又花了比錢換上G1的鍍金脖子,只能說一整個滿意,當然也再次印證了學樂器是錢坑的說法。
現在的YAMAHA 875好像有新的型號叫做875 EX2,仍然維持之前一慣的超棒機械性與音準,只是那個價位就......

selmer 吹嘴也有許多不同的型號。初學者我還蠻推薦S90 180的,型號的部份跟嘴開口大小有關係,也直接影響到控制吹嘴的氣量,因此出學長的話,直上爵士吹嘴會練的比較辛苦(大部分的爵士膠嘴/鐵嘴,為求音色的變化性開口都比古典用的吹嘴大)。不過,個人認為搭配合適的束圈的話,selmer膠嘴也很適合流行越演奏,而且比起其他吹嘴好控制很多。

竹片的選擇,版友提到的V牌(藍盒),是初學使用的很好選擇。綠盒V16也不錯,聲音較亮蠻適合流行樂。Rico也有比較好價位略高的竹片,像是select Jazz個人用就蠻喜歡的。不過,竹片選擇跟吹嘴搭配其實是門大學問,端看個人喜好與習慣囉。

因為唸研究所與工作很久沒吹了,最近正想要重拾這年輕時的最愛呢!

920215033 wrote:
初學者用yamaha...(恕刪)


無間地獄說時遲那時快!
沒想到馬上降臨....


天哪!!!



最下方是原汁原味的老闆贈送版,吹嘴+束帶,
再往上一點點,是原汁原味的老闆贈送版吹嘴(聽說是吹JAZZ的)+買S80附的束帶...聽說是最新的!
最上面的是S80 C*本尊+前一周偷偷買的BG束圈....


如果真要我說好不好吹,或是音色美不美,
坦白講,連我這剛入門三周的傢伙都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變化!


這束圈做工還滿細的


SELMER MADE IN FRANCE....


嗯!果真印證了一分錢一分貨!
但是還是要補上一句,
老闆台製的也很棒啦!
支持國貨~~(兩難....)

Tomo MS wrote:
不過,真的!有想法就要趕快去執行了~~不然1個月後你再回頭看這篇文章,
或許還是沒有開始動作....


樓主講得真對...

最近工作很忙,雖然心中有在想著這件事...但是卻沒空暇再好好follow這個主題...

小弟住台北的公寓,其實每天回到家都七、八點了

如果要自己在家裡練習可能有點難度...鄰居大概會抗議!

saxophone又不像鋼琴有弱音可以調

唉...
一定要簽名嗎 @_@?
SMAP wrote:
樓主講得真對...最...(恕刪)


我發現了一個似乎大家都會用到的方法!
就是把門窗都關緊...(記得當時不要洗澡或是燒開水喔)
然後,把你的衣櫥打開,
對著衣櫥吹,
因為有衣服的關係,
聲音會弱很多喔!
我女王說真的有差耶~~
快買吧!或者我們可一同去租音樂教室大吹特吹.....
吹嘴雖然重要

但影響音色最重要的還是在本身的吹奏能力

飽滿的氣與用氣方式再加上強勁的嘴勁

才有可能吹出大衛山朋般的音色

我也有一把十幾年的80II Tenor

雖然已經好一陣子沒碰它了!!

現在都只吹Alto

一把波爾瑪麗亞的代售中以外還有一把Y牌的62在使用中

吹來吹去才發現自己根本祇會皮毛而已!

不過還是恭喜樓主買了把自己喜歡的樂器

把基礎穩穩地打好會比買一堆的配件來的實在

我也是吹了十幾年再回來練基礎

不論是手指的細膩度或是用氣的方式

距離職業樂手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大家一起加油吧!!!!!

我只能說~~~嘩!01真是太多深藏不露的高手了!~!佩服佩服!
不過,也剛好趁此問個問題,
吹一吹後,左手中指有時候會有水滴...
是否多半是食指的那一鍵滴下來的?
正常否?
Tomo MS wrote:
吹一吹後,左手中指有時候會有水滴...
是否多半是食指的那一鍵滴下來的?
正常否?

由於人體呼出的是溫熱的氣,所以吹奏管樂器時,樂器管內會積留水氣是"必定的",
只是,積留水氣的情況,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水氣若積太多在音孔處勢必會影響正常的吹奏,
造成氣密的問題、音孔被水氣阻隔的問題。

以下列出幾個可能影響的因素:
1.身處環境的溫度較低。(天氣冷之類的)
2.你的體溫升高了或你呼出的氣比較熱。(跟其他人相較之下)
3.音孔漏氣。(但左手食、中、無名指是常開鍵,主要不是這個原因)
4.以正常的持樂器姿勢來進行吹奏之下,左手音孔設計的位置恰好是比較朝下的,所以水氣凝結成水滴之後,
順流到音孔外。
5.可能你練太久了…(就算是世界級大師,持續練一兩個小時也是會有)

所以,有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在冬天發生音孔積水的情形比夏天多。
呼氣的溫度,與氣流粗細、緩急有關,也跟音色有關(這個稍後討論);
常見初學者會因為緊張還有嘴巴肌肉練訓不足,致體溫升高、口水分泌較多都有可能。
總之,請善用"吸水紙"與"通條"吧!
在家練習時積水氣的問題都還可以停下來清理,就怕你在台上演奏時…(這個再討論,是有可能改善的)
但我也是有朋友是直接在台上把通條拿出來通的
(我個人在練習的時候大多半小時~1小時之間都會清一次,不喜歡溼溼的感覺)
以上如果錯誤的地方,敬請版上各位大大指教一下~ 謝謝。
恭喜樓主入手並踏入Sax的世界, 只不過清理的時候要小心一點.

我上次不小心倒過來清的時候, 口水流出來剛好滴到在看老王同學會的女王..... 被踢飛了..
是左手si鍵吹久了積的水滴沒錯

還有2點RE,MI,FA都也是比較容易積口水的按鍵

我是都會吹到感覺會噴水或是有滴到手上

就會按高音鍵把口水吹一吹

有時候水比較多的話在按按鍵的時候還會有粘住的情形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經驗與處理方式

不過一個表演者可是要知道如何避免因為口水而破壞整個演奏的喔
真是太厲害了各位!~這樣聽起來我就放心多了!
看來這滴水是比較正常的....

不過又有一個疑問!
從脖子插進去的那個孔往主體看的時候(Sax的主體,不是脖子)
主體裡面(應該是高音鍵的位置)那邊有個小管子突起約0.5公分(我對照位置是高音鍵),是正常的嗎?
還是做的時候忘記修掉了?

因為我在用通布條的時候,
有時候會卡在管口的地方,
我猜想是這個小管子引起的......
手頭上剛好沒照片,
如果大家想不出來的話!~我周末發上來給各位看看....

這地方真是太棒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